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84)

  他们只会挺而走险."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孔子家语·入官》)统治者的胡作非为,迫使老百姓不得不造反.这时,如果对老百姓又滥施刑罚,其结果必定是"罚行而善不反,刑张而罪不省."(《孔丛子·刑论》)只会弄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所以,从当时的社会实际来看,尤需"无为"而治.要爱惜民力,才能求得社会安定,进而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他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维护传统的儒家学说,把道家的天道观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来.这恰恰反映出汉魏之际的儒学向道家学说靠拢,成为正始年间玄学以道家思想为本的重要过渡,也可以说是学术风气转变的先导.

  五、崇德重才 安邦治国

  王肃把道家的思想融合到儒家的学说之中,又遍注众家经典,目的是借儒家学说的传统影响力,宣扬他自己的安邦治国的思想.面对三国鼎立,亟待统一,安定天下的局势,也需要一个统一的认识,一整套具体的措施.所以,在他的奏议和伪造的《孔子家语》《孔丛子》中,煞费苦心地进行设计.在他的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礼义道德的问题,其次才是人君的作为和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对于礼义道德,他发展了儒家的观点.孔子的礼,主要指礼仪、礼制、礼法等方面.王肃则把它提高到哲学的高度,用老子思想去解释它.提出礼有五至、三无、三无私的性质.五至是什么呢?他说:"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志气塞于天地,行之充于四海:此之谓五至矣."(《孔子家语·论礼》)即指志、诗、礼、乐、哀五至.什么是三无呢?他说:"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同上)把"无"作为乐、礼、丧等的根本,明显地利用了老子的思想.什么是三无私呢?他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同上)这就是说,礼是无私、无为、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的.这个"礼",已不是礼制、礼法的礼了.它与老子的"道"和"无"很相似.目不可见、耳不可闻,却无处不在,似乎是产生一切的根本,是宇宙的本源.

  解决了根本的问题,作为人君,自然要循礼、崇德、尊道、重才.国家才能得到治理."当今所急,在修仁尚义,崇德敦礼."(《孔丛子·陈士义》)礼既是无所不在的根本,人君治国自然必须遵礼、敦礼.要讲究道与德.他的道,重在思想上的精神境界,德,重在行为方面的伦理观念.从为人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做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与满足.他强调:"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明道也.

  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孔子家语·王言解》)道与德二者相为表里,不可或缺.他又说:"唯能不忧世之乱,而患身之不治者,可与言道矣."(《孔丛子·抗志》)不为尘世所扰,加强修身,才能谈到道的问题.这就表明了修身的重要性.如何修身呢?他强调:"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孔子家语.困誓》)在逆境中可以激发人们的意志,使人得到锻炼.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道"."与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孔丛子·抗志》)突出一个人要追求?不愧于道"的精神境界,而不必"屈己"以求富贵,求利丧志,终将失去人本身的自由和价值.一个完善的人,应该是:

  "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意,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同上)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人们生存最重要的支柱.普通人如此,国君尤应首先做到."明君必宽裕以容其民,慈爱以优柔之,而民自得矣."(《孔子家语·入官》)"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孔子家语·大昏解》)对人民宽容、慈爱、尊敬,是治国的根本."古人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有其身."(同上)"夫损人而益己,身之不祥也."(《孔子家语·正论》)不能爱民,自己也将不复存在.所以,国君尤应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他是一国人的表率.

  "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孔子家语·大昏解》)君正臣随,上行下效.然而仍不可能无误,所以他又强调人君听谏的重要.他认为国君必须听取不同意见,尤其是相反的意见,他以卫国为例说:"君出言皆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亦皆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孔丛子·抗志》)君臣都自以为是,听不到、也听不进纠正自己错误的好意见,最终将导致国家的衰败.这就从正反两方面来提醒国君,治理国家,完善自身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要求,看似有为,实际与他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一致的.

  既然如此,国家的人员、机构也就应精简.他上书皇帝说:"除无事之位,损不急之禄,止浮食之费,并从容之官;使官必有职,职任其事,事必受禄,禄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当今之所宜也.官寡而禄厚,则公家之费鲜,进仕之志劝.各展其力,莫相倚仗."(《三国志·魏志·壬肃传》)去掉那些有位无事,或因人设官、只享受薪棒的官员,让每一个有事的官员都有丰厚的薪俸而各尽其责.结果不只会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还可避免无事扯皮、互相争斗,或互相倚仗,朋比为奸的现象发生.只用少量的官员治国,效果会更好.这又自然涉及如何选拔人才的问题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