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9)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儒家亦作了理智思考.儒家思考天人关系时,常常使用 "天道"、"天命"两个概念.天道即天之道,从孔子开始即将天视为物质性的天, 将天道视为自然的规律性.《论语·阳货》载孔子将天描述为无言无为、四时运行、 生成万物的实体;《礼记·哀公问》孔子解"天道"为永恒性("相从不已")、 必然性("不闭其久")、自然性("无为而物成")和普遍性("已成而明"); 孟子更明确地指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章上》) 天道就是天地生成万物的必然性和客观性.荀子则充分发挥了天道自然说,在《天 论篇》中高举起"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旗帜,表现了人类不仅要超脱 自然的束缚,而且要利用自然规律以为我用的雄心!此后,将天道视为自然界的客 观规律性,成了中国儒家认识宇宙的主流.儒家认识了"天道的客观性,并未得出 天人无关、甚至天人对立的结论.而是认为天和人是相关的、亲和的,这种亲和即 体现在对"天命"的阐述上.天命,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名词,儒家以前的"天命" 一词,多表现为"天之命令"之意,故"天命"又作"天令".从孔子以后,儒家 把天命解释为天道赋予人的某种禀赋:《大戴礼记》说:"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 谓之性."(《本命》)《礼记》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 天命来源于天道而又作用于人;天命形成了人的个性就是"性";而统率人性的无 非天道.天命是人文化了的天道,天命就是联系人性和天道的枢纽.在儒家看来, 人是天地的产儿,人性中存在天道(或称"天理").人从自性中就可以窥见天理. 孟子说尽心知性以知天;《中庸》说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宋儒"存天理",明儒 "致良知"……都是从这一思路深化开来的.知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实现人 性的永恒价值.孟子说尽心知性而知天,人性与天道一体,人可以"上下与天地流 通";陆九渊进而提炼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我就是天, 天就是我,天人本是一体.《中庸》甚至认为尽人之性可以尽物之性,"能尽物之 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由知性到 知天;由知天到与天一体;由天人一体进而实现协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同功齐 能,这就是不朽.于是人从一个渺小的生物,转化成了永恒的、伟大的精灵了.尽 心知性以知天,进而赞天地化育,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形式.

  儒家的天人观还有更实际的考虑,那就是天道对人的表率作用和人对天道的模 拟.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视"天命"为天道对人的某种启迪和暗示. 有时他认为天在暗示他去从事一种神圣的事业——复兴周礼;有时他又以天道之乾 健为榜样,欲效法天道.这种效法天道的思想在董仲舒的时代得到极大的发挥,为 人类百折不挠地追求、自强不息地进取,提供了客观的精神依据,然其末流则陷入 "天人感应"的机械天人论.正如儒家人道贵和的观念一样,儒家对天道也赋予了 和谐的色彩,人是宇宙一物,是天地之子,是万物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人性即是天 理;人自知即可知天;天道就是人道的最高蓝本,天人一体,天人流通……天和人, 压根儿就是用同一质料制成的不同形式的东西.

  从以上儒学关于人、社会、自然理论的浅析,我们不难发现:儒家的人生观、 社会观、天人观,都是极积的,向上的.就人生观看,儒家对己是极积完善,对人 是热心成全和"济利".对社会,儒家是极积参与,热心治理,责任心极强.对天 道,儒家也是自觉体认,并热心"赞化".总之,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儒家都 充满好心善意地去参与和成全,始终昂扬着极积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活力.《易》 曰:"天地之大德日生";又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生生不已、 自强不息的德行,既是儒家的天道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是儒家自己为学为人风格的 精辟概括.

  总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儒学,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已历二 千余年,形成了内容比较全面的经典教才,构建了关于人、社会、自然的系统理论, 基本能适应古代社会造就人才、管理社会和士大夫安身立命的需要.又加之历代博 学大儒相承研习,根据形势需要对儒学适时进行改造和补充,更使儒学获得了服务 现实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孔子到现代新儒家,中国儒学经历了两千五百年的发 展变化,不断地"现代化",其间道路曲折,流派众多,风格各异,优劣杂呈.也 许"风疾马良,去道逾远",后代儒学常有与孔子学说大异其趣的现象.但儒学能 够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满足不同的时代需要,与历代大师因时而作的改造和补充是 分不开的.他们对真正的孔学研究也许平添了许多迷雾,但对儒学之昌盛、文化之 繁荣,其功自不可没.同时,经过改造了的儒学,历史上已对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因此,从事中国儒学史研究,研读 儒家原始经传,阐发原始孔学思想,无疑应是儒学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但是对于历代名儒如何继往圣,开来学,阐旧典,起新知,发展和丰富儒学理论, 阐扬和光大儒家学说等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因此自古以来,历代正史都对 名儒作了专门记载,这不仅是学术史研究的需要,其实也是诸如政治史等其他学科 研究的需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