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98)

  孔颖达在经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奉诏编纂《五经正义》,为经学的统一和汉学的总结做出卓越贡献.如前所说,中国儒学从西汉开始便流派众多,师说不一.当时《诗》分齐、鲁、韩三家,《书》分欧阳、大小夏侯,《礼》有《仪礼》、《礼记》,其中《礼记》分大小戴,《易》分施、孟、梁邱、京,《春秋》既分公、谷二传,公羊又有颜、严之学.经学史上称这些分歧为"师法".后来经师又在师法的旗号下更生异说,于是又分出"家法",再由家法中分出各种专家之说.就像树干分枝,校又分枝,枝叶繁茂,渐失根本,经义难明.故有"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之叹".后来古文畅兴,纠葛更生.《诗》有毛传与齐鲁韩争雄,《易》有高费与施孟争胜,《春秋》有左传异军突起,《礼》又出现《周礼》与分高低,《书》又得壁中古文十六篇.其间经本有无,卷国残全.文字今古,师说歧异,种种分歧,更扰得经学讲坛迷雾重重.企图解决经学分歧的统一工作,孔颖达以前共有三次,一是西汉宣帝有石渠阁大会,二是东汉章帝有白虎观之议,三是东汉末郑玄不讲家法,遍注群经.石渠阁之会,重点讨论今文经内部师说繁粹的问题,讨论结果,不仅没有统一师说分歧,反而增立博士,加剧了经学内部异说的产生;白虎观之议,重点讨论今古文分歧问题,结果著为《白虎通》,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加西汉谶纬迷信统一意识形态,对古文经说的优秀内容无所取正,这同样达不到学术统一的目的.因此白虎观会议后,古文经学不仅没有歇息,反而从者更多,成就日丰.郑玄兼通今古文,而以古文为依归.他起而遍注群经,杂采今古文,今古文之异才日渐消亡.但是郑玄经注也未臻完善,学者多攻其所短,至西晋,王肃又重注群经,与之抗衡,并借用王朝力量立为学官,遂有"郑学""王学"之争.随着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和玄学的兴起,于是又出现清谈"玄学"与传统"汉学"、博学"与"北学"的分歧.在学术风格上,南学主义理,重创新;北学主典实,重故训.南朝治经《易》尊王弼注,《尚书》用东晋出现的伪孔传,《左传》则用杜预集解;北朝,《周易》《尚书》用郑玄注,《左传》用眼虔注.《毛诗》、《礼》南北同尊郑注.

  此其大致.当时南北王朝并未明确将经注定为一尊,学者谁主谁从,都是各行方便,从其所好.特别是在南北势力交会之处,更是南学与北学混,义理与典实杂.这样就给后生学习,经义取正,带来困难.这种情况在政权分离之时,倒还可以容忍,但天下统一之后,特别是自隋王朝设立郡国之学以养士,开设明经、进士科取才以后,没有一个统一的经解作教材和课试标准,势必给教育和选举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史载隋文帝下令考试国子学生,准备择优录用,可是"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训纷给无所取正"(《隋书儒林传》),众博士无法评出考卷.有鉴于此,唐太宗下令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注疏定本.

  同与编修之事者尚有多人,以孔颖达为其首领.在注疏编纂过程中,义例的制定,是非的考论,皆由颖达我夺.首先,孔颖达在众多的经书章句中,选择一家优秀的注释作为标准注本,然后对经文注文详加疏通阐释.

  《周易》经注,西汉的梁丘、施、高氏之学,都已亡于西晋,京氏、孟氏流于谶纬灾祥,学者不传.南北朝唯传郑玄、王弼易注.郑氏讲爻辰象数,王氏详玄学义理,相比之下,王注义例明备,"独冠古今",故孔颖达《易》用王注.《书经》,欧阳、大小夏侯也都亡于永嘉之乱,南北朝多尊郑注.东晋梅赜进献《尚书孔安国传》,号称古文,篇章也比郑注为多,时人不知其伪,大行于南朝,隋代"二刘"也研习孔传,孔颖达初本习郑氏《尚书》,后从刘焯传孔义,认为"其辞富而备,其义弘而雅"(《尚书正义序》),遂定伪孔传为圭桌.《诗经》,齐诗亡于曹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而无传人,唯毛诗郑笺,独行于世,孔颖达正义,《诗》

  用毛传郑笺.《礼》,本有《仪礼》、《周礼》、《礼记》三经之别,但是《仪礼》、《周礼》为制度仪文,缺乏义理,亦少文采,《礼记》则事文义理兼具,因此三礼之中独取《礼记》,注用郑玄.《春秋》,亦有公羊、谷梁、左氏三传,其中公谷空言说经,不及左氏事富文美,因此以《左传》附经.孔颖达历考汉晋训贴,大多杂取公谷,为例不纯,唯西晋杜预集解,"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尊经重本,"子应乎母,以胶投漆"(《春秋左传正义序》).更重要的是杜氏为《左传》

  总结有"五十凡例",补充了左氏在三传中义理贫乏之不足,与仅重文字训诂的各家传注不可同日而语.见解最高,体例最善,故于众解,独取杜氏.

  《唐会要》(卷77)说:"贞观十二年国子祭酒孔颖达撰工经义疏170卷,名曰《义赞》,有诏改为《五经正义》".考本传,孔颖达贞观六年除国子司业,七年与魏征等同修《隋书》,十一年修正礼,十二年官进国子祭酒.可见《五经正义》

  的编修是在十二年孔颖达做国子祭酒任内.从受诏到成书,前后不过一年,文成数十万字,为卷170,真是神速!神速!究其原因,盖有二焉:一是得博学诸儒的通力合作.参加修《周易正义》的有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马嘉运、赵乾叶、王琰、于志宁等;修《尚书正义》的有王德昭、李子云;修《毛诗正义》的有王德昭、齐威等;修《礼记正义》的有朱子奢、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囗、张权等;修《春秋正义》的有谷那律、杨士勋、朱长才等.参修诸人都是当时儒学的第一流人材,博极群书,精通五经.颜师古,是颜之推之后,"少传家学,博览群书,尤精训诂",曾奉太宗诏考订五经文字异同,撰《五经定本》,做了经书的文字统一工作;又撰《汉书》注,大重于时,至今仍是研究《汉书》最优秀的古注.司马才章传家学,通五经,为国子助教;王恭精三礼,并私撰《义证》,"甚为精博";马嘉运兼通儒释二教,"尤善论难",高宗朝为国子博士,侍讲殿中;谷那律淹贯群书,被褚遂良称为"九经库";朱子奢少习《左传》,善属文,为中书舍人;杨士勋、贾公彦都是《春秋》、《礼》学专家,杨后来撰有《春秋谷梁传疏》、贾撰《周礼》《仪礼》二疏,与《五经正义》一并传为千古仪则,为今传《十三经注疏》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