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_熊逸【完结】(128)

  有战事就打仗,没战事就打猎,理论上说一年四季都该打猎,1159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加接近于《国语·周语》中虢文公对周宣王的进谏所谓“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1160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对国人进行军事训练。打猎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军事演习,1161而另外一层意义是以猎物来祭神祭祖。周人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于戎”,1162而打猎和这两件国家头等大事全有联系。所以打猎不是玩,是正经事。打猎打得好,打仗应该就不会太差。《毛诗》曾说过“习于田猎谓之贤”,1163而且打猎有一大堆礼仪需要遵守,维护礼制也就是维护政治稳定。即便是秦汉以后,我们感觉儒家知识分子总在劝说皇帝不要耽于游玩打猎(那时候的打猎已经渐渐失去军事演习和祭神祭祖的性质了),其实并不尽然——《后汉书·马融传》收录了马融上奏的一篇《广成颂》,就是建议要把打猎活动恢复起来的。马融是东汉首屈一指的大儒,他眼见当时的儒生们力主文德、排斥武功,把政府忽悠得废止了田猎之礼和战阵之法,结果盗贼越发横行,肆无忌惮,所以《广成颂》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来的,认为文武之道不可偏废。1164如果马融没读过《左传》,只读过《诗经》,不知道会对叔段如何评论呢?

  再者,从《太叔于田》来看,叔段活捉老虎以后“献于公所”,这句话实在耐人寻味——叔段是京邑的最高统治者,按说只能是别人捉了老虎献给他,他自己捉了老虎可献给谁呢?如果这是一次郑庄公组织的田猎活动,那么叔段在其中努力表现,捉了一只老虎献给哥哥,纵然不能受到表扬,至少也不该挨批评吧?而且诗中的叔段无论是驾车还是射箭都中规中矩,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非礼的地方,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

  “献于公所”的“公”到底指谁?朱熹《诗集传》明确地说:“公,庄公也。”接下来的两句“将叔无狃,戒其伤女”,朱熹说这是郑国人关心叔段的话,怕叔段被老虎伤着。看来叔段真是个英雄人才,很受国人爱戴。1165

  欲加之罪,看来还真有些患于无辞。但困难总是可以被克服的。不久,从朱熹的解释出发,储泳认为叔段在打猎的时候故意抢风头,献老虎是“气陵其兄”。叔段可算有了罪过了,但这个罪过是不是立得住脚,还真不太好说。黄震也用原心的办法推测说:“我估计以叔段的性格,就算到了国都也未必肯跟着庄公去打猎;以叔段的身份,就算在京邑自己打猎也未必会亲自动手活捉老虎。再说了,如果他是跟着庄公打猎,把捉到的老虎献给庄公,这不正是尽了人臣的本分么,‘气陵其兄’的话可从何说起呢。”

  黄震想到了戴溪的解释。戴溪以为,所谓“献于公所”,不是说叔段把老虎献给庄公,而是叔段手下的勇士把老虎献给叔段。至于证据,戴溪说:“通观全诗,驾车也好,射箭也好,无不中规中矩的,打猎完毕也是规规矩矩地收场,意态悠闲,张驰有度,所以那光膀子捉老虎的事肯定不是叔段干出来的。”黄震就从戴溪的意见出发,继续推论,说“公所”应该是指叔段的住处,“献于公所”是说勇士们把老虎给叔段送到家里去了。1166

  想抓住叔段的痛脚还真不容易,况且《叔于田》里还有一句对叔段非常有利的话:“洵美且仁”,用“仁”字来评价叔段,这可是绝高的荣誉。公认在孔子的思想里,“仁”是最高的标准,那么,历代认为是经孔子亲手删定的《诗经》竟然用“仁”字来评价叔段,难道要想弥合矛盾就非得推翻《左传》不成?

  “洵美且仁”,洵,是“确实”的意思;美,男人长得漂亮也可以称之为美,《左传·文公十六年》称公子鲍“美而艳”,男人不但可以美,而且可以艳。洵美且仁,字面上是说叔段确实够美,确实够仁,意思明明确确,不像“献于公所”那么费解。

  这样明确的意思可怎么处理才好呢?《毛诗正义》给出了一个非常权威的解释:“仁”确实是个好词,但叔段是个作乱之贼,仁字用在他身上肯定不合适,所以这只是当时国人的称赞之词,并不是真的。1167

  一群坏人夸一个坏人好,并不意味着这个坏人真的是好。这种解释,是先认定了叔段是坏人,然后一切都是围绕着坏人来作文章的,如果我们以《诗经》的文本为本,道理显然不能这么说。那么,余下的一个可能是:“洵美且仁”的“仁”字也许是个错别字?或者是个通假字?

  确有这种可能。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黄山语:“《论语》:‘里仁为美。’仁止是敦让意。”1168俞樾也是相近的看法,他说这里的“仁”字用的是古义,也就是郑玄给《礼记·中庸》的“仁者,人也”作注的时候说的“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1169这比后世理学家铺陈出来的“仁”的概念要朴素得多。1170

  郑玄的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和人之间互相揖让,相亲相敬。这在郑玄给《仪礼·聘礼》所作的注释里说得更为明确:国君接见外国来使,亲自领人家进门,每到一座门或者每到拐弯的时候,两人都要互相作揖行礼。郑玄说这就叫“相人偶”,是表达敬意的。1171

  俞樾就是在郑玄的基础上作出推断的,认为《毛诗正义》没有搞懂仁字的古义,所以错会了诗歌之旨。俞樾的旁证是:《叔于田》的用韵都是很规矩的,全诗分为三段,第一段开头是“巷无居人”,结尾用“洵美且仁”来呼应;第二段开头是“巷无饮酒”,结尾用“洵美且好”呼应;第三段开头是“巷无服马”,结尾用“洵美且武”呼应,末尾的用字都与首句呼应。《说文·马部》说:“马,武也。”1172用武来形容马就像用仁来形容人一样,都是上古时代的字义。1173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