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情怀巴黎_高远【完结】(5)

  德彪西的故居,坐落在小城中心的佩恩路38号。我走到门前,才发现门牌写得有些怪:“克洛德·德彪西故居、政府旅游办公室”。我问服务员,她说原来的一层(中国的一层,法国叫零层)的门面被当地政府征作“旅游办公室”,这栋楼的二层(法国的一层)才是音乐家德彪西的故居。我按照服务员的指点,先穿过政府旅游办公室的营业厅,再转进一个豁亮的天井,沿木梯上二楼,便到了音乐家的故居,德彪西的出生地。

  克洛德·德彪西生于公元1862年,他作为一代音乐大师,开创了印象主义音乐先河,但德彪西却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在他出生的那年,在家乡圣日尔曼昂莱镇开了一个小

  瓷器店。德彪西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长子。有评论说,他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一般,与父母也只是泛泛而交,这大概于德彪西特立独行的个性有关。德彪西故居楼梯口的房门虚掩着,我轻轻推门而入,里面竟没有人值班。我刚进门,冷不丁被右边一位穿燕尾服的先生吓了一跳,屋里光线昏暗,待到我适应了细看,原来是一个穿黑衣黑裤白衬衣的木制模特,他脖子上打着领结,上面却没有装脑袋,标签上写着“德彪西演出时穿的燕尾服”,竟是一场虚惊!

  德彪西故居的陈设已非原貌,屋里没有一张床。里面的两大间没有分隔,内外直通。外屋的摆设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着德彪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直到老年的画像和照片。紧靠墙根的一排玻璃

  橱柜,展示着主人的通信录和乐谱手稿,还有和德彪西相关的人的书信和图片。橱柜里第一份是法国传记作家加布里埃尔·穆勒关于回忆德彪西的信件,信件纸张有些发黄,文字有很多改动,字体却清秀潇洒。在屋内正面墙上挂着一张德彪西的童年照片:他头戴小绒帽,脚踩小单车,幼稚的表情还挺深沉。旁边是一幅铅笔画,画的是德彪西的导师,巴黎音乐学院教授马蒙泰尔先生。

  马蒙泰尔教授,是十九世纪法国音乐界的一位资历极深的音乐教育家,在他的班上成长起了法国一代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这位享誉欧洲的倔强的老头儿,对德彪西却相当刻薄。德彪西的学生生涯,被老师们认为是“背离传统,离经叛道”的典型。教过他的马蒙泰尔教授,和声专家杜兰教授,著名作曲家弗兰克以及配器大家恩斯特·吉罗都对德彪西音乐方面异乎寻常的过分色彩化的描绘大为光火,连巴黎音乐院的院长昂布鲁瓦·托马斯也一样不喜欢德彪西。但德彪西还是比较幸运,因为这些老师们对他艺术才能的评价比较理性客观,得以使其今后能一生从事所喜爱的音乐事业。马蒙泰尔第一学期曾这样评价德彪西:“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具有艺术气质,他会成为杰出的音乐家,他将有一个无可限量的未来。”杜兰教授虽对德彪西很有偏见,但每当他看到德彪西的作业本总是说:“这虽然不符合法则,但很敏锐。”马蒙泰尔教授介绍德彪西认识了俄国富孀冯·梅克夫人,那位柴科夫斯基的著名的保护人。这使少年的德彪西得以远游俄罗斯,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特别是俄国音乐家穆索尔斯基的音乐风格对德彪西的影响深远。德彪西的成功,还得益于宽容大度的恩斯特·吉罗教授。当吉罗教授看到年轻的德彪西如此的创作态度对他的发展无益、并且会毁掉他的前程时,便提醒他“把作品留到将来发表,否则这辈子都得不了罗马大奖。”吉罗教授一面指导德彪西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一面又要求他适应大赛评委的“口味”,德彪西终于在罗马大奖中一举夺魁,奠定了他一生音乐事业的基础。这些教授们虽然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成绩平平,有的成就斐然,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美德:为人师表,善待后辈。师生间虽然有成见,但是他们并不扼杀德彪西的创作个性,充分尊重德彪西的音乐理念,发挥他的才华。从这一角度看,德彪西的成才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也是法兰西教育理念的典范。

  在德彪西故居的里屋,有几个巨大的玻璃橱柜,厨柜里置放着德彪西一生几乎全部重要作品的手稿。有德彪西22岁时获罗马大奖的作品《回头浪子》、有他的成名作《牧神午后》、代表作《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以及《大海》和《24首钢琴前奏曲》等等。德彪西给女儿秀秀写的《儿童园地》也放在了里面。秀秀是德彪西和第二任妻子艾玛所生的女儿,德彪西在《儿童园地》的献词中这样写道:“献给我最亲爱的女儿秀秀。”德彪西把这部作品作为父亲送给女儿的礼物,可见其舐犊情深。

  德彪西以其非凡卓著的音乐才华享誉当世,名泽后人,也以他惊世骇俗的感情经历而“扬名”乐坛。他的感情历程可与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相齐比肩。不过,莫泊桑一生未娶,而德彪西则在经过了一波三折之后“敢作敢当”,立业而后成家。后人有评论提到他在俄罗斯游学之时爱上了梅克夫人的女儿,可能因为身份悬殊的原因,只好知难而退。德彪西后来回到巴黎,与一位叫嘉弗丽·杜庞的姑娘相识,这个女孩在他生活最困难的日子里,靠缝纫、洗衣赚钱供养德彪西,德彪西还是最终抛弃了她。因为这时作曲家认识了一位“窈窕动人、一头金发”的叫罗莉莎·泰克瑟的小姐,德彪西此时不惜与供养自己10年之久的杜庞分手。在此期间,据说德彪西也曾闯入罗丹的情人、著名印象派女雕塑家卡缪·克洛黛尔的生活,但是无功而返。嘉弗丽·杜庞得知德彪西与罗莉莎·泰克瑟小姐的关系之后,便以死相威胁,德彪西去意已决、不为所动,杜庞黯然神伤,只得悄然离去。德彪西随后有与罗莉莎·泰克瑟,就是被他昵称叫做“莉莉”的小姐结婚。事隔数年,德彪西又爱上了银行家巴达先生的夫人,并火速与她同居。这便是德彪西的第二任妻子艾玛。莉莉得知真相后如她前任杜庞一样以死相拼,并且开枪自杀,子弹没有穿过心脏,她活了下来。但德彪西主意已定,即使有很多朋友出面周旋,也无济于事,德彪西终于像离开杜庞一样离开了罗莎莉。德彪西的义无反顾,众叛亲离也不畏惧精神,颇有点像中国近代名诗人徐志摩“宁为一棵树,毁掉一片林”也在所不惜的气概。不少朋友们见他如此绝情,便渐渐地和他疏远,这使晚年的德彪西逐渐陷入苦闷。1905年,德彪西与艾玛结婚,同年10月份他们的女儿秀秀出生。“秀秀”在法语里是宠儿、宝贝的意思,秀秀的本名叫克洛德·艾玛,是德彪西和艾玛两个人名字的结合。如果说秀秀是天意安排她为德彪西而来也不为过,德彪西1918年56岁过世,秀秀在1919年死去,秀秀仅比他的父亲多活了一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