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_张秀平/王晓明【完结】(152)

  兵器、军用器材的种类及其性能,以及突围、渡河、对阵、迂回、伏击和反伏击、攻城、

  反火攻等各种形式的作战形式和战术问题。

  《豹韬》包括“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

  泽兵”、“少众”、“分险”等8篇,分别论述了在森林、山地、江河水泽地带和险阻

  地形下的作战方法,并对特种地形和特殊情况下的作战原则,如抗击突然袭击、夜袭和

  以寡击众,以弱击强等原则进行了总结。

  《犬韬》包括“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

  “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等10篇,分别论述军队的分合集结,如何

  按一定的标准选拔勇猛有力、武艺高强娴熟的步兵、车兵和骑兵,充当军队的基层军官

  和常备兵,如何训练军队。值得一提的是,《犬韬》还在逐一论述步兵、车兵和骑兵诸

  兵种的性能、战斗力、阵法和作战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条件和敌情的变化,指出步

  兵贵在知变化,车兵贵在明晓地形,骑兵贵在了解别径奇道,提出了步兵抗击车骑的方

  法,车兵有“十胜八害”,骑兵有“十胜九败”,揭示了使用各种不同兵种的原则和方

  法,开创了对诸兵种联合作战的研究。

  94 《唐李问对》

  “兵家之楷摸,用兵之典范”

  《唐李问对》一作《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李靖问对》一书的简称。全书因

  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

  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

  1063年)人阮逸的依托之作。如陈师道(1052—1101年)的《后山谈丛》、何薳(1077

  —1145年)的《春渚纪闻》认为此书是阮逸所著。邵博(?—1158年)的《邵氏闻见后

  录》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则认为此书是阮逸拟作和假托。后人因《唐李问对》

  一书不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的著录,《太平御览》、《武经

  总要》等书没有引用该书,其内容文字又浅陋不文,也都认为此书是赝作,成书于北宋

  中叶。

  不过,也有人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的。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就认为此书并非出

  自阮逸的假托。

  值得注意的是,从《唐李问对》曾论述到上古阵法等宋人已不甚了了的问题来看,

  此书恐怕不是阮逸所能凭空臆造,而是应另有所本。公元1042年成书的《崇文总目》著

  录有《李靖行述》1卷、《韬钤秘录》5卷和《卫国公手记》1卷。南宋人王应麟所撰

  《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

  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据此,可知《唐李问对》一书很可能是阮逸

  根据《李靖行述》、《韬钤秘录》和《卫国公手记》诸书编撰附益而成。

  《唐李问对》共分3卷。卷上主要论述奇正、阵法、兵法和军队编制等问题。

  奇正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常用的一对概念。自黄帝以来的兵法都主张先正后奇,

  先仁义后权谲。曹操解释奇正说,先投入战斗的是正兵,后投入战斗的是奇兵;正面作

  战的是正兵,从侧翼发动攻击的是奇兵。此书作者认为投入战斗的主力部队是正兵,主

  将自己统率的出击部队是奇兵。奇正之分不在于投入战斗的先后,以及是正面作战还是

  迂回侧击。它指出,奇正之分完全是人为的,奇正可以互相转化。训练部队时,可按奇

  正来划分,但在作战时,却不能有奇正有别,固定不变的观念,而应随机应变,以奇为

  正,以正为奇,变化无穷,使敌人捉摸不透,将我军的正兵误认作奇兵,奇兵误认作正

  兵。它对奇正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发展了《孙子兵法》有关“奇正相

  生”的思想。它又对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的名称提出了新的解释。作

  者认为,八阵本是一阵,临阵对敌时,出于变化制敌的需要,才散成八阵,战斗结束后,

  又复归为一阵。其中天阵、地阵的名称来源于旗号;风阵、云阵的名称来自旛名;龙、

  虎、鸟、蛇四阵的名称则本自队伍的分别。后人出于误解和以讹传讹,才将其误认为8

  种事物。其实在实际战斗中,阵势的变化远远不止这8种。它还对楚国和中原各国车兵

  编制的差异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它指出,按周朝兵制,每车一乘由步兵72人,甲士3

  人组成,分为3甲,每甲25人。楚国每车一乘由150人组成。这是因为楚国地处丘陵和江

  河湖泽地带,车少而人多。

  卷中主要论述如何戍守北边、训练军队、择人任势、避实击虚、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