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细说大唐大全集_周水琴【完结】(242)

  第三,表现了进步的史学思想。《通典》是一部属于文化史性质的专书,在谈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时,杜佑强调文化发展是受物质条件决定的。他在《通典·序》中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谓矣。”

  基于这一认识,他在《通典》中,特别把关于叙述财政经济的《食货典》放在首要的地位。历代史书中,许多都把食货志也编辑在内,但从没有把食货放在这样重要地位的,这充分体现了杜佑的睿见卓识。

  杜佑从“教化的根本,应从满足人们的吃饭穿衣做起”这一观点出发,特别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他说,农业是立国的根本;粮食掌握着人们的生死。他认为只有使天下的田地全开垦了,仓库全满了,然后才谈得上推行礼法、王道、教化,实现了这些而要想达到建立一个人人懂礼仪,个个都长寿的国家的目的就并不难了。十分明显,杜佑是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封建社会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础,体现出他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

  在杜佑的著作中,还表现出历史进化的观点。他不同于颂古非今论者,他觉得上古民风淳朴固然好,但却伴随着许多敝风陋俗,后世要比上古文明。他指出上古之世,祭祀时必定要杀人牲,要以活人作陪葬;有茹毛饮血的,有住在巢穴里的,有荒野抛尸的,有手抓吃饭的,有同姓婚娶的。这些陋俗,只有到后世才被革除,如穴居野处,变成了在宫室里居住;抛尸荒野,变成了用棺椁装敛;同姓婚娶,变成了异姓婚娶;手抓吃饭,祭祀时必杀人作祭品等习俗,也都不复存在了。这也就是说,杜佑觉得并非世风日下,实乃昔不如今。

  杜佑在评述历史上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时,认为主张效法古代的多认可分封制,肯定现世的多赞成郡县制,双方争来吵去,得不出什么定论,因而提出制度的设定,都是前后相因袭的论点。他说分封制是在承认远古氏族首领以来既得权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非什么古先圣王按照个人意图而创设的一种制度。只是以后随着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才使得秦朝得以统一,于是秦朝才开始废分封设郡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他说:“想要在后世遵行古道是办不到的。”他还认为汉、隋、唐三朝天下统一,人口滋生,是传说中的三代不可比拟的。杜佑处于藩镇割据、皇权衰落的中唐时代,他要求的自然是一种有利于君强臣弱,干粗枝细的郡县制度。他从历史进化的观点来论证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相因相继的关系,但他认为绝不能用古法来改变现代。这种见解,不但胜过陆机等主张分封制的政论家,也体现出了比主张郡县制的政论家如李百药、马周等更高明之处。杜佑说“李马二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与政务得失和政理好坏无关”,批评他们用所谓“冥数素定”的神秘主义观点来解释制度演变的历史现象是不正确的。

  杜佑在《通典》中还不止一次地批判了颂古非今的思想,这也正体现了他的历史进化观。他在《通典》中说:“人之常情,非今是古,不详古今之异制,礼数之从宜……详观三代制度,或沿或革不同,皆贵适时,并无虚事。岂今百王之末,毕循往古之仪?”

  杜佑这番话虽是就礼仪方面说的,但它的精神却不限于这一方面。他主张万事都应“吸取过去的精华,结合现实的情况,一旦不通于时令就要想着变革。”他反对拘泥守旧,故步自封,他甚至把是古非今的人贬斥为“滞儒”。这就可见杜佑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认识到政治必须随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传统思想的禁锢。

  杜佑这种对待历史的唯物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屡有体现是很必然的。随着中国封建经济在唐初的重大发展,科学技术也有所发展,尤其在天文历法方面的发展更为显著、精密;另外,对外交通的发达,也使人们扩大了眼界,增加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唐初的史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水准的史学论著层出不穷。特别是刘知几卓越的史学评论,给予后人以重要的影响。杜佑的著作和他的达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通典》成书以后,杜佑又觉得这本书过于繁杂,不利于阅读,就又在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摘取其要义,写成《理道要诀》十卷,献给朝廷。朱熹说,这是一本否定古代,肯定当代的书。他还说杜佑可真算得上是一个有心的政务兼史学家。这都可以看出杜佑著书的宗旨所在。可惜这本书后来失传了。

  (4)荣耀终生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朝廷把杜佑由淮南调回朝中,并任命他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顺宗即位,又进封杜佑为摄冢宰、特检校司徒充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当时副使王叔文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王叔文决心革新去旧,但遭到失败。于是杜佑又奏请朝廷任命李巽做副使,很有政绩。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杜佑拜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岐国公。当时恰好河西的党项族暗中勾结吐蕃侵略唐朝,镇边将领又贪功势利,要求出击。杜佑上书反对用兵,他列举以前由于在边境穷兵黩武而使边境连年征战,为害百姓的教训,明确指出党项寇边的原因是由于边将贪恋别人财物造成的。要么夺人家良马,要么抢人家子女,贪得无厌,滥使民力,才逼得少数民族奋起反抗,因此不应轻易出兵,但应当慎选良将,加固边防,敌人来攻,就积极防御;敌人撤去,就谋慎守备。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过了一年多,杜佑因觉年老体衰,请求退休,但宪宗没有答应,并令他三五日一入朝,为平章政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