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王朝_王新龙【完结】(310)

  文彦博继承父亲文洎的遗志,修理整治了唐朝时期的运输河道,增加了麟州的军饷储备。为相期间,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商议裁减冗兵八万人。朝中议论纷纷,担心这些人聚众谋反,皇上也有相同的疑虑。文彦博说采取这一措施是因为国家财政非常紧张,入不敷出,并说如果有什么不测,愿意以死谢罪。但在这项政策实施以后,被裁减的士兵都平静地回到家中,没有什么事发生。文彦博的这个措施节省了朝廷军费开支,意义重大。

  作为一代名臣,文彦博声名远播,契丹使臣远远地看见文彦博,脸立刻都变了颜色,说文彦博是“天下异人”,羌族的首领温溪心也将心爱的名马赠送给文彦博,可见他们对文彦博的敬重程度之深。文彦博去世时九十二岁,追赠太师之职,谥号“忠烈”。

  第四十七章

  范仲淹诗、词、文成就如何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词、文都写得很出色,有《范文正公集》。虽然流传下来的篇数不多,但思想性强,感情深厚,富于感染力。

  范仲淹的诗《江上渔者》,只有短短的四句,但作者巧妙运用对比,突出反映了渔民的疾苦。他的诗句“身甘一枝巢”,“富贵非我望”,反映出范仲淹对生活要求极为简单,能解决温饱就足够了,富贵对他来说乃是身外之物。

  在范仲淹的词作中,《苏幕遮》十分引人注目。首句“碧云天,黄叶地”被元代王实甫化用在《西厢记》中,结句“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更是被广泛传颂。作者用哀婉缠绵的笔触,采用秋天凄美景色作映衬,深刻地描绘出羁旅行人的相思之情。另一首词《御街行》充满柔情,也是此类作品。宝元三年(1040),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四年的军旅生活,大大拓展了他的视野,增加了他的人生感受,这集中体现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上阙写广漠萧瑟的边地风光,下阙客观地反映战士戍边生活的艰苦和久戍边关的思乡之情,抒写报国立功之志。词风悲凉苍劲,独树一帜,开拓了宋词新的审美境界,也打开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

  范仲淹最为人称道的是散文《岳阳楼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是为劝勉好友滕宗谅而作的,也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全篇先叙写创作缘由,点出“谪”这一关键字。而后写景,极写登楼之所见,既有细笔勾勒,又有浓墨渲染,对景致的刻画栩栩如生,接着写面对如此美好景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劝勉滕宗谅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处处以国家前途为重,从而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这既是范仲淹伟大人格的写照,也成为后代仁人志士用以自勉的格言。全文结构精巧,骈散结合,藻饰华美,颇具诗的韵味,被当时的古文家尹洙评为古文的“传奇体”。

  “阎罗包老”说的是谁所谓“阎罗包老”是指北宋的包拯。

  包拯(999~1062),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天圣(1023)进士。他早年因父母老迈坚决不做官,等父母去世后才出任地方官。先后做过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今江苏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等职。特别是在开封府任职时,他执法严峻、平冤狱、抑豪强,当时的贵戚宦官对他无不惮惧,把他比作“阎罗”,在京城内传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老百姓也称赞他的清廉,连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他的名字,称他为“包待制”。

  包拯是封建社会中有名的清官,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史书也多有记载。他在做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知县时,有一个人前来告状,说自己家养的牛被人偷割了舌头。包拯说:“你只管回去,把牛杀了吃。”时隔不久,又有一人前来告状,说牛的主人在家私自杀牛,包拯说:“为什么割断了牛的舌头又来告牛主人的状呢?”这个盗贼听了这话非常惊讶又十分叹服。

  包拯虽做了大官,但衣服、日用、饮食和平民时一样简朴,为官也清廉。他在端州(今广东高要)为官,端砚非常有名,以前的官员往往借向朝廷贡奉之机向民间搜刮十倍于进贡所需的砚台,以便拿去巴结权贵,然而包拯除了完成进贡数目外,再无所取。他在临死前交待后人说:“后世子孙当官者,如果贪赃犯罪,不能让他回本家来;他死后也不允许把他埋进祖宗的坟地。如果有人不按我的意愿做,那么他就不是我的子孙。”从这里可见其为人,“阎罗包老”的称呼还是较为恰当的。

  唐介因何被士大夫赞为“真御史”

  唐介(1010~1069),字子方,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有人借钱给他赌博,他没要。擢第以后,历任平江令、殿中侍御史、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参知政事等职。他为人正直敢言,许多人都很怕他,每当他论及官吏缺失的时候,其他官员都安静地望着他,看他的风彩。在他任殿中侍御史一职的时候,启圣院制造了一辆龙凤车,皇宫大内拿出珠宝玉石给车子做修饰之物。唐介知道后说:“这是太宗神御所在之处,不可喧闹亵渎它;后宫里这些奇珍异宝浮靡的东西,不应该超过规定限制。”因此,给龙凤车加修饰的诏书立即被废除,官员张尧佐一下子被授予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据理力争,又请中丞王举正留文武百官在朝廷上论争,张尧佐终于被罢去二使。不久,张尧佐再次被授予宣徽使、知河阳县。唐介知道这个消息后,对其他官员说:“这是要给张尧佐宣徽使一职,却假以河阳令作为名目罢了。”在其他官员都不出来反对的情况下,唐介挺身而出,一人抗议。宋仁宗不听,并告诉他说:“这是中书省的任命。”于是,唐介转而弹劾宰相文彦博,说文彦博未做宰相之前每天拿金银珠宝,通过太监送到后宫嫔妃手中,以求执政;现在他这么重用张尧佐,更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请皇上罢免文彦博而重用富弼为宰相。同时,谏官吴奎也弹劾文彦博,话语非常恳切率直。仁宗听了大怒,将唐介的奏折未看退回,并说打算将唐介贬往远地。唐介不但不惧反而说道:“臣忠心耿耿,义愤所激,就是被鼎镬煮了也不怕,难道还会对被贬有所推辞吗?”仁宗急忙召集人告诉唐介说:“你直言论事是你的职责,但你说文彦博是借助嫔妃的关系做了宰相,这从何说起呢?宰相的任用是有司决定的,你怎么能干预?”当时文彦博也在眼前,唐介责问他说:“文彦博应该自己反省,如果有这样的事,不可隐瞒。”结果文彦博磕头谢罪不已,仁宗怒气更盛,贬唐介为春州(今广东阳春)别驾,王举正为他说情,仁宗第二天命改置英州(今广东英德),并罢去文彦博相位,吴奎也得到重用。仁宗又担心唐介在路上死去,自己会担上杀直臣的罪名,就命中使护从唐介去英州。因为这件事,朝野都称赞唐介的直名,梅尧臣、李师中还专门做诗来赞美他,由此唐介“直声动天下”,士大夫说到真御史,一定说“唐子方”,而不敢称“唐介”这一名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