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洞——弘光纪事_李洁非【完结】(106)

  从东南情形看,士夫—民间的新型互动,或者说“意识形态一致性”,在明末达到了相当充分的程度。平时的重大地方事务及日常矛盾处置,已对此形成很大依赖,而官府乃至朝廷中央的影响反而靠后,甚至有边缘化迹象,有它没它均可。换言之,即便官府不存在,当地社会与民众仍能组织起来,甚至组织得更好。乙酉年五月,南京投降后的东南现实,有力证明了这一点。江阴、嘉定两地大型抗清行动,以及无锡、常熟、休宁、徽州、贵池等多处游击性质的抗清活动,都是在政府缺失的背景下,得力于乡绅—民间这条纽带。这种现象的后面,便是士夫、民间基于共识和互信,形成合力(往往是反抗的合力),去贯彻共同意志、追求共同利益。就历来的中国社会关系而论,这是极重大的、堪称带突破性的动向,假以时日,中国社会基本结构与模型因此有所变革,绝非不可期待之事。可惜,满清以外族入主所势必伴随的高压统治,大大削弱、抑制了乡绅—民间新型关系的变革性潜质。虽然有清一代,乡绅—民间关系也继续存在下去(太平天国时即曾发挥作用),但其反抗性明显流失,更多地仅仅作为一种地方稳定杠杆而已。

  以上分析,大致可以从意识形态及社会组织两个层面,解释明末东南民众“拒寇抗虏”这种表现的由来。但是,它仍不能解释为什么东南民众有此表现,而北方民众却没有或甚少有。

  回答后一问题的方式,相当简明,只须实证。

  我们从一组数字谈起。明代二百多年历史,科举考试所产生的殿试头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和乡试第一名会元,总数共244人。其各省分布及排名如下:第一,南直隶(含今苏皖两省)66人;第二,浙江48人;第三,江西48人;第四,福建31人;第五,陕西(包括甘肃)9人;第六,湖广8人;第七,北直隶7人;第八,山东7人;第九,四川6人;第十,广东6人;第十一,山西4人;第十二,广西2人;第十三,河南2人。[130]

  对这些数字略作分类,得到以下结果:一、东南一带(苏、皖、浙、赣、闽)人数达193人,几为其余地方四倍(后者全部相加为51人)。二、南直一省人数,便超东南以外各地总和。三、浙、赣、闽三省,各自人数都接近于他处总和。四、以南北分片看,南部诸省即南直、浙、赣、闽、湖广、川、粤、桂共215人,北部诸省即陕甘、北直、鲁、晋、豫仅29人。

  至此,答案可谓一目了然:明清鼎革之际,南北方颇相悬殊的表现,是长期以来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结果。这个过程,远自东晋始;以后,北方蛮族每侵入一次,华族的经济、文化重心就为之南移一步。中间当然还有反复,但南移趋势不断且逐步深化,及至明代,正统华族文化的中心,已处长江中下游一带,北方则失却纯正、转为杂芜,“混血”特征突出。

  这个过程,实际上同时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中原文化的华族正统性不断流失,二是长江中下游的化外性不断减弱、消失,取代中原成为华族文化的正统地。我们只须回看春秋时的情形,就知道南北方是如何悄然发生这文化上的流转。在那时,长江中下游与西北的狄戎一样,本属化外之地。但经过代代南移,中原文化正统及精英大举转移过来,东晋、南宋两次最大的迁徙,都向东南输送了大批豪族和文化精英,江浙许多大姓望族,祖籍原在黄河流域,而福建客家人多来自河南,则人所共知。

  北方则随着战乱和自然条件恶化,从经济到文化不断衰落。东晋以后,大致上保持胡华混居的状态。即以今天北京论,其居住、饮食、风俗、地名乃至相貌、体形,其元素、来源均较杂芜,留下种族融合的深刻痕迹。

  文化的流转,随着时间推移,以悄无声息的浸润方式,一点点地改变和影响社会现实、社会发展,令文化质地、成分、积累和人才生产的差异逐渐加大。其结果,最终则凸显于科举的榜单。到明代,文化分布、人才分布呈现明显的南重北轻格局。东南一带,讲学、出版、藏书、艺文等文化事业,全面领先。尤为关键的是,由于思想和人才积累雄厚,东南一带在政治变革和社会再组织上,明显处在有利地位。刚才讲到乡绅—民间的新型关系,北方基本无觅其踪,东南却已十分活跃、强劲崛起。也许还记得我们在谈桐城情况时,先卖了个关子,按下未表,至此则不言自明:以其方圆百里的弹丸之地,而持续百年、源源不断产生名臣硕学,居然成为天下文薮;这不止是简单的人文荟萃,更表现了一种社会脉络。一个地方,有此脉络或无此脉络,相差岂能以道里计。故而,明清鼎革之际,南北判然有别的情形,既揭示了两边文化传统在各自历史情境下的走向,也是不同社会状态、发展趋势的一种鲜明对比。认识到这两点,恐怕比仅仅从中谈论民心向背、民族气节一类话题,更切中于当时历史的紧要。

  * * *

  [1] 萧善因选注《元散曲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48页。

  [2] 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二,中华书局,1976,第4092页。

  [3] 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二,中华书局,1976,第4092页。

  [4]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4,第333页。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