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学的境界_高华【完结】(71)

  万亚光写过《国共斗争亲历记》,此书基本真实,有重要史料价值,在香港可以买到。80年代作者回国内,受到杨尚昆、邓颖超的热情接待。他长期当国民党特务组织图书室主任(瞻园为中统最初工作处),护送中统材料去重庆,后来又护送材料去台北,但不对大陆学者开放。他还编过徐恩曾写的回忆资料《我和共党斗争的经历》,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美国都有。似乎上海图书馆也有。该书一直没有出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有一本。

  戴笠为了凝聚团体的人心,制定了军统局局歌。30年代苏联每个行业都有歌,除了“格伯乌”外。从国家和民族角度看,戴笠系统做了两件好事:(1)在孤岛领导锄奸(不是所有军阀都是汉奸,比如吴佩孚、段祺瑞严守民族大义,不做日本人的汉奸);(2)收集、判别日军情报,知道了珍珠港事件和德国要对苏联进攻的消息,提前告知了美国。

  英美特工组织的界限清楚(除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年代以外),特工组织不能干预民间,界限模糊的情况主要在后起国家。应该有一个界限化的过程。斯大林完全界限不清,毛泽东在革命时代也尝试明晰界限:(1)军队不能受康生系统的干涉,(2)对党内人士不能采取特工活动。这是毛泽东吸取苏联教训,界线化和区隔是很重要的。

  谈史华慈的《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2006年12月11日)

  史华慈写过《寻求富强》,也写过《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他关心中国,还写时评。史华慈最初想做犹太教传教士,他有思想家的特点,他用平常的史料,又能释出新意,说明他的敏锐。他的史料来自中国、日本。但是,他对中共相当意识形态化的史料照单全收,因为他同情中共运动。日本的史料相对客观。日本对中共做了深入研究。史华慈不用国民党的材料,他不相信国民党的史料。其实应该作具体分析,不应该带有偏见。

  他也引用李昂的《红色舞台》一书,此书可能南京大学民国史中心有,二十多年前我看过。书的内容反映大革命时期和30年代初期的情况,50年代很流行,作者是朱其华,写有《大革命的回忆》,后离开中共,被中共视为托派,40年代被胡宗南杀了,具体情况如何,到今天也不甚清楚。

  史华慈该书首次使用“毛主义”的概念。毛泽东主义最早由中统提出,其实1935年国民党中统就提过“毛泽东主义”,称中共革命是披着马列外衣的“流寇”进行的“农民造反运动”(见《中国共产党之透视》)。中共打下了中国后,史华慈在该书首用“毛主义”的概念,这个词才被注意了,也流传开来了。

  毛主义在不在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内?我们看是否马列的,标准是:有没有阶级斗争,有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对私有制的看法(消灭私有制)。从以上标准看,毛泽东的思想基本在马列主义的范围内。毛泽东从来说自己是马列主义者,即使在“文革”时,也是如此。当然毛也吸取了马列之外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史华慈这本书成书于冷战的开始,当时西方普遍认为中共乃苏联“黑手”下的一部分,毛泽东是斯大林的代理人。而史华慈则看到中苏的差异,他认为毛泽东是另一个铁托,乃是“异教徒”。这显示出了史华慈的远见。此书有一部分随着时间过去而过去,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中苏的相似性、毛泽东和斯大林的相同性问题(这是90年代开始新的研究动向)。现在看,中苏的相同性远超出差异性。

  史华慈不知道富田事变的性质,照单全收了毛泽东1936年与斯诺的谈话,且史华慈认为AB团是存在的。他认为他的基本观点大致成立。我们现在的世界有不确定性,史华慈乃优雅的知识分子,他怎么可能理解20世纪复杂的共产主义运动?有的东西不是档案就能反映的。斯诺在60年代到中国,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但他看到的中国并不是真实的中国情况。他写了《大洋彼岸》一书,有许多不实之处。

  史华慈的这本书主要谈四个问题,中心是中共运动的内部关系:(1)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苏联的关系;(2)马列主义与中国的马列主义思想的关系;(3)思想起了什么作用(共产主义背后的思想背景)。本书后附的是他的《德性统治》一文,就是谈共产主义运动背后的思想。史华慈针对恐怖政治背后的道德和思想的追求,谈了他的看法。他对“文革”有深入剖析。史华慈有两点论:既不完全是权力斗争,也不完全是思想斗争。他的看法有道理。共产主义运动不完全是意识形态追求,也不是没有思想的权力追求。意识形态与革命运动的关系是大问题,实际上既有意识形态,也有权力和政治运作问题。

  史华慈对人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不那么自负,这是很了不起的。还有就是史华慈知性的追求,他无固定的方法论。我一再说,不是学了方法论就能成为历史学家的。关键在于要有关切和预设。“可能是这样”即预设,也可称之为猜想。猜想要有史料基础,已经有了大概看法即预设,预设会不断修正的。史华慈还有跨文化研究的优势,他对苏俄的政治和思想史有深入的了解,而中国20世纪政治的母本是苏联。他有相当的思想性,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历史乃研究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如果没有人,政治史就枯燥乏味。千万要注意对人的关切,人非常复杂,有不确定性。历史学中要有人文精神底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