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耶路撒冷到北京:一个杰出犹太家族的中国情缘_[以色列]欧慕然/唐建文【完结】(69)

  我见大使默默地坐在一旁,担心他会变得不耐烦起来以至突然冒出个什么话来,扫了校长说话的兴致,这将多么有伤双方面子。我不愿出现一种让在座的人都感到尴尬的局面:校长说了15分钟,到头来才知道全是白费功夫,大使什么也未听懂。我不等校长把话说完,便从旁抢空点拨道:“大使是个专家,但更熟悉中国历史和文学。”我朝大使方向使了个眼色,他明白我的用意,接着便张口大谈起中国文学。大使对这类话题胸有成竹,校长则对大使的渊博知识由衷敬佩,满座皆欢。会见过后走出门外,大使松了一口气,说我给他解了围,他对我出手相助一事将永记不忘。后来几次听说,校长在别人面前对以色列大使大加赞赏,说他不但是科学方面的专家,而且精通中国文学。我想,人们听到校长这番话都会对大使肃然起敬的,但恐怕不是看在他的科学造诣上,而是欣赏他对中国文学的博学多才。想来生活里遇到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阴差阳错,但是一时间的临机应变,便会使局面峰回路转。农场选点我赢得了转机,校长会晤使大使脱离困境,落得各人皆大欢喜。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心性碰撞的细微表现,而适当的包容和机智,小小的心计和回旋,相当于一种润滑剂,磨合双方的理解和共识,融汇了人们之间的谅解和友情。我前后到过乌鲁木齐22次 ,可以说对新疆相当熟悉。我和接触过的朋友谈到新疆时,发现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到过这个地方,甚至许多人对它了解很少,听说我去过许多次而且对那里如此熟悉,他们都感到非常惊讶。我热爱新疆,我和我的以色列同事为那里的示范农场洒下了汗水,和当地的民族朋友结下了深厚友谊。

  34 从现场培训到大学讲堂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不了送礼,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何尝不是如此。假如我没有说错,至少在我涉及的农业领域方面,每个从以色列来到中国的贵宾,访问末了都要送上一份礼物。三个农业示范项目如此,农业技术培训和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如上面谈到的,1992年拉宾总理访问结果,创办了一座中以示范农场;1999年农业部长埃坦访华结果,促成示范奶牛场的诞生;2002年当时的佩雷斯外长访华,带来了新疆干旱农业项目。农业培训和教育事业则有1993年佩雷斯外长推动中以国际培训中心的建立,内塔尼亚胡总理访华时邀请一大批中国大学生访问以色列,全部费用包括来回机票均由以方负担。说来这不奇怪,这也是入乡随俗,沿用的是中国人送礼的习惯,而且更多的是要展现以色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意愿。应当说,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向其他国家传授和转移先进技术,是以色列对外交往和合作的一个强项。技术转移:“适用”而非“照搬”我在前面曾经谈到,技术推广是以色列农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但是,技术向别的国家转移和推广应用,会遇到一个与当地情况的适应问题。不论在中国还是别的国家,我经常遇到人对我说,以色列有很多先进技术,希望同我们开展合作。但我也发现,对方希望获得技术的想法往往甚是幼稚,他们简单地认为,技术是可以换个地方搬来搬去的东西。我许多时候都要为此费些唇舌,说明根据具体情况学习和应用别人技术的道理。每次在中国参加 研讨会或者讲习班,我经常端来一杯茶摆在桌面上,用它作为工具说明什么是技术,为了将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准备利用的另一个地方该做些什么。我和对方讨论技术转让,我会问:“看见这杯茶了吗?”我接着将茶杯挪到桌面的另一端,又说:“仔细看,茶杯还是原来的茶杯,里面的茶原来多少还是多少,唯一改变的是杯子所处的位置。”接下来我就把话题展开了,我说:“技术的情况就不一样。技术不能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而原封不动,技术必须根据新的地方进行适当调整。周围的环境条件、人们的心态和知识都不同了,技术要适应这些变化了的条件。”犹太人有个习惯和长处, 看来似乎是再简单明了不过的事实和道理, 就是深究不放。在我看来,以色列专家到中国建立示范农场和培训新技术,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对技术进行适当改进以适应本地人。英语里有两个词十分相似,“Adopt ”(采用,搬用)和“Adapt”(适应,适用)。两个词的拼写和发音差别不大,但究其意思则相去甚远了。Adopt 原封不动地采用 ,Adapt 要根据新的环境条件做出改变和调整。所以我常对派往别的国家的以色列专家说:Adapt and don t Adopt (要“适用”而不是“照搬”)。说这话时,我总忘不了我们派到牙买加的一位专家,他在我到该国考察项目时对我说:“我弄不明白他们为何听不懂我的意思,老不照我说的办。在我们以色列的基布兹,一说就通。”我对他说:“我们是在这里,而这里与我们那里不同。如果在这里可以像在那里一样照章办理,何需你来这里。当务之急,是将你原有的东西拿来并针对当地条件和当地农民进行适当调整。”在中国,我对派到农场的以色列专家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千祈别对中国人说这样的话:丝毫不差地照我说的去做,不得走样。”这样说就糟了,结果我们为中国引进新技术的合作项目势必失败。当地人有他们做事情的长期传统,我们应当做的是给他们指明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他们会有自己的好办法。我说过,最重要的是如何与人交往。现场培训我们在国外传授以色列技术有不同的方式,其中之一是现场培训,将某一专业的学员集中到一个实际场地,由导师就该专题的技术进行讲授和示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