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_张远山【完结】(40)

  曹夏是田襄子弟子,带着曹商,前往商丘参加田襄子丧礼。

  子綦敬仰墨子,让庄周随行前往观礼。

  曹夏告诉庄周、曹商:“主持丧礼的惠盎,是田襄子的大弟子。站在惠盎旁边的司仪,是惠盎之弟惠施,田襄子的杰出弟子,今年二十六岁,年轻有为。站在惠施旁边的,是郑缓之弟郑翟,田襄子的关门弟子。”

  庄周说:“久闻惠施贤名,果然英气勃发,不同凡响。田襄子的丧礼如此隆重,棺木为何如此简陋?”

  曹夏说:“宋桓侯、戴剔成为了笼络墨家,出资筹办了这次隆重丧礼,违背了墨家宗旨。周礼规定:天子的棺椁七重,诸侯的棺椁五重,大夫的棺椁三重,士人的棺椁二重。墨子反对周礼的宗法差等,更反对儒家的厚葬久丧,主张从天子到庶民,一律有棺无椁,棺木只用桐木,厚度只可三寸。田襄子身为墨家巨子,当然恪守墨子之道。田襄子一直拒绝宋桓侯、戴剔成笼络,临死之前,已把巨子之位传给了秦国墨者腹。”

  庄周问:“墨家主张传贤,惠施如此之贤,田襄子为何不把巨子之位传给惠施?”

  曹夏说:“戴驩仅求专权,却不好战,所以相宋二十年,未与诸侯动兵。宋国不主动挑衅,加上墨家总部又在宋国,诸侯就不会轻易伐宋。戴剔成不仅专权,而且好战,相宋至今六年,已与韩、魏多次动兵。田襄子认为戴剔成好战嗜杀,违背兼爱非攻的墨子之道,不愿再把墨家总部设在宋国。”

  庄周回到蒙邑,请教子綦:“田襄子为何不把墨家总部移至中原别国,却要移至中原各国鄙视的秦国?”

  子綦说:“中原各国实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符合主张礼治的孔子之道,不合主张法治的墨子之道。秦国没有儒士,商鞅变法以后,全体秦民均为编户齐民,实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符合主张法治的墨子之道,不合主张礼治的孔子之道。”

  庄周问:“墨子之道与孔子之道为何如此对立?”

  子綦说:“墨子年轻之时,赴鲁学儒,返宋以后创立墨家,反对儒家的一切主张。儒家推崇三王之道,尤其是周道,主张君位世袭,卿相世禄,所以反对乱臣贼子。墨家推崇五帝之道,尤其是尧、舜、禹之道,主张君位禅圣,卿相让贤,所以巨子之位只传贤人,不传弟子。巨子所居之国,都是儒者较少的非姬姓之国,都不是儒者较多的姬姓诸侯之国,所以墨子、禽滑釐、田襄子居宋,孟胜居楚,腹居秦。墨家推崇的禅让制,确实胜于儒家推崇的世袭制。”

  庄周问:“墨家后任巨子,均由前任巨子一人指定,怎能保证必为圣贤?”

  子綦大为嘉许:“前任巨子指定后任巨子,确实难以保证选贤,也有可能变成选恶。幸而目前为止,历任墨家巨子都是大贤。”

  庄周又问:“墨家总部移至秦国,会对墨家、秦国有何影响?”

  子綦说:“墨家尚武,主守,意在非攻偃兵。秦国尚武,主攻,意在开疆拓土。两者狭路相逢,或是墨家改变秦国,或是秦国剿灭墨家,或是墨家变质,为秦所用。”

  十六 助魏伐赵宋桓骑墙,庄读《归藏》领悟泰道前354年,岁在丁卯。庄周十六岁。宋桓侯二十七年。

  周显王十五年。秦孝公八年。楚宣王十六年。魏惠王十六年(晋悼公十五年)。韩昭侯九年。赵成侯二十一年。齐威王四年。燕文公八年。鲁康公元年。卫成侯十八年。越王无颛七年。中山桓公四十九年。

  赵成侯拒绝朝魏,明白魏伐在即。今年先发制人,征伐朝魏四国中最弱的卫国,攻取了漆富邱(河南长垣西南)。

  魏惠侯新仇旧恨齐上心头,决意伐赵。又以盟主身份,要求韩昭侯、宋桓侯助魏伐赵。

  魏人季梁,正在齐国稷下游学,得知魏惠侯即将伐赵,急忙返回大梁,进谏魏惠侯:“我离齐返魏,路过太行山,看见有人驾车北行,想去楚国。我问为何北行?他说马很优良。我说马再优良,北行无法抵达楚国。他又说路费充足。我说路费再充足,北行仍然无法抵达楚国。他又说御者擅长驾车。我说御者再擅长驾车,北行仍然无法抵达楚国。这人其它条件越好,距离楚国越远。主公迁都大梁,志在代周为王,只能以仁义取天下。假如仅因赵成侯拒绝朝魏,就凭国土广大,兵卒精锐,而予征伐,希望广地尊名,那么征伐越多,距离称王越远,正如北行无法抵达楚国!”

  魏惠侯不听。

  宋桓侯不愿助魏伐赵,假装答应魏惠侯,急派惠盎使赵。

  惠盎到达邯郸,晋见赵成侯:“魏惠侯欲伐贵国,向宋征兵。魏国兵强权重,宋桓侯不敢不从,但又不愿背叛平陆之盟,请求君侯指示一条两全之策!”

  赵成侯说:“寡人想不出两全之策,只能告诉先生,宋国如果助魏伐赵,就会削弱赵国,增强魏国,必将不利宋国。”

  惠盎说:“君侯不妨指定一座边邑,宋军将会围而不攻。”

  赵成侯大悦,指定一座边邑。

  魏惠侯大喜,以为宋国已经助魏伐赵,命令庞涓率领十万魏军,围攻邯郸。

  韩昭侯出兵助魏伐赵。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