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这不是唐朝_陈骁黎【完结】(25)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述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玄奘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宗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他“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年),玄奘移居西明寺,因为经常为琐事所扰,只好迁居玉华宫(现在陕西铜川焦坪煤矿),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20万颂,卷帙浩繁,连手下僧侣都觉得实在是太多了,只好请他删减一部分。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年),他才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对于玄奘这种能够走出国门,并且将国外的优秀经典带回国内的高僧,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并且这种“勇敢并且直接地学习国外”的精神,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往往并不局限于宗教领域,这正好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唐人那种能够谦虚学习的心态。

  而正是这样的心态,才让唐朝真正成为在世界历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帝国。

  第八节走出去,鉴真东渡传法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唐代扬州佛教盛行,云集着中外僧人,佛寺多达三四十所。鉴真的家庭充满着浓厚的佛教气氛,他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到大云寺参禅拜佛,并随大云寺智满禅师受戒。

  在家庭的影响下,幼年的鉴真也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14岁时,有一次他随父亲到大云寺拜佛,为佛像庄重、慈祥的造型所感动,随即向父亲提出要求出家为僧。父亲见他心诚志坚,在征得智满禅师的同意后,他在大云寺出了家,成为沙弥。从此,鉴真成了他的法名。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鉴真在大云寺从道岸律师受戒。道岸是高僧文纲的弟子,也是一位著名僧人。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后,他随道岸禅师来到佛教最盛的洛阳、长安游学。20岁时,在长安名刹实际寺从高僧恒景,顺利地通过了具足戒。文纲、道岸、恒景都是律宗的传人,鉴真在名师的影响下,对戒律的研究精熟,并开始讲佛布道。

  律宗出现在唐初,与佛教的其他宗派如天台、法相、华严、密、禅等同为著名的佛教派别。律宗是以戒律为立宗原则,重视从内心巩固和发展“止恶兴善”的作用,内部又分为南山、相部、东塔等派别。鉴真的研究以南山律宗为主。他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巡游佛迹,苦读《四分律行事钞》《四分律疏》等经典,并先后从西京禅定寺义威,西明寺远智,东京授记寺金修,慧策,西京观音寺大亮听讲《律钞》等。由于他聪明好学,矢志不移,很快成为继文纲、道岸、恒景之后律宗的后起之秀。

  在西京学习时,鉴真不仅融合佛教各家如法相、天台等宗所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广泛涉猎和研究。佛教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如五明之学(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即涉及语言文字、工艺技术、医药、思辨逻辑和佛教各宗等学问。鉴真在钻研佛学的同时,对建筑、医药等也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后来到日本传播建筑、雕塑、医药、艺术等的基础。

  开元元年(713年),25岁的鉴真回到扬州,为大明寺(今法净寺)的大师。他从事佛事活动,由于学识和道德高尚,声名与日俱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道岸的另一弟子义威圆寂后,鉴真是这一地区的佛教“宗首”。时人誉其“江淮之间,独为化主”。他不仅讲佛写经、剃度僧尼、修寺造佛,而且还从事救济贫病、教养三宝等活动。当鉴真45岁时,由他传戒的门徒达4万多人,成为江北淮南地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著名高僧。

  佛教自6世纪中叶传入日本,开始在上层统治者中间流传。大化革新中,日本仿照唐朝推行租庸调制。由于两国国情不同,租庸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为躲避沉重的剥削和逃避兵役,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寄托,不是“逃亡他所”,就是“寂居寺家”。当时出家为僧基本没有什么限制,最高的是受三净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受戒不必三师七证,只要有一戒师即可;就是没有戒师,只要自己认为条件成熟,也可自誓受戒,所以当时日本僧人差不多都是“自度”、“私度”为僧的。

  大化革新后,虽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并未停止。奈良天平时期,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为了“规避课役”而入寺的农民,往往“动以千计”,这是因为一进佛门就不必再负担政府赋税。政府一方面要利用僧籍地主打击世俗豪强地主的势力,即通过佛教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又考虑寺院势力的过分增长,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威胁,因而又力图控制佛教的发展,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