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这不是唐朝_陈骁黎【完结】(33)

  我们首先来看看当时的世界格局。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公元658年起,中亚地区列入唐朝版图。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那,这一年是回历纪年的开始,为回历元年。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奥斯曼灭掉萨珊帝国,并开始入侵中亚地区。

  唐朝的建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几乎同步,双方在向中亚的渗透方面也几乎是同步的。区别是,阿拉伯是入侵式的,而唐朝对中亚的统治是一种怀柔式的,这也是为什么阿拉伯侵入中亚后,中亚乃至西亚各国纷纷主动归附唐朝的原因。

  当时除了东部的唐朝和西部的阿拉伯最为强势外,在阿拉伯西部偏北还有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北部偏东还有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已临末世又处四战之地)。唐帝国西部有青藏高原上强势崛起的吐蕃帝国。西北到中亚地区有突厥人建立的东突厥和西突厥,还有花剌子模、吐火罗等数十个不大不小的国家。这些国家后来多数都随着西突厥陆续并入唐帝国版图。此外,在今印度地区还有一个笈多王朝。

  公元624年,东罗马帝国击败波斯,夺回了小亚细亚和亚美尼亚等地。公元651年,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所灭。公元661年,唐朝立萨珊末代国王之子俾路斯为波斯都督,次年升为波斯王。公元667年,阿拉伯人攻入呼罗珊,但并未渡过阿姆河。公元674年,阿拉伯人渡过阿姆河,俾路斯被迫入唐。公元700年开始,阿拉伯人在屈底波的率领下开始大举进入中亚地区,至712年,中亚地区不少领土落入阿拉伯人之手,中亚地区很多王室后人入唐。

  公元715年,屈底波被杀,阿拉伯在中亚地区的统治迅速削弱。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唐朝在中亚的势力得到很大复苏,但也无力大举支持中亚番国抵抗阿拉伯人的行动。阿拉伯在中亚地区的统治除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就是战乱和纷争。经过100年战乱,最终中亚地区成功地脱离了阿拉伯人的统治,但是伊斯兰教却已经在中亚地区扎根。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在中亚地区与阿拉伯人进行了一次遭遇战,即著名的怛罗斯之战。高仙芝轻敌冒进,又加葛逻禄部反叛,遂大败。至此,唐朝在中亚地区的统治大大削弱。此后唐朝在中亚地区仍然有一定影响,但是再也不复当年的威势。公元755年,唐朝更是遭遇安史之乱,国势日衰。阿拉伯帝国在8世纪末9世纪初也走向了解体,吐蕃却借机强大起来。

  吐蕃崛起对当时的世界局势影响很大。松赞干布于公元629年成为吐蕃王,是继唐太宗和穆罕默德之后的又一位强势君主。吐蕃崛起后勾结西突厥在中亚地区攻城略地,夺唐朝在中亚的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直到多年后的692年,唐朝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击败吐蕃才收复四镇,但吐蕃对唐朝在中亚的统治始终有极大威胁。吐蕃崛起之后,突厥也重新崛起,并起兵叛唐,也严重威胁了唐朝在中亚的统治。这些影响都有利于阿拉伯人入侵中亚地区。

  安史之乱中,吐蕃人借机蚕食唐朝西北边境,唐朝同中亚的联系几乎因此而断绝。阿拉伯人和一些中亚国家都曾经出兵帮助唐朝平叛,并曾出兵进攻吐蕃。

  公元822年,波斯人塔希尔在呼罗珊(今伊朗东北部)建立伊斯兰王朝塔希尔王朝,标志着阿拉伯人在中亚的统治宣告结束。但无论塔希尔王朝,还是后来的萨法尔王朝或者萨曼王朝,名义上都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萨曼王朝衰亡后,中亚地区彻底摆脱了阿拉伯人的羁縻,进入了突厥时代。

  再来看当时的欧洲。自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崛起,欧洲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日耳曼人在欧洲大地上建立了大大小小很多王国,陆续形成了今天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雏形。公元681年,斯拉夫人建立的保加利亚国是第一个斯拉夫国家,也是当时的斯拉夫地区的文化中心。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成为神圣罗马皇帝,欧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时期。但相继崛起的斯拉夫人、维京人不断地劫掠欧洲,这个时代的欧洲可不像今天这样强势,尚处于蛮荒落后之地,跟唐朝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关系。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做“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在当时的世界来看,以往的强国——比如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已经逐渐地衰败并且再也没能恢复昔日的荣光。而新兴的强国——比如吐蕃或者阿拉伯帝国,因为有着自己体制上的固有漏洞,很难为世界带来其他的进步。当时唯一能够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繁荣的强大帝国,唯有唐朝,别无分号。

  如果能够果断地抓住这样的良好机遇,将自己的优势无限扩大并且保持——对于开放的唐朝来说,这并不是难事——我们很可能会一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且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或者亚特兰蒂斯。

  但可惜,谁也想不到,在外部敌人普遍衰弱的时候,真正能够影响到大唐命脉的动乱,将在其内部出现。这场大动乱的意义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的人分析过、研究过,它使得后世的帝国再也不敢信任那些外族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慢慢有了市场,也为后世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信奉这样的思想,这也成为了阻碍中国再次强大起来的因素之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