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近代国造舰船志_陈悦【完结】(101)

  端详着马格里自制的炮弹,李鸿章自然不放心,专门寻找了机会,在不透露来源的情况下,请英法联军将领观看。最后好评压倒了疑虑,李鸿章当即命令马格里在上海松江淮军驻地附近开造军火,派直隶州知州刘佐禹配合管理,场地选择在一座古庙内。陪伴在悠扬的古刹钟声中,马格里和手下的技术工人依靠仅有的几把锤子和锉刀,开始了制造军需弹药的工作。

  与此同时,为满足淮军对弹药的大量需求,李鸿章又派参将韩殿甲“督率中国工匠尽心学习”,模仿马格里,另开设一所军火厂。不久,又奏请将在广东有仿造西洋弹药经验的候补知县丁日昌调至上海,主持开办一个新弹药工厂。这三家附属于淮军的弹药供应工厂,史称上海炸弹三局。(6)

  李鸿章的淮军使用洋枪洋炮,接连收复失地,成为举国瞩目的劲旅。其本人此时又破天荒地决策仿造西洋军火,而且颇有成绩,又成为名噪一时的新闻人物,以至清政府中央都直接从京师八旗火器营挑选弁兵,派往上海炸弹三局学习制造西式军火,而这又成为后来天津机器局的种子。

  1863年末,随着淮军战线的前推,李鸿章下令将马格里的军火工厂搬迁到刚刚收复的苏州,成立苏州洋炮局,就近生产供应。恰好当时阿思本舰队被清政府退回拍卖,根据马格里的建议,李鸿章将阿思本舰队随船携带的车床机器全部购入,用于苏州洋炮局,进一步壮大了工厂的规模。此时,李鸿章已不满足于自制弹药,而是梦想着自行生产西式军械武器了。

  与李鸿章拥有同样梦想的,是他的恩师曾国藩。

  和李鸿章经历了类似的寻梦之路,曾国藩最初也只是为了供应湘军所需的西式弹药,于1861年在安徽安庆设立了湘军安庆内军械所,网罗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国内洋务人才于其中。从生产枪炮弹药开始,逐渐试制西洋枪炮,但是成果并不乐观,所造的西式行营炮“不甚合式”。有些特殊的是,曾国藩当时就流露出了对西洋轮船的浓厚兴趣,1863年安庆内军械所试制了一艘蒸汽小轮,结果“行驶迟钝,不甚得法”。

  曾国藩,字伯涵,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出身。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国藩回籍办理团练,先后创建的湘军、淮军,形成两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军政派系。曾国藩幕下人材辈出,接纳留美归来的容闳,不仅促成了江南制造局的快速发展,更进一步开阔了其眼界。鲜为人知的是,这张曾国藩照片,是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用容闳赠送的相机所摄。

  自制比弹药更为复杂的西式军械遭遇重重困难时,曾国藩在暂设于安庆的两江总督署约见了一名着装奇特的茶商。广东香山人容闳,早年得教会资助赴美国留学,毕业于耶鲁大学,加入美国国籍。太平天国战争时代回国,起初同情太平天国,切身目睹太平天国政治实情后大失所望,改投商业。经好友李善兰、华蘅芳等引见,认识了曾国藩。曾国藩和容闳的这次会见,话题主要围绕自制枪炮展开,耶鲁高材生的一席议论令曾国藩茅塞顿开。容闳强调,中国如要开办军工厂,自行建造武器,最急切的就是完成基础的工业设施,即购买车铣刨磨钻等基础车床设施,“大致谓先立一母厂,再由母厂以造出其他各种机器厂”。而这正是几天前,容闳在与曾国藩的幕僚们聚会时言论的重复,“此厂当有制造机器之机器,以立一切制造厂之基础也”。

  整个交谈过程,曾国藩始终不露声色,称“此事予不甚了了,徐、华二君研此有素,若其先与二君讨论,后再妥筹办法可耳”。直到一星期后,容闳才明白了一切。曾国藩授予他五品军功,加蓝翎,命令其负责前往西洋购买“制造机器之机器”。所拨付的6万8千两经费,其中大半来自上海。曾国藩、李鸿章师徒对出洋购办机器,从而自制军械的计划,此时达成了共识。

  1863年底,容闳与在上海结识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哈司金(Haskins)前往泰西,开始了寻购机器的旅程。

  高昌庙

  容闳从上海出发时,即定下在美国购买机器的计划。但为了增广见闻,取道香港,首先到法国和英国游历,在伦敦参观了英国威斯窝斯机器厂,即福建船政军舰大量装备的威斯窝斯火炮的生产厂家。1864年初春,容闳乘轮船离开欧洲,转赴美国。当时美国正值南北战争末期,各机器厂应付国家订单尚力有不逮,根本无心招揽来自中国的生意。幸亏哈司金帮四处联络,终于在马萨诸塞州费区堡市的朴得南公司(Putnane&Co.,)签下合同,由该厂承接中国所需的上百台基础机器。

  此后,所有机器的监造、包装等事,容闳悉数委托哈司金办理,自己则在参加了耶鲁大学的同学聚会后,在美国各地盘桓游历。

  中国近代首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计划的开创者容闳。

  容闳游走在美国城市乡间时,中国国内发生了一桩大事。对久无音讯的外购机器活动显得没有耐心,李鸿章不愿继续坐待,开始了其他途径的尝试。“于就近海口,访有洋人出售铁厂机器,确实查验,议价定买,可以立时兴造,进退之权,既得自操,尺寸之功,均获实济”。1865年9月20日,李鸿章报告清廷,属下丁日昌已经在上海虹口寻访到一家有修造军舰,制造大炮、枪支能力的外国工厂,“实为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外国人索价出售。预感清政府遇到大额经费支出,必定不会痛快答应,李鸿章还预作准备,称江海关的几名雇员因犯案被革职查办,现在愿意出资购买这座外国工厂捐献给国家,以图“报效军需赎罪”。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