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究竟多彪悍_清秋子【完结】(96)

  丞相是百官之长,等于皇帝的副手。秦朝的丞相只管执行,没有决策权。丞相下面能管的也就几个办事员,没有一个庞大的中央机构。此外还有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是用来分丞相之权的;太尉,国防部长,但徒有其名,皇帝才是军队总司令。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这就是权势显赫的“三公”。

  再往下就是“九卿”了,“九”是言其多,大约有15个官职,分管其他。

  此外还养了大批博士,专门议政,目的也是为了分丞相之权。

  以现在的标准看,这些官儿的总数并不多。那时候的全国地域已经不小了,交通、通信和办公的工具都不发达,这样少的官员就能管理得过来,很令人吃惊。不像后世越发达,人头越多,设立官职好像不是为了办事,而是为了养人。

  秦朝的地方政权,就是着名的“郡县制”,包括郡、县、乡三级机构。至于乡的下面,叫做“里”,就是居委会了。城里和交通要道上,还有“亭”,相当于治安队,刘邦那时就是治安队的队长。

  秦始皇就靠着这一套体系一竿子插到底,管理全国的老百姓。他年轻狂傲,不把万民当回事,下令改“民”为“黔首”。黔首这俩字,不好看,也不好听,意思就是“黑脑袋瓜”吧。始皇帝到死也不知道,这“民”实际上有多厉害。

  秦朝的政治、军事、财政,大事小情最后都汇总到始皇帝那儿去决断,这权力大得可怕,任何人大概都羡慕,但工作量也大得可怕。丞相、大臣只管执行,秦始皇要每一件事都说了算,他处理公文每天有规定重量(文件都是竹简),日夜往上呈递,看完一件就处理一件,不处理完就不休息。

  秦始皇是个勤政的皇帝,深怕江山传不到万世;但他也没经验,不懂得分权给丞相。他倒是能吃得起苦,但他以后的太平皇帝都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哪能像他那样吃苦?

  这样辛苦,他还是做了大量好事的,特别是在文化上,做了几件影响深远的事,堪称功在千秋。

  归纳起来,就是“五统一”吧。首先是统一文字。

  中国古代,有文字证明的历史是从商朝时起,可见文字是在商朝以后普及的。到春秋战国,文字已经从甲骨文进化到“金文”,也就是钟鼎文,刻在青铜器上。

  这种金文,形制华美,各诸侯国在使用时,笔画也比较一致。可是其他刻或写在兵器、陶器、竹简和丝帛上的文字,就大不同了,有的字形差异很大。如果齐国人读不懂赵国的字,那太正常了。这就是《说文解字》上说的,“语言异声,文字异形”。

  秦一统天下后,这事就显得比较麻烦,说方言咱管不了,可是皇帝的诏书发到南边的桂林郡,当地官员全不认识,那还怎么工作?秦始皇觉得这是大问题,就交代李斯他们来做统一文字的工作。

  李斯等人领命,以老秦人习惯用的“大篆”为基础,吸收了齐鲁一带流行的蝌蚪文,创造了“小篆”,其优点就是笔画简略。为了普及,李斯用小篆写了《仓颉篇》、赵高写了《爰历篇》、胡毋敬写了《博学篇》,作为儿童识字课本,发到全国去。

  在文字上更进一步的改革,是出现了更简单的字体“隶书”。这种新文字的创始人,是一位叫程邈的衙门小吏,因犯了罪,在监狱里待了10年,没事就琢磨文字演变,大有成就。秦始皇认为他太有才了,开恩予以释放,还把他提拔为御史。

  秦始皇大概是批复公文批得太累了,认为写篆字跟画画一样,不科学,就命程邈发明一种更简便的新字体。

  第二十七章千古一个“秦始皇”(3)

  程邈这一研究,就不得了啦。他把篆字笔画转折处的圆弧形,全部改为直角转折,成为后世“方块字”的起源。从此,华夏主体文字就变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的曲里拐弯分道扬镳。

  当时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因此征发民夫、派遣戍役、监狱断案这类事特别多,文书工作繁重。这种新字体,因为易写,深受当时抄写文书的“徒隶”欢迎,一下就流行开来,后世也就把它命名为“隶书”。到汉朝,隶书已上升为主流字体。

  秦始皇对文字的改革,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只可惜这文字后世并未冠名为“秦字”,反而给了承袭者以冠名权,叫成了“汉字”。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建设强势文化,在后世还曾影响到周边国家。华夏族群之所以有强大的凝聚力,统一文字的作用,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至于说我们今天还在受用秦始皇的恩惠,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秦始皇的第二功,是统一度量衡。

  度量衡,也就是计量标准,关于长短、容积、轻重什么的——也就是斤两、斗升、尺寸。这东西既跟国家税收有关,也跟老百姓过日子有关。秦国从商鞅变法起,就对计量标准进行了统一规定,官府每年都要校准一次。秦国的量制(升斗)也比较科学,是十进位制,不像齐国是四或五进位制。

  秦始皇的统一意识特别强,他就是要把秦国的先进标准推广到所有的“新区”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