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061)

  尽管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偏见,但他仍然给彭加勒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在 索尔维会议后,居里夫人和彭加勒给爱因斯坦分别写了推荐信,推荐他担任 苏黎世大学联邦工业大学教授。彭加勒在推荐信中,是这样写的:

  爱因斯坦先生是我曾经认识的最富创见的思想家之一。他虽然年轻,却 已经在当代第一流科学家中间居有崇高的地位。我们应当特别赞赏他的是, 他善于灵巧地适应新的概念并知道如何从这些概念引出结论。他不受古典原 理的束缚,而且每当物理学中出现了问题,他很快就想象出它的各种可能性。 这一点使得他在思想中立即能预言一些日后可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我的意 思并不是说,所有这些预言都会满足实验的检验,如果有可能作这些检验的 话。相反地,既然他是在各方面进行探索,我们就应当想到他所走的道路之 中大多数是死胡同。不过,我们同时也应当希望他指出的方向中,有一个方 向是正确的,那也就足够了。这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作法。数学物理学的作 用是提出问题,只有实验才能回答问题。

  考虑到彭加勒主要是一位经典物理学家,考虑到这是一位57岁的长辈给 一位32岁的年轻人所写的推荐信,我们就不难看出,彭加勒对爱因斯坦的评 价是够高的了。当然,关于爱因斯坦“所走的道路之中大多数是死胡同”的 估价,如果指的是探索的结果而言,无疑是言过其实的。但是,如果它所指 的是探索的过程,那么这一估价对任何人都是成立的。何况彭加勒认为只有 一个方向正确就足够了。何况彭加勒认识方向正确与否的问题最终要由实验 作出回答。更何况爱因斯坦本人在1934年的一封信中也承认:“至于探索真 理,我从自己不时撞入死胡同的痛苦的探索中认识到,在朝着真正有意义的 事情方面每迈出一步,不管是多么渺小的一步,都是难乎其难的”。

  虽然说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独立完成的,但他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彭加 勒思想的启发。爱因斯坦曾在信中写到:

  毫无疑问,要是我们回顾狭义相对论的发展的话,那么它在1905年已到 了发现的成熟阶段。洛伦兹已经注意到,为了分析麦克斯韦方程,那些后来 以他的名字而闻名的变换是重要的;彭加勒在有关方面甚至更深入钻研了一 步。至于我自己,我只知道洛伦兹在1895年的重要工作——麦克斯韦的电磁 理论和动体中的电现象和光现象的理论尝试——但不知道洛伦兹后来的工 作,也不知道彭加勒继续下去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在1905年的工作 是独立的。它的新特点在于理会到这一事实:洛伦兹变换的意义不仅在于它 和麦克斯韦方程有联系,而且它还一般地论述到空间和时间的本性。进一步 的新结果是:“洛沦兹不变性”是任何物理理论的普遍条件。这对我有特别 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以前已经发觉,麦克斯韦的理论不能说明辐射的微观结 构,因而不可能是普遍有效的。

  1902年—1095年,爱因斯坦和他的挚友索洛文曾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 一起研读彭加勒的《自然与假设》,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据索洛文回忆, 彭加勒的书对他们的印象极深,他们用了好几个星期紧张地阅读。有时念一 页或半页,有时只念一句话,立即就会引起强烈的争论,当问题比较重要时, 争论可以延续数日之久。由此可见这部著作对爱因斯坦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形 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理由认为,爱因斯坦也读过或了解彭加勒的《科学的价值》和《科学 与方法》。这可以从他的下述言论中得到印证:

  我同意昂利·彭加勒,相信科学是值得追求的,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的 美。这里我要说的是,科学家所得到的报酬是在昂利·彭加勒所说的理解的 乐趣,而不是在于他的任何发现可以导致应用的可能性。

  爱因斯坦曾多次坦率地表示,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既不是先验 的,也不是经验的,而是约定的。他说:“我们正在寻求的这个体系中,没 有一个特点,没有一个细节能够由于我们思想的本性,而先验地知道它必定 是属于这个体系的。关于逻辑和因果性的形式也同样如此。我们没有权利问 科学体系必须怎样来构造,而只能问:在它已经完成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它 实际上曾经是怎样建造起来的?所以,从逻辑观点看来,这个体系的逻辑基 础以及它的内部结构都是“约定”。在评价彭加勒的“约定论”时,是通过 点评温特尼茨的《相对论和认识论》一本书表现出来的:

  温特尼茨和康德一起断言,科学是由思维依据某些先验的原则建立起来 的某种体系,我们的科学大厦是而且应当是建筑在某些原则基础上的,而这 些原则本身却不是来自经验,对此当然要毫不怀疑地加以接受。但是,当提 出这些原则的意义问题,或者提出这些原则不能替代的问题时,我就发生怀 疑了。是否可以认为,这些原则至少有一部分是被安排得使科学同这些原则 的随便改变不能并存呢?还是应当认为这些原则是纯粹的约定,就象词典里 词的排列原则那样呢?温特尼茨倾向于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而我认 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他在康德《导论》读后感中指出:必须把康德所谓的“先验的”冲淡成 为“约定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