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19)

  他选出几只健康的鸡,开始用白米饭喂它们。过了一阵子,鸡果然患了 多发性神经炎。他随即改用糙米来喂养,很快,这些鸡都痊愈了。埃克曼反 复这样的实验,最后,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鸡随时患病,随时复原。

  其实林德医生和高木将军都证明了特定的饮食能够治愈一种疾病,而埃 克曼是第一个做到了用特定的饮食制造和治愈一种疾病的人。

  埃克曼把糙米当作“药”,给许多得了脚气病的人吃,果然这种“药” 医好了他们。1896年,埃克曼因病返回荷兰。第二年,他公开发表了自己的 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轰动了欧洲和日本,并很快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

  1912年,三位日本化学家和一位荷兰化学家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从谷皮中 提取出了一种白色的结晶体——这就是维生素B。以后,人们不断发现了许

  1 多种维生素。当年林德医生发现的果汁里存在的能防治坏血病的物质便是维 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埃克曼医生为维生素的发现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他没有遵循固有的逻 辑去研究问题,没有因为专家们认为脚气病是一种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而放弃 自己的想法。他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导致脚气病 的真正原因,为人类最终发现维生素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从而荣获了 1929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生命体探秘

  ——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人童第周

  童第周教授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20世纪50年代,他在生 物遗传学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创造了世界一流的成果。因此, 他也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1902年,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因为家境不算富 裕,童第周小时候就跟着家人在田里干活。这可是个大课堂啊,识一些字的 父亲,边教儿子农活,边教他读书。从《三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几年 中,童第周的肚子里装了不少东西。直到17岁,童第周才第一次走进校门, 比一般孩子的入学晚了整整10年。

  第二年,他进了一所教会中学。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每天的课程很紧, 作业也不少。因为童第周没有经过正规上学,基础太差,许多课程都跟不上, 特别是自然科学课程,更是吃力。第一学期总平均才考了40多分。这是一个 没有阳光的日子,第二天就要放假了,校长把童第周叫去,说:“下学期你 不要来上课了。”校长又说:“你连小学都没上过,中学怎么读得下来呢。 还是回去种田吧。”童第周看着校长,说:“先生,我能读下来的。”校长 说:“就留一级。”“不,我可以跟上去的,让我在原班级再试读一学期。” 倔强的童第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他相信自己能赶上去。“那就先试试吧。 但只能试一个学期。”校长答应了童第周的要求。这可是关键性的一个学期。 每天天不亮,童第周就起床了,走到外面的路灯下面,开始读外语,记单词。 一天听课下来,抓紧时间复习,当日功课当日毕。晚上熄灯了,他又回到了 路灯下。就这样,几个月下来,童第周慢慢地赶了上来。第二学期结束时, 总平均达到了70多分。别小看这70多分,几个月的时间,童第周学了别人 要学几年的知识。校长看到这个成绩后高兴地说:“我们差一点放走了一个 好学生。也许再过几年,童第周能成为我们学校最好的学生。”校长开始有 些喜欢这个学生了。事实也果真如此,在中学快毕业时,童第周成了这个学 校最优秀的学生。许多年后,童第周说:“在几何得了100分以后我知道了 一个道理:我并不比别人笨。人家能办到的事情,我也能办到。世界上没有 什么天才,天才来自劳动。”就凭着这点精神,童第周进入了大学,并以优 异成绩毕业。28岁时,他来到了比利时学习生物学。

  在比利时,童第周的学业有了更大的进步。尤其在实验胚胎学的研究方 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童第周的老师布拉赛教授是国际上有名的生物学 家。他多次竖起大拇指说:“童,真行。”最让同行佩服的是童第周完成了 一种剥除青蛙卵膜的手术。这种现在看来很简单的操作在当时可是件了不起 的事情。手术时得先将青蛙的卵子取出来,在手术镜下面小心翼翼剥除青蛙 卵子外层的薄膜。手术很难做,童第周的老师布拉赛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做 成,但童第周却做成了。布拉赛教授高兴地说:“童,认真、仔细,是一流 的科学家。”这件事的成功给了童第周很大的鼓舞,他说:“这使我相信: 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情,中国人照样能办到。”

  获得博士学位后,童第周回到了祖国。这时候的中国,国难当头,烽火 连天,民不聊生,荒灾四起,没人重视科学技术,也无人来支持科学实验。 就在这种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童第周继续进行着他的生物科学研究。抗日战 争爆发后,童第周随学校到处搬迁,最后来到了四川的一个小镇上。战争年 代,在一个物质条件非常差的乡村小镇上,要想开展一些科学研究,其程度 之艰难是今天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无法想像的。小镇上的人从来就不知道电是 什么东西。没有电,自然也没有灯,屋子里漆黑一团,怎么开展科学实验呢? 童第周对他的同事和学生说:“没有电灯,我们可到室外院子里去工作,借 助自然光仍然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实验。”就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中,科 学家们开始了他们的研究。此时,童第周的主要工作是在显微镜下切割和剥 除卵子,这大多在冬季和早春进行。寒风飕飕,在室外做这么精细的操作, 又没有太大的活动量,常常会冻得手指僵直,全身发抖。实在吃不消了,停 下来,跺跺脚,转个圈,或者去屋子里暖暖身子后,再做实验。到了阴雨天, 不能在室外工作了,只好回到屋里,室内暗得无法工作,就点上煤油汽灯。 童第周教授和他的学生围着灯,继续实验。屋子小,人又多,挤在一起,强 光刺眼,高温烤人。在室外,这些科学家快冻成了“冰人”,到了室内,一 个个又差一点烤成了“火人”。没有电,没有灯,房子小,凑合着干。实验 仪器和材料缺乏,想办法找替代物;没有培养胚胎需要的玻璃器皿,用粗陶 瓷酒杯替代;自己做一根拉得极细的玻璃丝,就是显微解剖器;实验蛙全部 采自小镇周围的乡村田野。教课和实验的空余之时,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学 生常常拎着瓶子,到野外收集生物标本。这是大家最轻松的时候,小路弯弯, 溪水淙淙,绿树婆娑。蓝天上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此时此刻,坐 在小河边石板上的童第周不由地想起在布拉赛教授手下工作的日子:欧洲古 老的红砖校舍,无边的茵茵绿草,资料丰富的图书馆,一尘不染的研究室, 明亮的灯光,洁净的器皿,多么使人神往的工作环境呵。感慨之余,童第周 说:“既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这个战火纷飞、满目疮夷的祖国, 我就要坚持研究,坚持实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困难有多大,我一定要做 出点什么来。”这几年中,就是在这种信念支持下,虽然条件极端困难,童 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金鱼卵子发育能力、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等一系 列研究。根据这个研究成果写成的论文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同行们的很大 反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