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259)

  在海参崴和哈尔滨连续开会两个多月,詹天佑终日看资料,做方案,写 发言稿,由于过度疲劳,又加上气候严寒饮食不调,他的身体消瘦得很厉害。 同时又常常失眠,有时整夜不能入睡。后来,他患了严重的阿米巴性痢疾, 且病情日趋严重。他决定回汉口医治和疗养。

  民国8年 (1919年)4月15日,他离开哈尔滨,于20日到汉口,当湘 鄂路局和汉粤川总公所的同仁到车站接他的时候,几乎不认识他了。他瘦得 厉害,同时精神颓靡,说话声音很小,大家问候说:“你辛苦了。”他说:

  “只是身体支持不了。”他和大家作了极简短的寒暄后,就回家休息了。第 二天,他的老友吴希曾和詹宅联系,才知道他当晚就进了仁济医院。原来他 在上年秋天曾患一次很严重的赤痢,体力大亏,这次的病情主要是身体衰弱 痢疾复发。

  23日晚,詹天佑病情加剧,语不成声,要用手在被上写字示意,当时只 有他的次子詹文琮和他的老友吴希曾陪伴他。詹天佑自知病势严重,就费力 地口述了他临死还关心的几件事,由文琮笔录,作为他的遗嘱,上书给北洋 政府总统。

  “‘中华工程师学会’,被举廖充会长,……窃谓工程学会影响于中华 实业至要且宏,兴国阜民,悉基于此。将来仍恳钧座不弃菲葑,眷怀葵藿, 俾有以振奋而发扬之。管理俄路一役代表之职,亟宜慎选通才。其甄用技术 人员,尤应精求上驷,并设法优加鼓励,以期与协约国各员骖靳而镳扬,庶 足外扬国光,内吐口实。其详细理由,天佑已呈之交通部,钧座倘采及刍荛, 实于东事裨益匪细。汉粤川路事,往年曾有就款计工之陈,盖来款既艰,不 得不先脚踏实地之策,所幸武昌长沙一路,业已通道开车,得寸得尺,惟力 是视。第稀郴以上,限于款涸,猝难企图,近者银行困之英、法、美之国, 要求取消德人权利,允再接济工需,正宜乘此机会,建定计划,以促进行。 否则中道而止。坐视大利之抛荒,绾毂中枢,终成隔绝,商政国计,均非所 宜,尚冀钧座加意垂注。天佑毕生致力于工学,仅就本职之范围而言。以上 之端,钧座倘赐之采纳,得尽天佑未了之血忱,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 年。……所有天佑现管督办汉粤川铁路事宜及交通部技监员缺,应请饬部遴 员呈请接替……。”

  24日清晨,詹天佑的病势加剧,哮喘流汗,气息微弱,医生多方诊治无 效。24日下午三时半,杰出的铁道工程师——詹天佑与世长辞。享年仅59 岁。

  詹天佑的一生与中国铁路事业相连。凡经他筹划的铁路,如沪嘉、洛潼、 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京张等线,无不成绩灿然。其中京 张铁路工程,不仅被当时欧美工程师视为奇迹,就是现在也还是世界上有名 的铁路工程之一。他为我国的铁路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将永远留在人民 心中。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张衡 

  小引

  1800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自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 器——“水运浑象仪”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了。这台仪器的主体是一 个大空心铜球,上面布满了星辰,球的一半隐没在地平圈下面,另一半显露 在地平圈上面,就象人们看到的天穹一样。仪器靠漏壶流水的力量推动齿轮 系,带动铜球(浑象)缓慢地运转着,一天旋转一周。到了晚上,人们从仪 器上可以看到星辰的起落,和实际天象完全相同。仪器的表演在当对引起了 极大的轰动。

  时隔20年 (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一台仪器——“地动仪” 突然传出了清脆高亢的声响,一枚铜球从仪器上的一条龙嘴里吐落出来,掉 落在下面准备承接的铜制蟾蜍口中,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 震。这架在我国历史上首创发明的仪器,就是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创造的地动 仪。在地动仪出现1700多年以后,欧洲才有了类似的测报地震的仪器。我国 历史上正式记载地震,就是从地动仪出现以后开始的。

  一、游学长安和洛阳

  张衡,字平子,东汉章帝建初3年(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 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县城北50里)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张衡的祖父张堪是 地主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今河北省冀县一带)太守。张堪为官清廉, 在当时贪污盛行的官场中,他不象别的官僚那样搜刮民财,因而也没有什么 积蓄。张氏家族在当时的南阳是著名的大族。张衡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张 衡幼年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甚至还要靠亲友们的救济。

  贫困的生活激励张衡自幼好学。张衡的思想开阔,不喜欢受传统观念的 束缚。当时一般士大夫人家子弟,都必须读《诗经》、《礼记》等儒家经典。 张衡少年时也熟读过这些书,但他认为经书太束缚人们思想。张衡最喜爱的 是文学,对当时著名的司马相如、杨雄等人的作品,都曾经下过一番功夫。 他不仅能深刻地理解,而且还能背诵。10多岁时,张衡已经读了很多书,文 章也写得很好了。他不满足这种闭门诵读的生活,渴望到外面去开阔眼界, 寻求书本以外的知识。

  和帝永元6年 (公元49年),刚满17岁的张衡便怀着远游的志愿,离 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邑、求师问业的旅途。张衡游历的目的不是为了 寻求功名。因而,他离开家乡后没有先去京都洛阳,而是去了汉朝的故都长 安。长安城周围的地区号称“京兆”,加上长安附近的“左冯翊”和“右扶 风”合称三辅。京兆管理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 以南一带地方;左冯翊管理的地区为今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一 带地方;右扶风管理的地区相当今秦岭以北、泾河及西安市以西一带地方。 三辅在西汉时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最高学府的所在地。张衡两年间游 览了三辅名山大川,考察当地的民俗、物产和历史古迹,尤其对长安近郊的 宫阙规模、市井制度、远近商贾(gǔ)货财的聚散、豪富王候的故事等等, 都有比较深切的认识。三辅的游览使张衡积累了丰富、新鲜的文学素材,张 衡在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写成的《二京赋》(包括《西京赋》和《东 京赋》,多数素材都来自这次游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