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76)

  无线电广播的发明

  (1906年)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无线电广播技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广播技术 的发明过程是很复杂的,它是多种重要发明汇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大型技术。

  无线电的基本发明是德国人赫兹的功绩。1889年,赫兹发现,在火花线 圈的两端加上高电压使它发生火花,这时便从火花射出电波,可以使远处的 线圈产生电流,无线电的基础就是电波的利用。

  有记载的首次成功的无线电广播是在1906年的圣诞节之夜,美国的费森 登使用功率为1千瓦、频率为50赫的交流发电机,借助麦克风进行调制、播 发讲话和音乐,许多地区,包括海上的船只都可清楚地收听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国家进行无线电广播试验。大战期间,比利时、 荷兰和德国出现一些地区性广播节目。正规的定时广播是从1920年开始的。 两年后,在美国约有600个广播台,100万听众。在英国,马可尼公司进一 步试验,并于1922年5月在伦敦创办了著名的ZLD广播台。

  无线电广播技术史上一个最重要的进展方向是使用波长的不断缩短。在 20年代,所使用的波长是长波和中波。许多国家完全依赖中波。由于传播距 离有限,不得不建立许多中继站。有些国家除中波外还利用长波,因为使用 功率强大的发射机发射的长波,可以覆盖全国。

  地面波传播理论使人们以为只有长波才能远距离传播,而波长在200米 以下的短波,由于传播距离极短,不会有什么用处。可是,大批无线电业余 爱好者由于在长波波段的活动受到限制,一心想在较短波长的波段内创造奇 迹。

  第一次大战结束后,那些入了迷的业余爱好者积极探索用短波通信的可 能性。他们日以继夜地在家中安装无线电装置,进行试验探索。1921年 12 月,在从美国到英国的的试验中,利用200米波获得成功,从此短波长广播 成为长距离广播的主要方式。

  与长波相比,短波传播可以做到有较强的方向性,因而用较低的功率就 可以发射到较远的距离。所以200米短波广播试验成功后,对短波的研究进 展很快,特别是荷兰的年轻工程师冯·贝茨利尔于1925年4月建造了一个波 长约为30米的发射机,在5月13日的试验中,在印度尼西亚收到了这个发 射机发射的信号。两个月后,在荷兰和印尼之间建立了短波无线电联系。

  后来还发现,用特制的高频发射管制造的发射机可以向世界范围发射信 号。1927年6月1日,荷兰女皇利用这种发射机向东、西印度群岛发表了广 播讲话,这是第一个“世界广播系统”。从此,在长距离广播中,短波取代 了长波。

  利用波长更短的微波进行通信的研究早在20年代就开始了。1920年研 制成功的巴克豪森板栅振荡器可以有效地发射40厘米的微波,引起了人们对 微波的兴趣。1929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微波进行通信。1931 年3月,克拉维尔和他的同事在加来和多佛尔之间40公里的距离上进行试 验,证明了微波通信的高质量、独立、灵活和经济。1933年,他建立了英法 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40年代发现微波在对流层中的散射现象 后,发展起微波超视距通信,它的特点是距离远、容量大、保密性好、适合 于军事通信,但也有可靠性差和所需发射功率大等缺点。

  直升机的问世

  (1907年)

  说起直升机的历史,不能不追溯到公元1400年前后,中国古代流传的“竹 蜻蜒”玩具,它给直升机的研制以极大的启示。这种玩具,是用一片扭曲的 竹片,中间插着一根垂直的细棒,用双手使劲搓动细棒,竹蜻蜒便嗖地一声 直升天空。

  “竹蜻蜒”于15世纪传入欧洲,称为“中国陀螺”。有的国家的百科全 书,将“中国陀螺”称作带有旋臂的“直升机飞行玩具”,这可以说是旋翼 的最早雏型。

  148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达·芬奇绘制出一幅直升机飞行草图,以后 又出现过多种直升机模型。1907年9月19日,法国人布雷盖研制成4旋翼 直升机,首次载人离地升空。同年11月13日,法国科尔尼首次驾驶自己研 制的双旋翼直升机,保持了约30秒的自由飞行。直到1923年,西班牙人西 尔瓦发明了带有铰接桨叶的旋翼机,才为直升机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直升机在技术上出现了重大突破。1937年, 德国人福克制成一架能控制飞行的双翼旋横列式FW—61直升机,由一名女飞 行员驾驶,以每小时68公里的速度,从柏林飞到伦敦,轰动了世界航空界。 两年后的1939年,美籍俄人西科斯基,成功地研制出单旋翼直升机VS—300, 1940年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改进型VS—316直升机,被美国陆军购置,从此 结束了直升机发展史上最艰难的探索阶段,进入了直升机的发展时期。

  自FW—61和VS—300直升机诞生,特别是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直 升机工业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的景象。在迄今40多年的历史中,直升机的制 造技术发生了迅猛的发展变化。动力装置,由50年代中期以前的活塞式时 期,发展为喷气涡轮时期;旋翼材料结构技术则发展更快,40年代初到50 年代中期为金属木翼混合结构;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为金属结构;60 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为玻璃纤维结构;70年代中期以来,又发展为新型 复合材料结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