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461)

  在槟榔屿,这位戊戌变法失败的康有为见到了这几位拥护维新的青年人 很是高兴,对他们的窘迫深表关切,送给他们十个英镑,还托他们把一封信 带到伦敦后寄给他的女婿罗昌先生。罗昌先生收到老丈人的信后,也寄了20 英镑给他们。这样,康有为的10英镑救了他们途中燃眉之急,罗昌的20英 镑则支持了他们在伦敦的不少日子。

  四、留学7年在英国

  丁文江他们三人于1904年到了英国,当夜从伦敦乘火车北去爱丁堡见吴 稚晖。吴先生早就为他们备好了住所。庄文亚家里无钱供给他,所以吴先生 就带他去利物浦,在那里过着艰苦的生活。丁文江和李祖鸿怕利物浦的艰苦 生活条件不能读书,失去了到英国留学的目的,故未能同去。因为他们两个 还能得到家里的部分资助。

  在爱丁堡,丁文江无意中遇见了一位曾在陕西传过教的医生——约翰·斯 密勒。这位医生知道他是穷学生,便劝他到乡下去进中学。于是他便同李祖 鸿一起到了东部的司堡尔丁。这是一个只有几百户的小镇,生活费用很低, 一个月下来不过60先令,合当时的中国币不到30元,房东还给洗补。这样 连书本在内,一年下来,也不过100多元。丁文江在这里过了两年,从一年 级读起,一年跳了三级,学习总考第一,两年就考进了剑桥大学。

  约翰·斯密勒是当地的绅士,对丁文江十分友善。由于他的关系,他的 亲朋好友对待丁文江都如家人一般,每到周末和周日,不是这家请吃饭,就 是那家请喝咖啡。这使丁文江有了深入了解英国社会生活的大好机会,从而 交上了好多朋友,又跟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

  剑桥大学可不是一般穷人家的孩子能上得起的。丁文江主要是靠家中寄 钱。泰兴县还出了一部分公费。那是丁文江上书两江总督端方的结果。端方 指令泰兴县每年给几百元的津贴。但是这些仍不足支付他在剑桥的费用,他 在剑桥只上了半年学就离开了。

  在英国,大学学年中间不许转入别的大学。丁文江只有在欧洲大陆游历, 在瑞士的罗山住的最久。

  1907年夏天,他来到了苏格兰的葛拉斯哥,在该城的工科学院学习,准 备来年投考伦敦大学的医科。同时他还邀来李祖鸿进了这里的美术学校。

  1908年,丁文江报考伦敦大学医科,有一门不及格,这是他一生中未曾 有过的一次失败,从此便放弃了学医的志愿,进入了葛拉斯哥大学,专修动 物学,兼修地质学。到了第三年(1910年),他又把地质学由副科改为主科, 把地理学作副科。这样,到了1911年他便是葛拉斯哥大学的动物学和地质学 的双学科毕业生了。

  丁文江在葛拉斯哥大学期间,又得到了中国驻英公使汪大燮的帮助,每 月给7英镑的半官费补贴。最后一年,他本有全官费补贴的希望,但他已将 近回国,就请求把官费给了李祖鸿。李祖鸿不但得到了全官费,还领到了1911 年1月到5月追补的官费100多英镑。李祖鸿和丁文江在英国留学的7年中 总是互通有无。他知道丁文江性好游历,还打算回国游历祖国内地,于是就 把这追补的100多英镑送给了丁文江,以充游资。

  五、学有所成 回国建设

  留英7年,历尽艰辛学有所成,丁文江于1911年4月离英回国。经西贡 到海防,改乘当时刚通车的滇越铁路,5月12日到达昆明。

  留英回国,穿着西装是不能在中国旅行的。云南高等学堂监督叶浩吾先 生指导他改了装,戴上假辫子和瓜皮小帽,穿上长袍马褂,留着小胡子,带 着随从和护卫,一行12人。从昆明出发开始了游历。游历了云南、贵州、湖 南,了解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最后从汉口途经上海回到泰兴老家。

  旅游中丁文江带了许多仪器和书籍,随机用气压表测量地势高度,绘制 地图。他发现,武昌舆地学会的地图,商务印书馆的“最新中国地图”和英 法德日文的百万分之一的地图,都还是根据康熙年间天主教教士所测的地图 作蓝本,所以一条贯通云贵两省的驿道,在地图上错了200多年没有人发现。

  他这次旅行还不是地质矿产的调查,仅是一个地质学者为其以后的西南 地质矿产调查的准备性旅行。他在贵州黄果树,正巧遇上“赶场子”,看到 许多穿着奇装异服的女人和男人,引起了他对人种学的兴趣。1914年他再次 旅游西南省份,开始了他对西南人种学的研究。

  六、为国家建设培育人才

  丁文江回国时,正值辛亥革命,一些盗贼则乘机作乱或杀人放火,或偷 盗抢劫。丁文江提倡编设地方保卫团,并早晚亲自进行训练,保卫市民百姓 的安全。

  民国2年2月,应工商部矿政司司长张轶欧先生之邀,丁文江来到北京, 当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

  司长张轶欧先生是一个远见卓识的人,深识地质工作在国家建设中的重 要地位,拟构建一个“中国地质调查所”。但此前,统治者,对地质的重要 性毫无认识,所以中国当时的地质人才奇缺。北京大学则因地质一门招不到 学生,索性把原有的地质这门学科停办了。

  地质科学因没有经费和专业人才,也不能进行调查工作。因此丁文江的 工作,自然是得从培养人才着手。1914年,他利用北大停办地质学科的机会, 把北大地质学系的图书、标本借来,由工商部开办了一个地质研究所。同时 还把北大原有的一个德国教授梭尔格请来帮助。后来,被派往比利时学习的 翁文灏也回来了,就在这个地质研究所当主任教授。而丁文江自任古生物学 教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教古生物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