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758)

  4个月后,科赫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他想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经 过伦敦,他在那里参加征服昏睡症国际代表大会;然后到北美去看望他的弟 兄和亲戚。在纽约,美国的学者们向他表示了敬意。安德列夫·加内基发表 了节日般的演说:“他是文明时代的真正英雄,他为他同时代的人们服务和 拯救他们的人,……我们张开双臂欢迎……”

  科赫经弗朗西斯科和火奴鲁鲁继续前往他早就向往的日本。1908年7月 21日,科赫又见到了他的学生北里柴三郎。北里柴三郎的一个学生曾叙述那 次见面的情景:“科赫65岁了,他的头发全都脱光了。看见他那博学的头, 使我联想到伟大的圣人孔夫子。”

  在这次环球旅行中,显然他很愉快。他深感遗憾的是,他不能完成这次 旅行。因为他收到柏林来的电报,派他到华盛顿去参加国际结核病代表大会。

  在开幕式上,科赫当选为名誉主席。两天以后,他用纯熟的英语作了具 有重大意义的报告《人和牛的结核病之间的关系》。他透彻地论述了人结核 菌和牛结核菌的区别。

  1808年10月底,科赫回到柏林。在研究院他的私人实验室里,他又从 事结核病的研究工作了。在他的得意门生加夫基60岁生日时,他在庆祝宴会 上致了辞。1910年4月7日他还在柏林科学院作了一个报告。4月9日到10 日的夜里,他的心脏病发作了。大约两周后,情况有所好转,在他的最后一 名学生和私人助手的帮助下,他甚至出了一次远门,还参加鉴定了柏林市建 立的一家结核病医院。

  按照他的意愿,他于5月20日前往巴登的一个安静的疗养院去休养。5 月27日,这位从不虚度年华的研究者坐在圈手椅上安静的长眠了。

  科赫留下遗言,他说如果他去世了,就把他火化,不要举行大规模葬礼。 人们遵嘱没有举行大的追悼会,在火化之前只有少数人参加了庄严肃穆的追 悼仪式。

  青铜骨灰盒安葬在柏林传染病研究院的院内。在白色的大理石墓碑上雕 刻着这位伟大人物的头像、他的名字及生卒年月,还用金色的大字记叙了罗 伯特·科赫的伟大功绩。

  他的坟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奇迹般地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了,使得后 人永远有一个地方可以悼念这位永载史册的伟人。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科罗廖夫 

  科罗谬夫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这 在空间技术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大事件。前苏联火箭专家、航天系统总设计 师科罗廖夫为这次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作出了杰出贡献。

  科罗廖夫研制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创了航天时代;研 制了许多颗开创探索宇宙空间物理特性的卫星,使航天技术进入新时期;实 现了首次飞向月球,环绕月球飞行,拍摄月球背面照片,开创了探索其它星 球奥秘的新时期;实现了宇宙飞船和人类首次航天,并且实现了人类进入宇 宙空间探索,为人类征服宇宙开创先河。

  科罗廖夫将他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的科学事业,成为前 苏联人民最热爱的科学家之一。但是谁曾料到,科罗廖夫是一个曾被斯大林 判作死刑的苦役犯呢?!

  科罗廖夫一生的成就是卓越的,但他一生的遭遇却是悲惨的。

  一、目标是飞向星球

  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科罗廖夫诞生于俄国旧历1906年12月30日,即 公元1907年1月12日。他的出生地是距乌克兰首府基辅仅200公里的古城 日托米尔。科罗廖夫的父亲叫巴威尔·雅科夫列维奇·科罗廖夫,母亲叫玛 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巴拉宁娜,他们都是东正教的虔诚教徒。

  科罗廖夫父母的婚姻是由长辈们一手包办的,感情并不融洽。科罗廖夫 的母亲想为丈夫家生了一个健壮可爱的男孩,夫妻间的感情也许会由此变得 好一些。然而,她想错了。

  科罗廖夫的父亲巴威尔·雅科夫列维奇是个经历坎坷的人。他出身市民 阶层,仅仅凭着坚韧不拔和才华出众,才挤进了高等学府。他在日托米尔一 所中学里任教。在科罗廖夫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举家搬到基辅。就在这个 时候,科罗廖夫的父母分手了。家庭从此破裂,幼小的科罗廖夫也就失去了 父爱。他随母亲到外祖父母家居住。

  科罗廖夫在外祖父母家一直长到七八岁。在外祖父母和舅舅们的照料 下,科罗廖夫学会了认字母,用积木拼单词。科罗廖夫很喜欢学习新知识, 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在房客的女教师格林费尔德的教导下,科罗廖夫轻松地 学会了四则运算,这使女教师格林费尔德非常吃惊和无比高兴。

  科罗廖夫的母亲在故乡考进了女子高级讲习班,在语文系德语—拉丁语 班毕业。1917年夏天,她母亲带着科罗廖夫来到敖德萨,同他的继父格里戈 里·米哈伊洛维奇·巴拉宁住在一起。科罗廖夫的继父是搞运输装卸机械化 的工程师,后来当了电站主任,他家也就搬到了港口的甫拉东诺夫防波堤, 这是在整个敖德萨也许很难找到比这里风景更美丽的地方。科罗廖夫喜爱那 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自由翱翔的海鸥,他常常站在海岸边深情地遥望海天一线 的远方,心潮澎湃不已。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革命洪流波及敖德萨。1918年1月31日,在布 尔什维克的号召下,人民起来斗争,并由苏维埃控制了这个港口。然而没过 多久,武装干涉者又在3月里占领了敖德萨。科罗廖夫目睹这座城市在短时 间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他幼小的心灵和感情随着工人阶级的命运动荡和浮 沉,就是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挥笔写下了爱国诗篇《俄罗斯》,十分可惜, 这首诗没有保存下来,但他那赤诚的爱国激情却深深地埋在亲人们的记忆 里,以致于他的母亲在年过八旬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激动万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