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13,一战前的世界_[英]查尔斯·埃默森【完结】(28)

  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不言而喻的:涉及宪法和德国历史。首先,德意志民族具体指的是哪些人?从民族和语言的角度来看,德意志帝国的人民绝大多数是日耳曼人,但并不完全是,东部的一些省份以波兰人为主。即便在日耳曼人内部,也有很多分支。由于历史原因,天主教徒对于德意志民族并没有什么归属感,至少普鲁士人是这样看待的。双方都在互相猜忌。帝国也并没有把所有讲德语的人囊括进来:还有很多人在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安居乐业。

  从宪法的角度讲,虽然皇帝是德国唯一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是奥地利皇帝,不是德国皇帝——但他并不是德国唯一的君主:巴伐利亚还保留着国王,之前其他的王国也都保留着当地的统治者或者他们的继任者。这些邦国还保留着相当程度的政治自治权,独立于柏林,因此也就是独立于皇帝。正如谢弗勒所言,这些地方的人民并不需要接受来自施普雷河(Spree)畔的那座城市的政治或其他任何方面的指示。在德国内部,普鲁士邦的人口和经济影响力都远胜于其他各邦,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德国宪法和文化上的联邦制相抵触的。普鲁士邦的选举采取的是极不公平的三级投票制,严重偏向富人,因此从根本上保证了保守人士成为多数派。

  在帝国的层面上,皇帝的海军与陆军首脑身份给了他一定的军事特权,让他能够沉浸在他喜欢的秩序井然的军事环境中。他负责任命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这给了他双重的授权,增强了他对德国政治制度整体上的影响力。不过皇帝的宰相在帝国事务上也还远远达不到一手遮天的程度。他的所作所为还要受到德意志帝国议会的约束。尽管普鲁士议会的选举制度保证了保守派人士成为多数派,然而帝国议会的选举权放得更开,赋予所有2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因此议员群体相对不那么听话,极大地推进了民主法制建设。对于帝国的法律,需要在帝国议会上进行投票表决,因此帝国议会理论上可以驳回国家预算,这为议会提供了一个不那么锋利却具有潜在威力的办法来对政府施加影响。虽然威廉皇帝执意要求新的帝国议会大厦入口处刻上“为了德意志统一”(Der deutschen Einheit)的铭文,而不是原本计划的更加自由主义的“为了德意志人民”(Dem deutschen Volke),但皇帝的大臣们并不能像对待军队那样,对德国的政治统一发号施令;他们不能诱骗或威胁选民只投票给官员或者保守派,而一旦选举产生了帝国议会,他们就必须接受这样的结果。[37]在1912年的大选中,有超过1/3的德国人民把票投给了社会民主党,选出了110人进入议会。在身为帝国首都但同时也是德国社会主义之都的柏林,社会民主党赢得了3/4的选票。

  1913年,德国军队在法国失地阿尔萨斯—洛林的扎本小镇独断专行,导致帝国议会要求宰相辞职。

  1913年年底的扎本(萨维尔纳)事件,实实在在地挑战了仅凭皇帝便可决定宰相人选的原则,而这是皇帝权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次挑战的导火索是一件小事:驻防小镇扎本的一名军官用带有侮辱性的词语“Wackes”称呼当地居民,似乎是在煽动手下的士兵,一旦和当地人发生冲突就杀掉他们,因而激起了民愤。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需对当事军官金特·冯·福斯特纳(Günter von Forstner)少尉做出惩罚,当地人的情绪便会冷静下来。事实上,面对随之而来的民愤,军方独断专行,采用低劣手段控制群情,还使用武力进行威慑。军队的表现很荒唐,当地人以此作为笑柄,立刻遭到了逮捕。柏林的议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阿尔萨斯—洛林——实际上还有德国——究竟是谁在统治?是军队还是民政机关?帝国议会要求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Bethmann Hollweg)辞职。虽然他们没能成功——宰相本人拒绝辞职,而只有社会民主党和一个波兰的小党派愿意就此事进行投票表决——但挑战已经开始了。议会已经明显有了更加独立的趋势,事实上是反对的趋势。帝国议会显然也愿意对军队的作用提出质疑,因而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德国莫非正在朝着英国那种更纯粹的议会制度发展?

  因此当191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帝国臣民内部的观点已经产生了严重分歧,而这些都是深受爱戴的皇帝一手造成的。民族主义者认为皇帝太胆怯,他们建立了诸如泛德意志同盟(Pan-German League)和德意志陆军联盟(German Army League)之类的议会外组织,这些组织不受皇帝控制,然而却在煽动着外交政策方面的公众舆论。甚至连生来就赞同君主制理念的保守派,也觉得皇帝有点儿不够圆滑——他总是盲目自信地发表漫无边际的陈词滥调,在采访中经常会错意,演说技巧也不高明。即使是在这个霍亨索伦王朝之年,《柏林日报》(Berliner Tageblatt)的一位社论作者还是这样写道:“我们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写皇帝和‘他的’人民,或者德国人民和‘他们的’皇帝。” [38]

  长期以来,威廉皇帝在位期间一直以热衷各类庆祝活动而闻名。一家“左倾”的报纸指出:“德意志帝国必须要忍受仿佛永无止境的官方庆典。这些庆典像电影院里的胶卷一样接二连三地出现。”[39]但是在1913年,对于总觉得自己很受欢迎的皇帝来说,国家、王朝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反倒给他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再次尝试提升个人威望,更加坚定自己作为国家统一凝聚力的身份。当他为原本阴郁的皇宫带来一股朝气与时尚,对神气的牛角胡如痴如狂,自己也蓄起这种充满活力的胡子时,他是不是找回了自己1888年即位之初的一丝兴奋之情呢?德国政治制度的复杂构成、薄弱环节和古代遗风,在一名温和的皇国民族主义者的热情中,真的不会被遗忘吗?如果说德国还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至少能让威廉皇帝拥有他的一席之地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