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13,一战前的世界_[英]查尔斯·埃默森【完结】(83)

  保守党认为他们的策略是必要的,也受到伦敦的欢迎,然而事实上英国的政治家们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关于是否应该建造更多的舰船,以及自治领提供直接的财力支持究竟合不合适。加拿大自由党认为保守党的策略相当于又被白厅压制了一回;劳雷尔本人在国会上起立发言,表示“如果我们通过了这条法案,则必将中断,甚至有可能终结自信自立的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如今的加拿大”。[22]博登的计划四面受敌,政府也被指责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了欺压议会的手段,这项计划最终流产,无人拥戴,无人痛惜。加拿大在很多人眼里就像是澳大利亚的兄长,因为组成联邦的时间要比后者早34年,如今它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到了1913年年底,澳大利亚已经自豪地建立起了一支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致力于南太平洋的安全防御,以及维护澳大利亚的白人主导权,而加拿大只有一支实力有限的海军,没有面向未来的海军策略,即便加拿大的政治家大多表明了他们对大不列颠的认同、对帝国坚定不移的忠心、对帝国安全防御的担当。

  草原之都温尼伯,一座注定光耀世界的城市。至少它的助推者在1913年是这样宣称的。

  但这或许正是1913年的海外不列颠所面临的新的现实状况,比过去那些年更复杂、更具挑战性。在大英帝国日那天,无论是温尼伯还是墨尔本,多伦多还是奥克兰,开普敦还是悉尼,都在以同样的方式为帝国欢庆,但帝国统一体内部的各个国家之间又存在着差异,对身份认同、自身利益和义务的意识也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如果信得过曼尼托巴的房地产推手、移民中介人和当地政治家(往往是同一批人)的话,那么温尼伯确确实实是一座未来之城。由于日用品价格、移民、外国投资和苦力劳动都在提升,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加拿大在1913年之前的10年里兴旺发展。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在解释从伦敦越过大西洋的资本流动时说:“这个穷亲戚继承了她的遗产。”[23]在加拿大内部,发展最兴旺的是草原地区,在那里,自治领经济成就四大要素的结合最令人心潮澎湃。新的来访者不会抱有任何疑问:温尼伯是一座扶摇直上的城市。

  “温尼伯能够以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自居。”那个时代一本插图纪念册上的这句话,仅仅是略微有些夸大罢了。[24]这本小册子提醒读者,“仅仅在30年前,”他们脚下的这一地区还是“光秃秃的大草原,只有被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占用的一些简陋房屋,以及20来个富有进取心的移民拓荒者”。真是今非昔比啊。温尼伯不再是一个定居点,而是一座城市;不再是道路尽头,而是交叉路口;不再是穷乡僻壤,而是世界经济的一大转口港,越来越多的谷物源源不断地汇集在这里,然后再散发出去。小册子还起了一个浮夸的名字——“了不起的温尼伯”:

  巨大的砖砌、石砌和大理石建筑……取代了为数不多的棚屋,以及里面的印第安人和混血居民;同时,铁路和有轨电车的众多线路取代了嘎吱作响的红河车……教堂、学院和一流教育机构充斥于此。自治领和市政公共建筑与其他任何城市相比都毫不逊色。好几公里长的柏油马路和人造石铺面的人行道,见证了温尼伯市民“向前进”的品格……横贯大陆铁路交通线整个穿城而过。主街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放在全世界都排得上号。[25]

  无可否认的是,这一切荣耀的归属,也就是实际居住的温尼伯人,人数依然相对较少,1913年只有15万多。[当年的《加拿大报纸目录》(Canada Newspaper Directory)采用了典型的鼓吹办法,把温尼伯的人口估算得远远超出实际,达到了20.5万。][26]市区范围达到了14 861英亩,和曼哈顿岛的面积差不多,但这座城市还有着广大的扩张空间。[27]1913年,有轨电车线路延长到了城市外围的St. Vital郊区,当时那里除了一家杂货店、一些稀稀落落的人家和一长排延伸至远方的电线杆以外,几乎就没有别的了。一座简陋的凯旋门代表St. Vital的入口,上面写着“欢迎”,左右两边小一点儿的拱门上分别用大字写着“繁荣”和“发展”,旁边的两面盾牌上写着“进取心”。[28]温尼伯城中元老们的理念是,只要建起来,人们就会来。

  这样的理念到目前为止还算奏效。毕竟温尼伯1913年的人口是1900年的三倍,比起1871年加拿大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记录下来的241人,或者40年前把这座贫瘠的边陲小镇升格为城市、好借更多钱来进行扩张的1 600名精明的居民,简直是天壤之别。1911年成立的“曼尼托巴百万人口”(Million for Manitoba)联盟,号召更多的移民到加拿大中部平原定居、务农。据1912年的《加拿大年度回顾》(Canadian Annual Review)称,温尼伯早在几年前就已超过了明尼阿波利斯,成为北美地区最大的谷物中心。[29]1913年,比城里的皇家亚历山德拉酒店(Royal Alexandra Hotel)还要豪华的加里堡酒店(Fort Garry Hotel)开张。明信片也在宣传加里堡酒店200万美元的造价。这一年,温尼伯的土地估价达到了2亿5 940万美元,比1912年增加了1亿美元,是1900年总额的25倍。[30]温尼伯的银行兑现超过10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加拿大西部和北部的土地、森林和矿山呈现出了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财富,”工业局的一份出版物称,“因此温尼伯的重要性也必定会提升,温尼伯的基础资源也必将得到开发。”[31]“感谢上帝让我们有了今天!”一个乐观的温尼伯人在1913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当前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伟大、最美好的时代。”[32]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