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_苏勇强【完结】(146)

  “理论”是什么?美国学者卡勒随口就说:“理论首先表示思考、推测。然而它必须不仅仅是推测:它不能不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的事。”(60)随后,乔纳森·卡勒对“理论”进行一番研究,艰难地得出四点结论:(1)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2)理论是分析和话语——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了些什么。(3)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4)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61)我们看到,卡勒从西方思维体系中最终弄出来的结果变得很是吓人。因此在我看来,对于中国古代较为朴素的本土文学思想来说,我以为唯有使用“理念”一词才恰如其分。

  因为“观念”一词似乎低估了古代文人的思想能力,而“理论”又有夸大的嫌疑,且又易与西方的文学理论强套在一起。因此,以时间界限权衡,我将北宋古文运动之前的古文思想称之为“古文观念”,在此之后的称为“古文理念”。从接受和传播的角度区分,我将北宋文人从前人文本书籍接受的“古文思想”称为“古文观念”,而在前人“古文观念”基础上思考、生发而成的,将要传播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称为“古文理念”。

  两个名词交替使用,是因为“观念”代表后人阅读前人书籍文本时的所见所想,而“理念”代表阅读者接受前人观念后,经过自我思考梳理,提升出来的东西。一旦条件成熟,这些提升出来的东西会通过书籍文本再次传播出去。对于那些由接受者转化为作者的本人来说,这些属于自己的理性思考结果的东西就是“理念”。

  一、北宋古文印本书籍的传播与接受

  随着前代经、史、子、集及古文印本的传播,北宋古文理念也就在此过程中萌发了。宋人对于文学的重新审视和认识,首先是建立在对历代和当代经、史、子、集的广泛阅读和接受的基础上,继之而来的是属于宋人古文理念的提升和创造。当欧阳修等人的古文理念逐渐成形的时候,由于欧阳修等人特殊的文臣地位,使他们必然由当初的接受者很快转化成新作品和新理念的实践创作者。

  欧阳修作为北宋古文理念的代表人物,其文学经历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按照欧阳修的说法,他早年接受的教育,尤其是在文章方面,乃是顺应潮流地学习骈文。在《书旧本韩文后》一文中,欧阳修说自己少年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文忠集》卷73);而在162字吕夏卿本《书旧本韩文后》中,欧阳修同样说自己十五六岁时,“学者方作时文,天下之人无道韩文者,予亦将举进士以觖禄利,未暇学也”。而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5)也说:“本朝古文,柳开仲涂、穆修伯长首为之倡,尹洙师鲁兄弟继其后。欧阳文忠公早工偶丽之文,故试于国学、南省,皆为天下第一;既擢甲科,官河南,始得师鲁,乃出韩退之文学之,公之自叙云尔。盖公与师鲁于文虽不同,公为古文则居师鲁后也。”

  按162字《书旧本韩文后》(嘉祐杭本或云吕夏卿本)所云,欧公是在十五六岁时见到旧蜀本韩文残卷,而四库本《文忠集年谱》则明确记载,欧公少年见到旧本韩文时年仅十岁,然没有说明其根据为何,未知两种说法孰是孰非?然而,欧阳修在《书旧本韩文后》一文中,又说自己读韩文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这也就表明,不管是十岁或是十五六岁,至少欧阳修在读了旧蜀本《昌黎先生文集》以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其本人并没有完全接受韩文的影响,仍然以勤习骈文,备考科举为业。欧阳修后来也曾说道:“今世人所谓四六者,非修所好。少为进士时,不免作之。自及第,遂弃不复作。”(《文忠集》卷47《答陕西安抚吏范龙图辞辟命书》)《书旧本韩文后》载欧阳修阅旧蜀刻六卷残本韩文之后,“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耳。’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欧阳修于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次年就到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其在洛阳期间,结识了尹洙、梅尧臣,并明确接受了尹洙关于古文的见识。《宋史》(卷319)记载,欧阳修“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书旧本韩文后》载曰:“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7)又记载说:“本朝初为古文者,柳开、穆修,其后有二尹、二苏兄弟。欧公本以辞赋擅名场屋,既得韩文,刻意为之。虽皆在诸公后,而独出其上,遂为一代文宗。其集遍行海内,而无善本。”这里所云二苏兄弟,乃是苏舜元、苏舜钦兄弟。这也就是说,欧阳修真正学习古文是在尹洙和苏舜元、苏舜钦兄弟之后。对此,欧公《苏子美文集序》云:“子美(苏舜钦)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摘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文忠集》卷41)韩魏公《师鲁墓表》亦云:“天圣初,公独与穆参军力以古文为主,次得欧阳永叔以雄辞鼓动之,于是文风一变。”(《安阳集》卷47)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