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新觉罗家族史_刘小萌【完结】(152)

  图63 逊帝溥仪绘画

  善耆深感复辟无望,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他“不许子女作中国的官,也不许为中国的民”。[64]38个子女,除3个儿子分别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其余全部进了日本学校。[65]民国11年(1922)善耆死后,他的一些子女也搞起了卖国活动。伪满洲国时,善耆的七子金璧东(宪奎)曾任伪铁道守备队中将司令、黑龙江省长、长春市特别市长。其女金璧辉过继给川岛浪速后,改名川岛芳子,成了罪恶昭彰的日本间谍。

  清朝末帝溥仪3岁即位,6岁逊位,民国13年(1924)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时,已是19岁成年。宗室旧贵族和一些遗老企图复辟清王朝的行动和言论,使溥仪自幼就感到“亡国之痛”,并以“恢复祖业”作为自己的最高志向。被赶出宫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顺应局势变化,放弃帝王尊号,做一个拥有巨额家资的民国“平民”;二是争取国民政府的优待,实现“复号还宫”,重过“小朝廷”生活;三是“借外力谋恢复”。[66]在郑孝胥等人的操纵和日本人的精心策划下,溥仪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他先是逃入东交民巷的日本使馆,既而潜往天津日本租界。从此沦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民国17年(1928)发生的孙殿英东陵盗墓事件,对溥仪来说是继被驱出宫后又一次强烈的刺激。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是乾隆等五帝和十四个皇后的陵寝。孙殿英是一个赌棍和贩毒出身的流氓军人,投靠蒋介石后任四十一军军长。他借“军事演习”名义,封锁马兰峪一带,将裕陵(乾隆陵)和慈禧陵地宫内的殉葬财宝盗掘一空。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遗骨被抛撒践踏于泥污中。此事使皇室旧族和遗老们痛彻心脾、无比激愤,也使溥仪的复辟、复仇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民国20年(193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翌年3月,由日本一手炮制的“满洲国”建立,溥仪先是就任伪“执政”之职,后来就充当了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曾把此举看成是“借助外力”“还政于清”的良机,实际上,却是他背叛祖国背叛民族的开端。直到民国34年(1945)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一共做了2年“执政”,12年傀儡皇帝。

  关于这14年间的罪恶历史,已有大量史籍行世,这里不再赘述,只想从爱新觉罗家族史的角度,略作说明:

  首先,从溥仪个人来说,作为清朝末帝,其所作所为,原是出于“恢复大清基业”的目的。他在东陵事件后,曾当着痛哭流涕的宗室人等立誓说:“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有我在,大清便不会亡!”[67]他甘心投靠日本人,就是希望借此机会,实现复辟夙愿,重登“大清皇帝”的宝座。而日本人扶植溥仪上台,却另有打算,企图利用他“宣统皇帝”的旧招牌,推行鲸吞中国的侵略政策。关东军的宣传手册明言:“满洲国的建立,不是满洲民族的旧业复兴,而是日本皇道精神的发展。”关东军还强调,溥仪是满洲国皇帝,不是大清皇帝。[68]溥仪充当傀儡皇帝后,恢复“祖制”的企图屡屡受挫,是很自然的,到最后竟落到“数典忘祖”的地步,例如:从日本请回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供奉于“建国神庙”,将它作为自己的祖宗按时祭拜。又如溥仪不能生育,日本人就安排其弟溥杰与日本嵯峨实胜侯爵的女儿嵯峨浩结婚。随即颁布的《帝位继承法》规定:“皇帝”死后,由子继之;如无子,则由孙继之;如无子无孙,则由弟继之;如无弟,则由弟之子继之。有关规定中,关键的是最后一句,“弟之子”,就是嵯峨浩之子。从“建国神庙”的设立,到《帝位继承法》的颁布,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移花接木”之计。于是,溥仪成了上无祖先,下无子孙,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图64 溥杰在日本东京千叶旧居

  对日本人的阴谋诡计,连溥仪的亲近臣僚都感到愤慨,如胡嗣瑗说:“谁无祖宗,谁无子孙,现在爱新觉罗氏连祖先都不认了,子孙也变种了,真是旷古未有之奇闻!”[69]当溥仪走上认贼作父的可耻道路时,不仅背叛了祖国、背叛了民族,也严重玷辱了爱新觉罗氏的列祖列宗。

  其次,就爱新觉罗皇室近支来说,真正追随溥仪左右的寥寥无几。溥仪的父亲载沣从摄政王位退位藩邸后,虽然也有过“惟有依靠帝国主义的势力,才能生存下去”的念头,但是对于伪“满洲国”却始终没有政治上的联系。他只在1936年到长春探望过溥仪一次,居住月余,便执意回家。其叔父载涛的态度更加鲜明,早在溥仪与日本人勾结之初,他就极力反对。溥仪逃往东北后,他又不止一次地说过:“溥仪完全钻进了日本人设下的圈套,只能充当俯首帖耳、为人所用的儿皇帝。”[70]日伪时期,载涛生活拮据,当溥仪派人请他到伪“满洲国”就任伪职时,却被回绝。

  恭亲王奕之孙溥儒(溥伟之弟)也很明智。他平日胸怀比较淡泊,专心钻研国画,不大过问政治。对溥仪所为则素怀不满。溥仪当了伪满傀儡后,日本人不许他奉祭爱新觉罗氏的列祖列宗,连要求祭拜三陵都被日方所阻,引起了溥儒的极大愤慨。他曾经在给友人信中写道:“未有宗庙不立而能立国者。”[71]溥仪在长春14年,溥儒一次也不曾去见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