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清战争史略_孙文良/李治亭【完结】(43)

  努尔哈赤“惯使奸细”《明熹宗实录》,卷2。,每于发动进攻前,就派出大批“奸细”潜入该地,侦察明军虚实和兵力部署,有的甚至打入明军内部,“用间”策反,做内应。沈阳、辽阳迅速被打破,“奸细”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连明朝皇帝和阁臣们也惊叹:“辽失全以内应”《明熹宗实录》,卷4。!为了攻取广宁,努尔哈赤一面“沿边各置守望河上,时遣游兵”,监视明军动静《明熹宗实录》,卷5。;一面秘密派遣大量“奸细”想方设法窃取明朝军事情报。辽阳有一个“原任通判黄衣者”,广宁人,他曾助后金破辽阳。现在,又受命潜入广宁,“为奴游说”,被明军发觉,逮捕处死《明熹宗实录》,卷4。。差不多同时,在北京逮捕了为后金传送情报的刘保父子。他们与李永芳建立了关系,每月向后金提供明廷内部的邸报,得报酬银一百两。后金奸细无孔不入的活动,使明前线与内地防不胜防,大有草木皆兵之感。兵部惊呼:“广宁奸细无处不有,内地奸细无处不有!”熹宗指令兵部派一名高级官员到关外传达他的谕旨,兵部唯恐被奸细窃去,一再说服皇帝不便派人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7。。

  到了五月,后金汉将李永芳等已集舟师,将从黄泥洼进攻广宁《明熹宗实录》,卷5。。六月间,明朝又获悉,后金已于张义站集结兵力,马上发起攻势。消息是从扣押在后金的一个蒙古王公宰赛那里传出去的。他的使者先告诉给蒙古的一个首领炒花,此人与明朝交好,故得此重要情报,立即透露给明广宁巡抚王化贞《明熹宗实录》,卷6。,而明兵也看到“奴已跃兵河上”,他们惊恐万状,“广宁昼夜传烽,上下官兵半月来何曾敢一闭眼!”《明熹宗实录》,卷7。

  但是,努尔哈赤却迟迟没有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除了渡河存在实际困难,还因对明朝方面没有摸清全部情况,一时下不了决心。从后金内部来说,他的后方很不稳定,牵制这次向广宁的进军。这时候,辽南地区连续发生汉人的各种反抗活动,更有甚者,明朝毛文龙只率二百余人于六月间袭取了镇江(辽宁丹东市附近)。努尔哈赤十分震惊,急忙调兵遣将,把他最信任的四大贝勒分别派到辽南或镇江,严厉地镇压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因此,进攻广宁的时间便往后推迟了。

  明军却紧张地注视着后金的一举一动。十二月二十七日,哨卒突然发现后金乘夜发兵三千,携带攻城器具,自辽阳出发,前往海州。次年正月初,其驻军遍及辽河东岸的牛庄(海城市牛庄)《明熹宗实录》,卷13。。迹象表明,它是后金的一支先遣部队,为进攻广宁做渡河的准备。又据报:“奴酋将各处兵马尽数发在海州一带”,只见“牛庄东南起烟雾五里,宽十里”。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7。谁都看得明白,后金正在调兵遣将,大规模集结,意图于海州西之三岔河渡河,已“明于指掌”。这个重要情报很快得到了证实。十八日,努尔哈赤离开辽阳,挥军西进,目标直取广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一场浴血激战即将在辽西大地展开……

  面对后金大军压境,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却还在吵吵嚷嚷,舌战、笔战,党同伐异,争执不休。而“经抚不和”更激化了党派的对立与斗争。所说“经抚不和”,就是经略熊廷弼与巡抚王化贞因战略方针各主一道而失和,势同水火,致使辽西战守无定。

  熊廷弼离京后,按其原定“三方布置策”以守为战。王化贞主战而不言守,宣称:“不战必不可守,不过(辽)河必不可战。”《明熹宗实录》,卷11。两人各持一端,互不相让。经臣(指熊廷弼)说:“守就是为战。如今人饥马疲,连防守都十分艰难,凭什么去发动进攻?”

  抚臣(指王化贞)说:“正因为不足守,所以应当进战,以战为守!”

  第三部分西平堡血战(2)

  经臣说:“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粮运如此困难,既然进兵,就应首先考虑运粮的办法!”

  抚臣很有把握地说:“我兵一过河,海州的粮食都为我有。”

  经臣又说:“我兵既过河,就要考虑好如何守法,出现危险情况,如何支援法。”

  抚臣很轻松地回答说:“我一取下牛庄,那里必然响应,定有人缚叛将来献!”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6。

  王化贞为人刚愎自用,“素不习兵,轻视大敌,好漫语”。《明史•王化贞传》,卷259。一个既不懂军事又好说大话的人防守战略要地,哪有不失败的道理!他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熊廷弼根本不同的战略:以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为“内应”,外借察哈尔林丹汗兵四十万,实行内外夹攻,他“以不战取全胜”《明史•王化贞传》,卷259。。这是一个十分荒唐而又可笑的计划。但他一意妄行,与诸将利用旧关系,屡次“遣谍”招李永芳,永芳假意奉和,许以“内应”。他哪里知道,已做了努尔哈赤孙女婿的李永芳岂肯再反顾明朝?“谍工”一走,他马上向努尔哈赤报告《清史稿•李永芳传》,卷231。。这还使李永芳得到了在明军内部进行策反的机会,他诱使王化贞的心腹部将孙得功等人秘密与后金来往,从而给后金不战取广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再说邀林丹汗兵,虽然明朝每年拿出数量可观的白银赏给蒙古,仍不能保证他们听命于明朝。所以,借用蒙古兵打后金,是根本没有把握的事。王化贞“以虏攻奴”的战略是一贯的。天启元年三月,他任辽东宁前道,就鼓吹过“亟救燃眉,唯有用虏(指蒙古)一著”。他请求朝廷“发帑金百万”,带到山海关,“宣谕诸虏,有能起兵讨奴者予金”。《明熹宗实录》,卷3。他升任广宁巡抚后,继续推行这一错误的政策。太仆寺添注少卿满朝荐批评说:“王化贞饷金以啖西蒙,而不给卒伍,偶有声息,驱之城外捍御。”等后金过河,“又不见西蒙策应”。《明熹宗实录》,卷20。事实证明,王化贞的这一套计谋不仅全部落空,而且招致广宁之败。天启元年七月,王化贞遣都司毛文龙,只以二百余众袭取了镇江。王化贞“自谓发踪奇功”,举朝亦视为“奇捷”,兵部听信王化贞的主张,催促熊廷弼出关督师,进兵赴援。廷弼不得已出关,驻扎在离广宁一百二十里的右屯卫(辽宁锦县右卫)。熊廷弼认为,“三方兵力未集,文龙发之太早,致敌恨辽人,屠戮四卫(指金、复、海、盖四卫),军民殆尽,灰东山(指矿徒起义)之心,寒朝鲜之胆,夺河西之气,乱三方并进之谋,误属国联络之算,目为‘奇功’,乃奇祸耳。”《明史•熊廷弼传》,卷259。熊廷弼的评论,显然有失当之处,毛文龙此举对后金的打击还应肯定。但其后果影响了三方布置之策的顺利实施。廷臣们看到他的疏言,多不信服,王化贞更不满,屡次反驳熊廷弼对他的批评。从辩论毛文龙取镇江“功罪”一事,熊、王两人争论日益激烈。王化贞向朝廷许下诺言:“仲秋之月,可高枕而听捷音!”《明史•熊廷弼传》,卷259。他这种轻敌易胜的思想,使他屡战屡败。据熊廷弼统计,在近一年的时间,王化贞已经五次进兵,结果都是无功而退。廷弼上言皇帝:“明谕抚臣(指王化贞),慎重举止,毋为敌人所笑。”《明熹宗实录》,卷12;参见《明史•熊廷弼传》,卷259。王化贞见疏,急驰回京,慷慨陈词,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