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里曾经是汉朝_月望东山【完结】(169)

  如果当时远在长沙的贾谊看到刘恒这封国书,或许他会马上仰天高呼:郁闷!简直是太没道理了!

  事实证明,贾谊喊打也不是全无道理的。刘恒和冒顿刚度完一段甜蜜的政治蜜月后,冒顿竟然提前作别人间,乘鹤西去了。理所当然地,冒顿的儿子稽粥接班,当了匈奴大单于,号曰:老上单于。

  而给汉朝带来大麻烦的,恰恰就是这位老上单于。

  让我们回想当初娄敬主张和亲时,他是怎么对刘邦说的。他的话大约如下:要想汉朝边境无事,只能寄希望于冒顿的后代。因为,冒顿娶的是汉朝的老婆,冒顿生的儿子就是汉朝的外孙,哪有外孙狠心打外祖父的。

  如果娄敬还活着,他就会马上发现,这真是天大的屁话!因为事实是,老上单于不但要打汉朝外祖父,甚至打你还没得商量。

  匈奴新单于上任,汉朝又得一番忙活了。尽管从条约上说,汉朝和匈奴是兄弟关系,从辈分上说,汉朝是匈奴的外家。但是汉朝打心里就明白,条约不能当饭吃,外家不能当蜜喝。该拉拢的,还得要拉拢。就像和亲这事,必须继续奉行到底。

  所以,老上单于一上任,刘恒就忙着选翁主。所谓翁主,就是宗室亲王的女儿。刘恒当然还是舍不得自家的女儿。但是,让刘恒万万想不到的是,选翁主竟然选出了一个留名史册的大汉奸。

  此人,正是宦者燕人中行说。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必须有一个人陪同翁主前往匈奴,中行说不知祖上犯了什么事,偏偏被汉朝有关部门领导看中,要他陪嫁去匈奴。

  在中行说看来,如果陪送翁主走一趟就回来,那是好商量的,凭什么叫他陪着出去啃一辈子的风沙?于是,中行说表示强烈不满,他对上头说道:“我不想去,可不可以派别人去?”

  上头的回答是:“不行!你不想去也得去!”

  这下子,中行说也火大了。只见他放话出来喊道:“好!汉朝让我一辈子不爽,我也要让你们不安逸。”

  果然,中行说一来到匈奴,马上就向老上单于投降了。而中行说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帮助匈奴去中国化。

  比如穿的,那时匈奴人都喜爱穿汉朝的绸缎。然而,中行说却对匈奴人说:不要赶汉朝这潮流了,这玩意儿一不耐用,二则需从汉朝进口,授权柄于人手,国之大忌。所以应该穿匈奴传统的毡毛皮袍。

  比如吃的,匈奴人喜欢吃汉朝食品,中行说却说,汉朝那些玩意儿没什么好吃的,应该通通抛弃,改喝匈奴传统的奶酪。

  比如婚俗,匈奴父子同睡一个毡房,父死,儿子娶后母;兄弟死了,活着的兄弟娶死者的妻子是:汉朝人认为这些都是不文明的,为什么不去掉这些陋习呢?

  中行说却反过来教训汉朝人:你们见识太少了吧。匈奴人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表达手足亲情,懂不?

  中行说如此大张旗鼓地开展去中国化运动并保持匈奴人习俗,无非是为了不让匈奴依赖汉朝。不消多说,他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借刀杀人,以解心头大恨!

  由此看,匈奴跟汉朝再次翻脸的日子,将不再遥远了!

  二、御敌

  让汉朝人忧心忡忡的匈奴狼灾,终于降临这片黄色的土地。孝文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夏天,六月,匈奴沿着汉朝边境,不断攻击抢劫。

  汉朝人并不知道,这仅仅是老上单于的试抢演习。然而,对于此次匈奴频频骚扰,有人已看出匈奴将有大动作的迹象。

  这个人,就是太子刘启的智囊:晁错。

  晁错,颍川人,为人刚正苛刻。早年跟随某大师学申不害和商鞅刑法,通晓文学典籍,因此被提为太常掌故。后来,刘恒发现满朝上下无人治《尚书》,又听说齐国有一个叫伏生的是旧秦时代的博士,平生靠治《尚书》出名吃饭。可是伏生目前九十有余,差不多成精了,要想征召,实在是为难老人家了。

  于是,刘恒决定让太常派人去跟班学习。太常领导一眼就瞧上了晁错,便派他去齐国留学。晁错从齐国留学回长安,果然是个镀过金的人,满嘴跑的都是《尚书》。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晁错因此被刘恒提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又迁为博士。

  博士晁错除了博采各家之长外,还有一个特长,那就是策论。

  我们知道,策论是贾谊的绝手活儿。如果贾谊说他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然而,贾谊死后,晁错如果说他第二,一样没人敢说第一。套用狂人大师李敖的话:贾谊死后,汉朝策论第一名是晁错,第二名是晁错,第三名还是晁错。

  我们找不到贾谊和晁错的交往片段,然而纵观晁错的一生,他的诸多思想仍然摆脱不了贾谊的影子,最明显的地方就是,都主张重农主义及弱诸侯主义。两人不同的是,面对北方来势汹汹的匈奴,晁错没有像贾谊那样跳起来喊打,而是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惊的建议。

  晁错是这样认为的:匈奴就像黏附在汉朝背上那些吸血的虱子,不能打,也不能赶。只有唯一的办法:设立防火墙,防患于未然!

  关于怎么防这个问题,要讲起肯定又是滔滔不绝,没完没了。不过,总的来说,晁错防火墙方案大致有两条:第一,以夷制夷。匈奴人最厉害的是骑兵,然而就算是把汉朝所有骑兵加起来,还不如匈奴一个郡的兵力强。以弱击强,未战就可见输赢。所以,要想对付匈奴的骑兵,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引进外援,建立匈奴籍兵团。险阻地区,由外籍兵团出击;平原地区,由汉朝战车兵团和弓箭进攻。两者合一,互相支援,才可构成万全之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