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国主义漫谈_张开城+胡安宇【完结】(5)

  ----------------------- Page 9-----------------------

  济思想、建筑艺术以及自然科学传统,等等。每一个文化种类都有它自己独 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不论哪一个文化种类都是人们按照社会和自身的 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人们创造物质的、精神的产品,而这种 产品一经问世,人们就会产生自信心、胜任感,从而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 看到自己的尊严,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此基础上又产生新的追求,为实 现自己新的奋斗目标而奋斗。人们就是在这样的追求中,在创造新生活和文 化的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着,并形成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中 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在这种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的熏陶下逐步萌生和 发展起来的。创造文化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铸造民族之魂,陶冶爱国情感的 过程。在这条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长河中,充溢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 力,同时也在中国人的血管中融入了无法排除的民族基因、爱国真情。 第一,以语言社会交际活动为例。我们知道,语言是民族的文化形式。 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总会淋漓尽致地溶铸 在自己的民族语言中;一种语言所特有的语音和书面形式,大量长期发展起 来的词语,别具一格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又总是反映出一个民族独特的 生活方式。人们的语言情感和语言自我意识,常常是一种十分浓烈的民族情 感和民族意识,甚至可以形成民族的凝聚力。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 《最后一 课》,动人地描绘了将要沦为异族的奴隶的法国人对祖国语言的深情。韩麦 尔先生最后说: “法国的语言是世界最美的语言”,你们要永远 “把它牢记 在心里”;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南斯拉夫作家普·沃朗茨在小说 《早安》中, 借着一个小孩用什么语言向陌生人问安时思想斗争和感情变化,把德国人统 治南斯拉夫年代里,人民 “凛然使用我们的国语”以表示自己“属于我们的 祖国和民族”的深沉情感,微妙地表现出来。 语言学家陈原说: “使用某一种语言的社会集团——一个民族,一个部 落,一个个地区——对自己的父母语都有强烈的感情。”他认为, “也许是 因为他生下来就孕育在其中并时刻使用这种媒介,使他觉得分不开,而且最 能表达他自己。” “我在这里称语言是感情的东西,是有物质基础的,是从 千百年世世代代共同生活而又共同使用一种交际工具因而形成的。这不是生 理现象,而是社会心理现象。”① 这种语言交际中的社会心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爱国主义的思想 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升华为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不论在历史上还 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华民族总是利用自己优美的母语,在社会交际中提高自 己的爱国主义道德认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维护民族的尊严的。1950年11 月,以伍修权为首的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参加“美 国侵略台湾案”的讨论。伍修权斥责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不使用联合国规定的 正式工作语言——华语,他义正词严地说: “我怀疑这个发言的人是不是中 国人”,因为 “伟大的中国人民的语言他都不会。”伍修权根据特定的历史 条件和斗争环境,为捍卫刚刚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尊严,进行了勇敢机智的 斗争,表现了一个真诚的爱国者地祖国无比热爱的情怀。今天,在维护民族 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我们的语言情感和语言自我意识,无疑是我国人民斗 争中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但是,它已经不仅仅是对自己母语甚至方言的偏 ① 《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第357—363 页。

  ----------------------- Page 10-----------------------

  执狭隘的纯经验性的社会心理了,它是一种中华儿女的自觉意识,这就是既 热爱母语、勇于维护它的纯洁和尊严,也尊重其他国家民族的语言传统和习 惯,乐于学习和掌握其他语种,吸收一切外来的精神文明财富包括语言方面 的经验,进行语言文学的建设和改革,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文字,使祖国的 语言文字更加纯洁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本身就凝聚着爱国主义的深沉感情。 第二,以音乐艺术活动为例。音乐艺术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 是人类创造生活、热爱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感情创造了音乐,音乐 激发着感情。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艺术。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民族的音乐舞 蹈,多是激烈的节奏,简单的旋律,因为那里炽热的太阳和气候培养了他们 热烈的、跳动不安的情感;欧洲许多国家的音乐充满理性和条理,因为较早 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他们过于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俄罗斯音乐粗犷而缓 慢,是因为广袤的土地和寒冷的空气给那里的人们以豪放宽广的性格;美国 音乐浪漫而多彩,显然是由于多民族文化共处产生出来的混血儿。中国音乐 是中国人的情感塑造出来的。中国人的情感总的说来是细腻、丰富、朴实、 热情的。但由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国土地辽阔宽广,中国人的情感 也由于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显得多种多样,中国的音乐自然就仪态 万千,变化无穷。东北民歌健康、朴实、明朗、高亢,带有浓厚的山林气味, 又像是冰雪在共鸣。蒙古的歌声豪迈粗犷,像是在伴着马蹄声歌唱,曲调随 着马蹄颠簸起伏,充满草原情调。新疆歌舞富于手鼓节奏,表达着人们热情 开朗的胸怀,使人联想到冰山雪莲以至风暴。黄土高坡,那里的音乐是山风 和土组成的。歌声直爽粗放、朴实无华,这是黄河两岸人民情感的典型流露。 江南的乐曲,表现的是山青水秀,象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歌曲柔情婉转,全 是生长在好山好水、肥沃大地上的江南人民细腻灵秀、聪颖活泼的情感的表 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他们 用情感编织着歌曲,用歌喉讴歌这片热土,这里的乡亲,抒发自己对故乡的 热爱之情,同时也用歌声感染、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唤起人们感情的强烈 共鸣。因为优美的歌声能引起人们的爱慕与追求,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甚至使人陶醉其中,神往留连。传说战国时代民间歌女韩娥在临淄的雍门一 带卖唱求食,他的美妙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三天以后还觉得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后人便概括成 “绕梁三日” 的成语来描绘此事。中国音乐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 体系。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形式,无数的杰出作品都包蕴着中华民族热爱家 乡的深沉情感,这种情感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和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出现, 而逐步升华为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感,并从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的 交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爱国主义传统。无产阶级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 传统,自觉地把音乐艺术活动中的朴素爱国主义情感升华到高度爱国主义的 思想境界。在我国历史上,人民高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抒发的是爱 国激情,投入的是保卫祖国的伟大战斗。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可爱的将士一 面柔情地哼着 《十五的月亮》,一面豪迈地干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的惊天动地的事业。 第三,以文学创作和欣赏为例。中国古代文学,素有 “以悲为美”的历 史传统,正如鲁迅所说,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个观点和传统,从上 古共工触山、精卫填海的神话中,就已初露端倪;从 《诗经》、《离骚》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