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_张开城/胡安宇【完结】(28)

  ----------------------- Page 59-----------------------

  需要而着重发挥经文的 “微言大义”,尤其重视公羊家的春秋学。东汉何休 是今文经学集大成者,所撰《春秋公羊解诂》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 西汉中叶以后,今文经学一度衰微,清代中叶再次兴盛。 西汉末经学另一派别为古文经学,其经典为秦时藏匿或散佚于民间的, 用先秦 “古籀文字”写成的儒家典籍。古文经学对经书字句、篇章中心含意 及古代典章制度和人物训解、评论和今文经学不同。他们崇奉周公,以记载 古代礼仪的 《周礼》为学说的核心,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 师。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故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 重经籍所记事实,倡文字学和考古学,但其学风往往失于繁琐。古文经学始 于刘歆,东汉时贾逵、马融、服虔皆为大师,弟子众多。许慎著《说文解字》, 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为后代文字学研究之必读书。马融的弟子郑玄不囿 于门户,遍注古今文经,网罗众家,为汉朝经学最后一位大师,但失之于常 用谶纬的符瑞灾异附会经说。 (二)魏晋玄学 东汉末年阶级矛盾激化,儒家受到沉重打击,经学衰落,繁琐的注释, 粗陋的祥瑞灾异之说、天人感应论,支离破碎的章句, “已为世人所厌”、 “不周世用”。于是,具有玄妙超逸,简约精致特色的思辨哲学——玄学应 运而生。玄学尚老庄之学,注重“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以道释儒,着眼于 “有无”问题,探究世界的本体。正始时期,何晏“援老 入儒”,作 《道德论》、《无名论》,王弼又作《老子注》、《周易注》, 表现出重视老子的倾向,以 “贵无”为特征。提出有无、本末、体用、动静 等重要范畴和 “以无为本”,“得意忘言”等著名命题。王弼认为世界的本 体是 “无”,千变万化的有以绝对不变的无为本。把老子“有生于无”的宇 宙发生说上升为哲学本论。由此出发,他认为名教非本,天地任自然,自然 为本。在方法论上,王弼反对两汉治 《易》的象数之学,主张把握义理,领 会玄旨。提出 “寻言以现象”、“寻象以观意”、“得象而忘言”、“得意 而忘象”的解 《易》方法。嵇康和阮籍的思想表现出玄学异端倾向。一方面, 他们主张万物生于天地、元气;另一方面,他们认为 “名教不合自然”,主 张 “越名教而任自然”,甚至视 “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臭腐”。欣赏庄 子遁世消遥的人生哲学,表现了玄学由重老向庄子发展的倾向。当时反 “名 教”、任 “自然”之极端化的发展,是士族子弟以“任放为达”,清淡放荡, ① 甚至 “相与为散发倮身之饮,对弄婢妾”。 在裴颜 “崇有”论,向秀《庄子注》的基础上提出“物各自生”而 “独 化”的观点,主张 “名教”即“自然”。注重庄子的思想,具有神秘主义、 诡辩论倾向。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张湛 《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般 ① 《晋书·五行志》。

  ----------------------- Page 60-----------------------

  若学各宗,则大都用玄学语言解释佛经。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三)隋唐佛学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 (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汉译大 量佛教经典,东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广为流行,隋唐时达到鼎盛期。 佛教基本教义有 “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宣扬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世间一切皆苦,一切皆空。只有依据经、律、论 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才能超脱苦海,是一种以消极出世为特征的宗 教唯心主义。 佛教传入后,以佛理附会玄学,迎合儒家纲常伦理,讲善行善心,重孝 道。并以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等形象满足苦难中的民众的精神需 求,使佛教能够在夷夏观念深重的礼仪之大邦立足。隋唐时期,佛教与儒、 道并称三教,三教之间长期争论、互相渗透。佛教理论与由依附汉文译经进 而建立起许多相对独立的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密宗、 净土宗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义,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道德 和民间风俗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佛教哲学作为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 结合的产物,成为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 在中国佛教哲学中,东晋的僧肇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他少好老庄,后 又受玄学本末体用之辨的影响。把玄学与般若学方法沟通,以体用一如的中 心思想论述有与无、动与静、知与无知的关系。在宇宙观上提出 “即万物之 自虚”的命题,反对人为地划分有无,主张有与无的统一,所谓“欲言其有, ① 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 。有是假有, 假有故空,假有不真,不真则空,谓之 “不真空”。在动静问题上,他主张 “即动而求静”,单发体用一如,即动即静,动静不异的观点。在知与不知 的问题上,他提出“无知,故无所不知”的观点,认为万物自性空,是为“无 相”,照到 “无相”就与实际相符合成为“无知”,圣心无知,就能无所不 知,不知之知谓之一切知。在名实问题上,他认为名实无关,名实皆空。 隋唐时各佛教宗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作了自己的贡 献。天台宗宣扬 “一念三千”,建立了空、假、中三谛圆融并止观双运的修 行方法,并有 “无情有性”的佛性学说。唯识宗主张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的 “唯识无境”的理论;把思想认识的转变(转依)看成是由迷而悟,则染而 净的修习目的。主张用 “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圆成实相”三相 以解释宇宙万有的性相。用唯识观的方法,能调察三相,达到转染 (识)成 净 (智)而成佛,宣扬“五种姓”说,认为“无姓有情”者不能成佛。禅宗 认为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万法”(宇间万有)尽是“自性” (人人具有真常心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自悟”成佛。禅宗主张 不立文字,不必累生累世的修炼,推行“明心见性”、“一悟即至佛地”(顿 ① 《不真空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