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_张开城/胡安宇【完结】(41)

  ----------------------- Page 18-----------------------

  在中国大地上。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文化事业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兴旺发 达和发展。但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我国当代文学的各种体裁中,小说创 作的成就是比较突出的,诗歌、话剧等都不能与之相比。造成这种局面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 在现时代,文学艺术作为教育人民,鼓舞人民、陶冶人们情操,提高人 们审美情趣的重要形式,越来越普遍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不少已成为 人们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民族的文学艺术形式和作品 有些已经或正在走向世界,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应当进一步指出,现当代文学艺术创新的繁荣的原因之一,是吸取古代 文学艺术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任何艺术的革新,都离不开已有的 “传统” 基础。君不见,语言文字的运用,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一些电影、电视内 容的题材,戏剧流派的沿续与发展,绘画、书法艺术的创新,无不渗透着我 们民族文化的汁液。从总体上说,我国的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 应该有新的飞跃,新的成就。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更多地出现高水平高质量堪 与中外名著名作相媲美的作品,向世界文坛展示中华民族新的风姿。我们坚 信,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 “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方针指导下,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必将重放异彩,在现 时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Page 19-----------------------

  第二章建筑与工艺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永恒的诗歌,更是具象的历史。一座优美 的建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同时也让我们从中看到所处 时代的印记和所属民族的特质。建筑是这样,工艺品也是如此。 第一节城池、宫廷 提起城池,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巍然雄峙的古城墙、既宽且深的护城 河。 城墙是古代人广泛用来防御外敌的骚扰和进攻的军事建筑。至今保存得 比较完好的有南京城墙、北京城墙、山西平遥城墙、湖北江陵城墙等等。其 中最伟大、最著名的、最使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是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一个约数,实际上长城不止万里,它全长0.67万公里,东 起渤海之滨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的嘉峪关,工程之大,举世罕见。现代有人 统计测算,如果把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铺设一条高5米、厚1米的 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圈多。所以,万里长城被中外人们誉为 “人类文明的纪 念碑”,被列为世界奇迹之一。 在有火器装备的现代化军队面前,城池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效力。但 在以弓箭、长矛为主要进攻武器的古代,城池确是保证人们安全的屏障。一 旦战争爆发,进可攻、退可守,居高临下,自然十分有利。因而,金城汤池 始终是古人所期望的。 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城市 (城池),是统治阶级进行暴力统治、经 济剥削和生活享受的基地。在古代,城市是奴隶主和封建主对劳动人民进行 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据点,也是统治集团奢侈消费的安乐窝。城市建设是 为这些目的服务的。另一方面,城市又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 技术等方面的成就。由于劳动人民在奴隶主和封建主奴役下的艰辛劳动和血 汗代价,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宏伟壮丽的伟大城市。在城市的选址、 供水排水、交通运输、防火、城市绿化、风景区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过 卓越的成就和经验。 商、周奴隶时代, “城”意味着国家。受封的诸侯国有权按爵位等级建 造相应规模的城,并统治封地上的人民。到战国时期,周朝的条令不起作用 ① 了,各地按需要自建城,于是出现了“千丈之城,万里之邑相望也”的繁荣 局面。秦统一中国,取消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也 就成为中央、府县的统治机构的所在地,以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个体 制基本上沿袭下来。有些市镇由于农业、手工业、商业或对外贸易的发展, 规模逐渐扩大,地位越来越重要,终于成为府县的所在地。 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 (内城的墙叫城,外 城的墙叫郭)。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了秦始皇时的咸阳是个特例外,其他 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连春秋时一个小小的淹君,也有三重城墙,三道 城壕。所谓 “筑城以工君,造郭以守民”。各个朝代城、郭的名称不一:或 称子城、罗城;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名异而实一。一般京城 ① 《战国策·赵策》

  ----------------------- Page 20-----------------------

  有三道城墙:宫城 (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而明代南京和北 京则有四道城墙。府城通常是两道城墙:子城、罗城。这是古代统治阶级层 层设障来保护自己的办法。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布局以宫室为主体,辅以官署和生产生活有关的建 筑以及城垣、壕沟等防御设施。 在考古学方面,夏商和西周的都城目前尚在探索阶段,可是文献和遗迹 证明春秋战国间的都城已以宫室为主体,并且有相当整齐的布局,接着在漫 长的封建社会中,陆续出现了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当时世界上 规模宏大的城市。其他各地地方行政中心的省、府、州、县城也都按着行政 等级,有一定的布局原则。此外,汉以来还建造了很多防守据点的城市。所 有这些,显然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西周经春秋到战国,以宫室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周王城、齐临 淄、赵邯郸、魏大梁、楚鄢郢、韩宜阳等都是面积相当大的大城市。从 《管 子》、 《墨子》二书中看出,春秋、战国的若干都城都是将宫室置于中轴线 上,并有了较整齐的街道和控制居民的闾里制度,充分反映了当时都城的建 设也适应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尤其封建时代的城市建筑更突出了皇权至 上、天子威仪,大一统统治的文化特点。 西汉首都长安,因先营宫殿后建城垣,城的平面成不规则形状。东汉都 城洛阳的宫室、苑圃自南向北位于城的纵轴线上。隋唐首都长安规划的基本 原则是将宫室、庙坛和重要的官署等位于南北纵轴上的北端及其两侧。其次, 城内以整齐的道路网划分为若干棋盘格,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墙, 自成一区。除城内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专供商业贸易的坊外,一般的坊主要供 市民居住,并在地形较高的坊内选若干制高点,建造官署、寺观等。城市绿 化根据汉以来传统,在主要大道两侧植槐,而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作 行道树。河岸植柳,则为唐长安和北京东京所沿用。元、明的京城虽然宫室、 庙坊、官署位于城的南部,但整个规划仍以对称、整齐为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各地的城市建设,创造了很多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 北方城市多位于平原,所以城市平面和道路系统多数方整规则。南方傍山临 水的城市,结合地形,常常形成不规则的布局,但道路系统仍力求整齐。 “宫”在我国出现是相当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 年的夏代。古书上记载有: “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湿”、“禹作宫室”等。从 秦朝开始,宫被指定为帝王之所,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规 模也越来越大,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都是像小城一样阔 大的建筑。宫内有前殿、寝殿及其他殿宇台池,因而也称宫城。北京紫禁城 也为宫城,宫有时是皇城建筑群的总称。“廷”是朝廷。宫廷是帝王的住所。 宫廷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是统治者居住和享乐的地 方,而且也是他们发号施令的统治中心。 “殿”的称呼是从《史记》记述阿房宫“前殿”时开始的,它是指宫中 容纳众人的大堂。中国早期的宫殿建筑基本上毁坏殆尽,留给后世的只是一 片瓦砾废墟,而且历史文献中也缺乏详细的记载,我们欲知早期宫殿建筑情 况,只好借助于考古发掘的成就。 现在发掘出来的比较早的宫殿遗址,大多是商代的,其中以河南二里头 宫殿遗址最为著名,它比较典型地反应了奴隶社会早期宫殿的特点。这座宫 殿的大台基,高出周围30~80厘米,全部夯土筑成。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防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