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_张开城/胡安宇【完结】(43)

  ----------------------- Page 23-----------------------

  石窟、雕刻、塑像、壁画等。 佛教大约在汉代就已自印度经西域传来中国。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 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该寺建筑依循了印度和西域佛寺的制式, 采用了以佛塔为中心的布局,但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建筑,却已 是中国的传统式样了。 佛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曾得到很大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据文献 记载,仅北魏洛阳内外,就曾建寺1200余所,南朝建康一地,亦有庙宇500 余处之多。正如唐朝诗人杜牧诗句所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北魏洛阳的永宁寺,是由皇室兴建的极负盛名的大刹。据 《洛阳伽兰 记》等有关记载和解放后的考古发掘,得知这寺的主体部分是由塔、殿和廊 院组成,并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其核心是一座位于三层台基上的九 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绕以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院落。院的东、 南、西三面中央辟门,上建门屋,院北则置较简单的乌头门。其余僧舍等附 属建筑千间,则配置于主体塔院的后方和两侧。寺墙四隅建有角楼,墙上覆 以短椽并盖瓦,一如宫墙之制。墙外掘壕沟环绕,沿沟栽植槐树。由此可知, 这寺的主体部分仍使用塔,虽然采取了 “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依旧是突 出了佛塔这一主题。 隋、唐、五代至宋,是中国佛教的另一发展时期。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 料可知,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式布置,即沿中轴线排列山 门、莲池、平台、佛阁、配画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 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自成另区塔院;或建作双塔,矗立于大殿或寺门 之前。较大的寺庙除中央一组主要建筑外,又依供奉内容或用途而划分为若 干庭院,庭院各有命名,如药师院、大悲院、六师院、罗汉院、般若院、法 华院、华严院、净土院、方丈院、翻经院、行香院、山庭院等等。大寺所属 庭院,常达数十处之多。 宋代律宗的寺庙,又增加了戒坛。元代统治者提倡喇嘛教,它原来盛行 于西藏、蒙古一带。除了喇嘛塔和为数不多的局部装饰以外,对中土的佛教 建筑影响不大。明清时佛寺更加规整化,大多依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如钟 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等,塔已很少,转轮藏、罗汉堂及 经幢等仍有兴建,但数量也较少。从佛寺的总平面来看,似乎已走向停滞了。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 大名山。作为佛教圣地,蔚为可观的寺庙建筑与山光水色融为一体,雄、奇、 秀、幽,有人间仙境之誉。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由峰顶平坦的五座山峰 组成,五台高矗,台台有寺,台内台外庙宇林立。早在东汉永平间这里就开 始修建寺庙。历史上总共有过360座寺院。位于台南豆村东北佛光山腰的佛 光寺大殿,建于唐太宗十一年 (公元857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 筑。 峨嵋山上的寺庙始建于东汉,经历代增修,至明清明有大小寺庙近百座, 主要的有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等。九华山建庙始于东晋,鼎盛时有佛寺 300余座,以祗园寺、百岁宫、东崖寺、甘露寺著称。普陀山在东海舟山群 岛上,素有 “海天佛国”之称。 西藏布达拉宫在拉萨市约2.5公里的布达拉山上,是达赖喇嘛行政和居 住的宫殿,也是一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可容僧众两万余人。相传 始建于公元 8世纪松赞干布王时期,后毁于兵燹。清顺治二年 (公元1645

  ----------------------- Page 24-----------------------

  年)起,由五世达赖重建,主要工程历时约50年。 在建筑形式上,既使用了汉建筑的苦于形式 (金殿屋顶、达赖喇嘛住所 的装修……),又保留了藏族建筑的许多传统手法 (门、窗、脊饰),这反 应了兄弟民族建筑形式的密切结合,也表现了藏族建筑艺术的高度精华。 塔在佛教寺庙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本是供纪念佛陀、收藏舍利之用。由 印度传入,融中外建筑艺术于一体。我国自东汉首建白马寺方形木塔至今, 建造万千宝塔,用材、样式、工艺上可谓穷造化之妙、夺天工之巧,凝结了 炎黄子孙的辛劳和智慧。从用材上有单用木、砖石、金属者,也有混用者, 从样式上、结构上多为楼阁式或密檐式,变亦有不少实心塔。布局上有一塔 与殿阁相映成趣者,有双塔 (泉州开元寺双塔)、三塔(大理崇圣增三塔) 相互对应者。现存最早的塔是建于公元544年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建 于 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8角 5层 6 檐,高67米);河北定县开元寺塔高84米 (11层),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 塔。 除以上介绍的佛教寺庙以外,还有帝王祭祀祖先的太庙和祭祀儒家创始 人、被尊为万世师表孔子的孔庙以及名门大族的家庙等。 除佛教外,道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也是较有影响的宗教。道教奉老子为 始祖,倡阴阳五行,长于冶炼丹药,对我国古代文化曾有过相当大的影响。 但道教就建筑而言,却未形成其独立风格。道观的布局和形式,大体遵循了 我国的传统宫殿、坛庙体制,即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主,依中轴线作对称式 布置。与佛寺相比较,则规模一般偏小,且不建塔、经幢和钟、鼓楼等。目 前,保存较完整的道观,以建于元代中期的山西永济县永乐宫为代表。 伊斯兰教礼拜寺 (或称清真寺)的布置,与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佛寺、道 观稍有区别。早期的礼拜寺,在建筑上仍保持了较多的外来影响:晚期的寺 院除了神龛和装饰题材以外,所有建筑的结构与外观,都已完全采用中土传 统的木架构形式。但在某些兄弟民族聚居的地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 斯兰教礼拜寺,还有基本上保持着本地区和本民族在建筑风貌、结构和材料 上固有的特点。 第三节 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是在统治阶级居住与游览的双重目的下发展起来的。这种 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 借景,构成富于自然风趣的园林。所谓自然风趣是设计时将大自然的风景素 材,通过概括与提炼,在园林中创造各种理想的意境,它不是单纯地模仿自 然,而是自然的艺术再现。在此原则下,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中国独 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早在商代就出现了,那时名叫 “囿”,是专供帝王官 妃们游玩的场所。以后的帝王和官僚、富商竞相效仿。到了明清时代,园林 建筑,特别是私家园林建筑达到了高潮。仅苏州一个地方,就有271处。苏 州园林不仅多,而且做工也精致、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的美誉。 我国古代园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帝王的宫苑,如承德避暑山庄、 颐和园;一是民间私人花园,如苏州的拙政园等,它们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