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_李亚平【完结】(46)

  辱与受人鄙视。

  这就是我写作《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时的大体心路历程。

  关于《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的对谈

  刘苏里 李亚平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出版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好评,作者和

  刘苏里先生就本书进行了一次对话,涉及到创作动机、史事评价等多方面的话题,现整理

  刊载如下:

  一、关于本书的创作

  刘苏里(以下简称“刘”):《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应该算是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续篇或者姊妹篇,上市后卖得那么好,

  是我没想到的。一般说来,两本书出版间隔那么短的时间,第二本很难卖好。读者那么捧

  场,你能否向他(她)们透露点儿内情?

  李亚平(以下简称“李”):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内情。一位网友说,“大明

  王朝纪事”上市时,比“大宋实录”低调了许多。据我所知,出版社也没有做过特别的推

  广与宣传。一定要说有什么内情的话,我想秘密应该在读者朋友们那里。

  比如:“大宋实录”出版后,我大约收到了近千封读者来信。在这些来信

  中,有两个倾向特别值得注意:

  一个是许多朋友使用了“感谢”这个词,大意说是感谢作者写了一本让

  他们喜欢读的历史书。这令我有些诧异且难为情。本来,读者喜欢我的书,是我的光荣,

  应该是我感谢读者朋友的错爱才对;他们是真金白银地花了钱来购买书的。由此可知,中

  国的读者很厚道,买了一本不是假冒伪劣的东西便心存感激,写书与出书的人实在是应该

  戒慎戒惧才好;

  另一个则与上面的情形有些关联。许多读者都在来信中谈到了对我们历

  史教科书的——怎么说呢?如果不是厌恶的话,至少可以说是反感的情绪。作为一个也算

  是读书人的我,也的确很难喜欢上那些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大体上是在图解概

  念的历史书籍。在潘家园旧书摊上,你会发现被一两块钱人民币甩卖的图书里,这种书占

  的比例特别大。我相信,没人愿意阅读那种教师爷式的书籍。我愿意努力贴近读者喜欢的

  真实鲜活的历史写作。

  刘:此篇文本应该说有新的突破,像是走出了黄仁宇、吴思的“阴影”,

  我想读者也很想知道,你在构思本篇的时候,文本上有些什么考虑?

  李:我想我很难走出黄仁宇和吴思的“阴影”了。我可能会在未来很长

  时间的写作中向他们靠拢——靠拢黄仁宇深厚的历史学养,靠拢吴思对历史深刻的洞察力。

  我实在喜欢他们写的东西,自愿留在他们的“阴影”里。如果能够被视为他们的同道,我

  会感到很光荣。

  我曾经向您提到过一位我很尊敬的学者,徐迅博士,在写作这本“大明

  王朝纪事”时,给了我很多教益。他一再警告我,要求我——坚持讲故事,在尽力打通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坚持讲故事;在讲故事中,把历史还原给读者。

  他点透了我朦朦胧胧地有些感觉却没有想明白的那一点。这很重要,在这样的前提下,筛

  选史料,结构故事,就不太困难了。

  我对“文本”这个词有一种敬畏之心。我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写作前,

  我并没有在文本的问题上想得特别明白;只是按照自己最喜欢的叙事方式去做而已。假如

  这种方式具有某种独特性,从而具有了在“文本”上探究的意义的话,我只能说:那是上

  帝的恩惠。

  刘:上次在作品讨论会上,不止一个人,也包括我,批评了你的作品中

  有“水分”,建议“挤水”,吴思较客气,说挤掉3%,刘东华激进一点儿,说15%,我

  呢,倾向居中,10%左右。听编辑说,书出版前,你自己已挤过几遍水,但终于挤累了。

  现在作品上市已经几个月了,肯定也听了不少意见,要是让你现在对作品下刀子,准备砍

  掉多少?

  李:若从我收到的近一千封读者来信来考察,对第一本即写大宋的那一

  本,认同的比例几乎是一面倒,大约顶多有十几封信是质疑或不赞同。第二本明王朝纪事

  的反应则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种看法:一种是认同,甚至认为比第一本更好、更成熟,至

  少是不比第一本差很多;第二种则不然,有的认为作者的议论太多,有的认为逻辑关系不

  清,总之是不像第一本读起来那么过瘾。

  要是现在让我重写的话,我可能会这样写:开国——治国——亡国这么

  一个三步曲式,突出皇家与士大夫这个主线。其中,朱元璋和张居正的部分会剪去一些枝

  杈,加大崇祯皇帝那一部分。这样,总体篇幅可能会增加,但问题也许能够谈得更透一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