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_蒙娜丽鹅【完结+番外】(467)

  乱子一起,别有用心的人就有了机会。

  所以要想维护统治,那就得从最基本的抓起,做一个好皇帝,得到百姓的支持,即便有人想谋反也得掂量掂量帝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一旦有叛贼,尤其是落草为寇的农民多了,那就说明朝廷真出问题了。

  这事之所以不让人重视那是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自己的统治出了问题,经过这一番话,许多人立马在脑子里反思自己的统治有没有出什么问题。

  【我们时常会做一些假设,假设秦始皇没有早死,而是长命百岁,那秦国的命运是不是会不一样?但就我个人的看法,如果秦始皇一直保持着后期的好大喜功、 暴虐残忍,那秦国还是会走向灭亡的,不过,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秦始皇不会一直不清醒,他或许会在栽一次跟头之后开始反思改正,毕竟他不像胡亥一样那么废物。】

  虽然这话整体上似乎是在夸他,但是嬴政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有时候有些事情说得轻松,然而却是十分复杂的。

  就拿好大喜功一事来说,仗不可能永远不打,但如何谓之上进,如何又谓之好大喜功,这其中的度实在有些难以判断。

  这些都是他和皇子大臣们需要思考的。

  【因为有了秦国的这样令人无法忍受的统治,所以这些人“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逃避乱世的不仅有商山四皓,而且还有桃源中种桃的那些人。】

  嬴政沉吟半晌,考虑是派人找这其中的有才之士还是不去打扰。

  这些隐居的人往往高风亮节,或是可用之才。

  但是嬴政也很清楚,这些人自然也是不愿惹麻烦没有上进心的,只愿有一方安宁。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这些避乱的人在这桃源度过了许多个春秋,他们采桃花,食桃果,砍桃木为柴,过了一代又一代,代代都在此处与世隔绝,虽然有父子却无君臣,“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这里王安石还是很在意儒家的“礼”的,但是在他看来,若是保持像秦朝后期那样的君臣关系,不如没有君臣。】

  君臣关系在儒家多么重要啊!

  可王安石却觉得不如没有君臣,可想而知秦末的君臣关系有多让人痛恨啊!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这儿依旧是渔夫进到桃源的场景,跟我们之前说到过的几人差不多,包括后面两句,“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不一样的是这后面的内容,“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长安指的是中原,听说后来到处都还是硝烟不断,在桃源春风中,众人回首往事,不由得泪湿了汗巾。这里就是着眼于现实的残酷,王安石的关注重点完全不一样。】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杜甫不由得感叹,“真不愧是宰辅之资。”

  其实王安石这诗中的道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桃源的出现那就是因为秦末的战乱。

  但是看到陶渊明这样的句子,有多少人能将重点放到战乱上呢?

  偏偏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有控诉当时战争的意思,而大家都忽略了,只在心中寻那一方净土去了。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重华指的是虞舜,像虞舜那样的明君实在难得,天下屡次遭受秦末那样的战祸。】

  【王安石的这首诗说的虽然也是桃花源记,但其中很少桃源的美好的讲解,这应该是他前期的作品,重点关注的是秦末的社会状况,但警示的却是北宋人。】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也有些后怕。

  他觉得幕中女子说得很有道理。

  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的道理哪怕是三岁稚儿也应当明白。

  但是当这水不够多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在意。

  他们会选择抱着侥幸,或者是真的坚信自己能够判断局势。

  可众观历史,凡亡国之前,有多少帝王能相信自己会变成亡国之君的?

  所以出现了问题就一定得改,半点侥幸都是在豪赌。

  【这几个人的诗体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他们个人的写作风格以及他们的经历。】

  【从内容来说,王维写的仙境,表达对那样一个世外桃源的向往,这除开他自己对自然的喜爱,还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盛唐时期游仙诗是很流行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会已经很繁华了,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了,和那些逃避现实追求仙界的人不同,他们大多数是因为人间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开始把视野转向虚妄的仙界。】

  这话让其他朝代的许多人恨得牙痒痒,也羡慕得心痛。

  人间的富贵竟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

  同食五谷杂粮,他们怎么就那般幸运呢?

  不过转念这些人就清醒了,也不全然如此吧。

  李白杜甫不就还活在人间吗?

  即便李白那么多游仙诗,但显然他的游仙是逃避现实的游仙,因为他的“扶摇直上九万里”还未实现呢。

  【而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元和年间,元和中兴的唐朝处于一种表面繁荣的状态下,清醒的人,想元稹、白居易、像韩愈等人,他们是能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的,相反是那些皇宫贵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始大兴佛教,一直到唐末都是如此,大家一定还记得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虽然是南朝的寺庙,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是有借古讽今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