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银记[破案]_李东南【完结】(139)

  当年她只有十二岁。以袁家与覃渡的亲厚,怎么会只派几个下人,送一个十二岁的孤女独自去奔丧。那时袁老太爷在做什么?覃竹想不起了,她只记得浑浑噩噩地被送上了马车,袁老太爷没有露面。

  再后来,生死一线,袁文清带人找到她,救了他。此后多年她心中只有感激,却从未想过,袁文清那时也不过弱冠之年,是怎么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找到她。

  澶州很大,长安镇也不小,找到一个被劫持的人很容易么?

  疑惑一点一滴,从记忆深处被翻找出来,让她浑身冰冷,前前后后在袁家住了六年,原来这些年都活在一场谎言中。

  覃竹疲惫的闭上眼睛,她需要一点时间哀悼过往,重回澶州之时,就是她去袁家找出真相的时候。

  ---

  同样陷入焦虑的还有袁家的初夏。袁初夏不能想象,为什么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哥哥强硬的把东府内院看管起来,母亲则从雍容贵妇变得怨天尤人。

  母亲想越过哥哥,派人给京城里镇南侯府送信求救,可到此时初夏才发现,满府竟无一个管事的是她们母女的心腹。

  初夏身边的丫鬟不经意见到被太夫人派出去送信的仆人,出了东府,直接进了西府。想来那信注定石沉大海,可方氏傻傻的还在等消息。

  看着母亲日渐憔悴,夜不能寐,初夏叹了口气,决定把这件事暂且藏在心底。这个家忽然有很多她从前不曾看到的事——比如三弟的贪心糊涂、大哥的心硬如铁、还有母亲的欲说还休。

  初夏把药端给母亲,服伺她喝下去,小心翼翼地避开紧一切禁忌话题。可方氏心中只有那一个念头,从早起睁眼念叨至夜深人静。

  “文波在牢房中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唉!从澶州到京城一个来回,怎么也要十几天,文波还要吃好多苦头。”

  不过几日,方氏苍老了不少,昔日保养得宜的脸衰败下去。

  “娘,您写给二叔的信上都说了什么?”初夏小心翼翼的问。

  “自然是让他回来救你三弟。”

  初夏垂下眼,“二叔是侯爷,军国大事都忙不开……”

  “再忙也得让他想法子。你大哥糊涂了,侯爷可不糊涂。”方氏似乎信心还足。

  初夏终究抵不过心中的好奇,“娘,您和哥哥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我?”

  方氏盯着她看了会,好像躲避什么,把目光挪开,“什么事?什么事都没有,他是一家之主,本来就该照看着兄弟。”

  “不对。”袁初夏嘟着嘴摇头,“我就觉得,你们有什么事瞒着我。”她几分担忧,几分好奇,几分不满。

  “娘,一家子有事不能只瞒我一个。三弟这件祸事就是你瞒着我,若是我知道,一定拦着三弟不让他跟郑秋鸣裹乱到一处。”

  “哪有什么事?“昔日,方氏对女儿最有耐性,可被一番折磨,早就失了往日的丛容。她快速推开手中的药碗,“我头痛得厉害,你别在这让我更难受了。”

  “是不是你手中有什么把柄,你想着跟哥哥讲条件,可是他又不肯接招,所以才把咱们都拘在府中。”初夏猜测着。

  方氏不悦地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她翻了个身,脸冲里躺下了。

  初夏推了母亲一把,“娘——”

  方氏不动,只留给她一个后背,初夏心里十分不痛快,从前方氏对她言听计从,再难的要求,只要她拉下脸做出个不悦之态,或是抱着母亲撒个娇,方氏立刻就要服软。

  她以为自己是这东府里说了算的,直到三弟出事她又觉得,母亲的心里,最重要的到底还是三弟。

  她重重地跺脚,跑了出去。等她走了,方氏翻身坐起,对着门口的方向长长叹了口气。

  “傻丫头,打听那么多做什么。有些事,不知道才是福气。”

  ---

  吃过晚饭,袁文清又一如既往,走进澄心湖的书房。福生恭恭敬敬地奉上茶,然后关好房门退了出去。书房里只剩下两个袁文清和管家主仆两个。

  “大爷,太夫人那边送去京城的信已经拦下了。”管家哈着腰递上一个信封。

  袁文清接过来,打开看了看,顺手把信扔在火盆中。

  “看住那边,不要让她做无谓的事,也小心看着初夏,如今不能再有任何差错。”袁文清沉声吩咐。

  “是。”管家应道。

  “衙门那边如何了?”

  “周大人和魏知府已经从长安镇回来了,不过一同去的覃姑娘倒没回来,似乎留在了长安镇。”

  袁文清静静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听他说到覃竹,这才问,“他们在长安镇待了几日?”

  “他们来去都赶得很急。到长安镇当日就去了海塘,魏知府此去,将前段日子所欠的工钱都补上了,然后他们在住在七安村,第二日一早就启程赶回澶州。”

  “只在七安村住了一夜?”袁文清问。

  管家:“是。”

  “这么说,到现在为止,周珩还没提审过蒋天南?”

  “是没有,也不知他在等什么。”

  袁文清揉了揉眉心,脸上都是疲惫,“他在等圣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天作之合 豪门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