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MM豆【完结】(283)

  还是让申二跟着官船妥当些。

  “嗯嗯,记得叫他带紧路引,莫疏忽了。”裴秉元应道,“近来水路查人查得紧。”

  “我省得了。”

  本是寻常的两句话,裴少津听后,心间蓦地冒出个念头,深沉思索以至于久久没下筷子夹菜,光顾着吃白饭。

  “少津,在想何事这般入迷?”裴秉元往儿子碗里夹菜,问道。

  “没……没什么。”少津回过神来,又问道,“父亲,南北往来之人,若是被查出身无路引,官府会如何处置?”

  “轻则不许通行,遣回原地,重则依大庆律处罚,是要吃板子的。”裴秉元应道。

  裴少津了然,他把碗里的饭菜扒拉几下吃完,眼眸中带着些激动,而后放下碗筷,道:“父亲、母亲,我吃饱了。”起身欲回房。

  “你急着去做什么?”裴秉元问道,儿子平日里的饭量可不止这点。

  似是赶着去做什么要紧事。

  裴少津边往外走,边兴奋应道:“大哥给我留了道题目,我回房给大哥写信。”他想到了约束出海商船的关键。

  裴秉元唤了几声,也没能留住儿子,笑叹一声:“这孩子……”只好任由他回房了。

  林氏打趣道:“你们父子三个,甭管大的小的,但凡讨起学问来,总是有些不管不顾的。大的跟老的学,小的跟大的学,都是一个德性。”从前少淮游学的时候也是如此,文思泉涌时便迫不及待要写下来,林氏又言,“等晚些时候,我叫申二家送些点心到少津屋里,这会儿先不打搅少津给他大哥回信了。”

  裴秉元停下筷子,“质问”林氏道:“我怎就成老的了?”

  “马上就要当祖父了,还不老?”

  随后,夫妻二人聊起回京的事。裴秉元公务在身不能离任,林氏和少津、言成则趁着六七月的南风,乘船北上回京,暂且如此计划。

  烛火下,笔影在纸上掠动,留下行行家书,墨迹未干,黑字与笔影相融,只见裴少津写道:“……大庆既有路引辖管百姓往来,以免乱了户籍黄册,又有盐引限定商贾支盐贩盐,以商运养军需,缘何不可有船引?商船唯有取得船引方可出海,船载何物、去往何处、何时归来、购入何物,皆登记在案。此举,便于收取船税在其次,重在监管商船,以免遗漏……”

  有了船引,就可以对照船引一一点验出海行商的船只,更便于官府掌握船只去向、约束海商。

  “……然此举亦有弊端,各地官府手握船引之权,则容易因私贪利,反而助长官商勾结……”

  “此为一时所思,付诸笔下,以供兄长参考。滨海远望三千里,不及家书十五行,大哥信中所言,发人无限思又令人钦佩。”

  ……

  翌日,邹府中,仍是荷池石亭里,又是一年春时。

  邹阁老正仔细读裴少津和徐言成的文章,两人静候一旁。

  “可以一争榜首矣。”邹阁老读完评价道。

  这样的水平,可以在春闱杏榜上争一争头名了。

  少津问道:“晚辈觉得笔下有变,却找不出变在何处,请南居先生明示。”明明能感觉到,下笔时的心绪、收笔时所得,皆不同于以往,可就是搞不清楚究竟。

  字句词藻同两年前差不多,没有太大变化,变的是文章的内容。

  恰是这一点点变化,让他们的文章达到“可以争杏榜榜首”的水准。

  邹阁老笑反问道:“仲涯,你的文章中写有两个事例,与你所论相得益彰,老夫问你,砚台在案,落笔之时,你的心中是先有事例还是先有破题?”

  世人写文章多是先破题,后一股一股写下来,八股成文。

  裴少津一怔,很快明白南居先生话中的玄机,觉得自己离答案又近了一步——从前他作文章,总是先想一个精妙的破题,再就着论题去找典故、事例,旁征博引,加以论证。

  而今日这篇文章,是先有事例,而后才有破题——论点是由事例引申出来的。没有费时费力刻意去破题,从题到论,从论到断,围绕事例浑然一体。

  他应道:“晚辈见了题目,心间先有事例。”

  邹阁老这才语重心长跟少津、言成解释道:“若是先有事例而落笔,则文章站住了脚跟,字句皆为有感而发,虽未先破题,然心中早已有题。”

  剩下的,只差润色文字、表述清楚。少津和言成的基本功都是过关的,表述上难不倒他们。

  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平实,宛若山竹牢牢扎根石中,节节升而不倒。

  邹阁老又道:“若是先想方设法去破题,则说明心中本无题,破得再精妙,寻来的例子再契合,都像是在自圆其说,总有论得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旦让人觉得文章论断有所勉强,文章自然就落了下乘……因为此法从一开始就失了根本。”

  “你们的文章,不是变得平实了,而是变得叫人信服了。”

  裴少津和徐言成皆恍然大悟,真正的“破题”蕴含在见识听闻中,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浑然天成,至于从前学的破题方法,技巧而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书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