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_桃花白茶【完结】(111)

  这不是夸口,而是纪国厚积薄发,基础打得十分牢固,必然会迎来飞速发展的一段时间。

  毕竟那么多人才不是白白培养的。

  说到底,还是两个字,发展。

  还是要发展。

  纪国人没有沾沾自喜,他们的实力还没强大到可以休息。

  不过一定要说,纪国不算最后一名。

  那不还有周王室,他们现在就三四座城,人口不到二十万,听说今年米粮都困难。

  好在周王的妹妹研究出一种丝绸花纹,不知怎么织的,穿上的时候隐隐透着金光,拿到郑伯那换了不少好东西。

  周王妹妹翻过年也才十二,好像是母亲从小教她种桑养蚕。

  放在一两百年前,周王的妹妹何至于这样苦。

  不过这位跟郑锡一样,也是个人才。

  要是能来纪国就好了。

  纪国虽然因为锦族的缘故,现在不愁麻织布,但丝绸手艺还是逊色。

  他们南边多适合种桑树啊。

  有机会的话邀请几个丝绸技艺好的人过来。

  纪凌一边跟着腊祭,一边又在扒拉人才。

  天下英才若能都归纪国所用,那还愁什么。

  算了,现在想这些有点多。

  纪国城池跟人口虽然还是垫底,可已经有了跟各国与之一战的能力。

  这次庆国出事,骑兵的作用凸显的淋漓尽致。

  特别是最后缪成志带着五百骑兵,就把庆国五家兵马打的退避三舍,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纪国的武器跟骑兵,永远是他们的底牌。

  要不是有这些,纪国哪能保住那么多厂子。

  腊祭过后,都城这边基本都已经停工,冬天天冷,除了厂子里还能做事之外,郊外冷得厉害。

  这种时候南边反而不同。

  越往南,温度越高,有些地方甚至不下雪,所以道路的施工以及城墙建设还能继续。

  过完腊祭的纪国上下,已经习惯现在的官员制度,更明白只要好好做事,就能升迁。

  有希望的时候,大家肯定都会努力。

  等到二月份,各处官学陆陆续续开学。

  以前学校少的时候还好,现在每个郡县都有官学,便出现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书本极贵。

  已经做了县令的平民学子吉新主动找到小公子:“我们县虽是新设,官学倒是能办,唯一一点就是书本太贵。”

  “纸张是便宜的,墨也能用便宜墨,可抄书这种事极为辛苦,识字的人一般都不会挣这个钱,不识字的又不会抄。”

  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

  以前用竹简的时候,抄书不用说,那是个大工程。

  有了纸张书本之后,抄书简单不少,识字的还好,不识字的,要启蒙的时候如何抄书?

  现在市面上所有书本,全都是人工抄录,人工抄写容易有错不说,更是辛苦得很。

  跟吉新说的一样,想用书要识字,可想识字又要用书。

  简直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反正因为人工抄录的困难,现在市面上书籍的价格居高不下,这样一来,平民学子就算上的起官学,也买不起书。

  同为平民,吉新最了解这些事情,所以他主动找纪凌来讲。

  纪凌事情极多,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身边的贵族子弟也不会问起这种事,他们别说买书了,雇人抄书都没问题。

  这也体现了选平民学子上来的好处,吉新他们最了解百姓需要什么。

  纪凌道:“这件事好解决,不过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回头跟着我一起吧。”

  抄书太累,错字太多,这种事有一个标准答案。

  印刷术。

  纪凌甚至可以跳过雕版印刷术,直接用活字印刷术。

  这算不算一下子进步大几百年?

  正好趁着开年事情不算多,把印刷术给造出来,只要这个东西一出,市面上所有书籍价格全都自动下降。

  要不然怎么说四大发明呢,果然不管放在哪都很实用。

  吉新反而一愣。

  其实找小公子说这事的时候,他自己也想过解决办法,可怎么想都觉得没用。

  毕竟人要看书,那就要有书本,就要有人抄书。

  这种工程量,怎么才能降低成本。

  他是真的想不出来。

  没想到刚跟小公子一提,好像就有办法了?

  这也太神奇了吧。

  纪凌直接在宫室附近找了个宽阔的房屋,让吉新晚会再去县里上任。

  纪凌身边的杜或跟护卫锦涌同样好奇。

  怎么感觉小公子脑子里的点子用不完一样?

  这东西知道原理之后很简单,纪凌直接让人开始和泥,这种泥土也有不同,黏性必须特别大,烧制起来更完整。

  用泥来刻字印刷,不管是重新制作模板,还是错字更换都很方便,而且还便宜。

  纪凌选了篇诗歌出来,在一个个方形小泥块上写了字,等泥块烧制成型,按照字的顺序排列放好,框在铁框里。

  随后在一个个方块上沾染墨水,再把纸张覆盖上,不出片刻,一篇原本要一个字一个字抄录的诗歌瞬间出来。

  更妙的是,沾染一次墨水,可以印至少十份。

  吉新已经被眼前的东西惊呆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