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_平原小草3【完结】(124)

  如今队上的经济也很拮据,哪里有钱给她买新床。会记和保管一合计,把东耳屋里的坛坛罐罐、杈把扫帚,都挪到西耳屋里;

  再把西耳屋里给吴一吱儿安的门板铺,挪到东耳屋。拆旧棉被做了个大褥子,铺在了门板铺上,既平整又暖和。

  腊梅算是有了一间宽敞的房间,一个像样的床铺。从此结束了地铺生涯。

  在屋内的东北角上放了一张小条桌,上面摆放上“白头发老奶奶之神位”,牌位前面摆着一个香炉。桌前是人们烧香磕头的地方。

  瞒上不瞒下,很快,一队上的人们都知道给“白头发老奶奶”安了神位。

  受过白头发老奶奶恩惠的人们,如母亲马惠恩、(二)奶奶王连氏、王秀春的奶奶王李氏、吴一吱儿、老马猴子,都来给“白头发老奶奶”烧香磕头。

  就连没受到过照顾的王馒头、朱一勺,由于亲自见证了腊梅被大车轧过而不死,认为“白头发老奶奶”真实存在,确实能为人们办好事,也来烧香磕头,祈求白头发老奶奶以后保佑自己。

  腊梅心中暗笑:人们还都当真了,郑母安香炉,队上安牌位,这“白头发老奶奶”算是落到实处了。

  同时,也感到了压力:人们供奉“白头发老奶奶”,目的是想得到更多的实惠,自己这两下子自己清楚,其实就是一个过来人,再加上一个空间通道。

  而此时她手里,也只有五、六千斤玉米,钱也所剩无几,再就是倒腾胡萝卜换粮食了。

  这点儿东西,对一个一百多号人的生产队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第一百零四章 请神算挂(一)

  安神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小车不倒只管拉——你就拿出老黄牛精神,哈下腰,猛使劲儿,为队上的人们多谋福利吧!

  不过,腊梅知道,现在只是不提倡信神鬼,人们背地里信,管得也不严。

  但到了“破四旧”的时候,这就是牛鬼蛇神,是一定会被上纲上线挨批斗的。

  为了把影响降低到最低,没人烧香的时候,就把牌位及香炉藏起来,桌上放上别的东西。直到有人来烧香,才摆出来。

  有了“白头发老奶奶”的保佑,队长王贵兰心里有了底儿,虽然各生产队都吃起了牛眼窝头,有的甚至光吃红薯和胡萝卜。

  十一队仍然蒸平常的大窝头,仍然是大人两个,孩子一个,晚上有时减半,添上四块熟红薯、四根熟胡萝卜。人们倒也能吃饱肚子。

  只有王大肚吃不饱,队上特别照顾,每顿饭多给他一篦子熟红薯或者熟胡萝卜。

  人们心里都有杆秤。全村十三个生产小队,唯独十一队的伙食好,在整个王店村已经人人皆知,别的队上的人羡慕十一队,每逢说起话来,人们总是说:“十一队上的人们算是托生在福窝儿里了,到了大冬天还吃干粮!”

  十一队的人自是引以自豪,也听说了队上囤里的粮食不见下。在感谢队长王贵兰有算计的同时,也把心理儿倾向了“白头发老奶奶”。人们的想法与保管郑金栋几乎一样:

  白头发老奶奶是小傻妮儿腊梅的保护神,小傻妮儿住在队部,她也就把队部当成了小傻妮儿的家,保护起队上来啦!

  队上最主要的就是管一百多号人的吃饭,她通过她的神力,不断给队上的囤里添粮食,保住了人们有窝窝头吃。

  在人们的心目中,“白头发老奶奶”成了他们的大恩人。

  不知从哪时候兴起,冬天没事的时候,人们喜欢做一件有点儿神奇的事情:请“田小姑娘”算命。

  具体做法是:晚上用家里的畚箕翻过来,口朝下,倒盖一块干净的土布,由两个人做成抬轿子的样子,到田里去请田小姑娘。

  人们抬着簸箕来到田头,先烧几张冥纸,再给田小姑娘说一大串好话,哄她高兴。

  唠叨一会儿,抬畚箕的人突然手上一沉,感觉有了份量,高兴地说:来了,田小姑娘上轿了。

  于是一群人兴奋起来,紧紧地跟着畚箕,来到附近人家避风的墙壁下,捧来一大把草木灰,细心地铺在地上——这就是田小姑娘写字的“纸”了。

  然后在畚箕上倒插一只筷子,当作田小姑娘写字的笔。再有两个人抬着簸箕,让“笔”尖够着草木灰(纸),然后一动不动地停在上面,认真地听问事人的口述。

  田小姑娘的“笔”在簸箕底下,晃晃悠悠地“写”着字。

  问事人口述完毕后,拿掉簸箕,草木灰上出现的不是字,而是不规则的图案。

  解读图案需要有灵气的人,一般都固定一个未出阁的女青年,让她根据图案,讲解所问事件的吉凶祸福。

  一个完了,再抚平草木灰,进行下一个。

  但解读人都往好里说,逗笑了为止,有时根据图案的方位、样式,再加上解读人平时的了解,也能说个大概齐,这也是得以流传下来的一个原因。

  往回送也有讲究:要小心翼翼地抬到田头,下轿前要不停地说好话,谢谢她,田小姑娘就顺利下轿回去了。

  据说,有一次送的人不说好话,也不谢她,田姑娘就不肯下轿。抬轿的粗心大意,把畚箕拿回家,往墙角下一扔了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