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39年3月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一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69)

  (二)没有保证的中立: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象低地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政治团结的传统。丹麦、瑞典和挪威(冰岛当时是挪威的属地)这三个王国从1397年到1520年一直结成卡尔玛联合。①丹麦和挪威直到1814年还保持着联合,这一年作为维也纳会议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挪威才被转让给瑞典,但冰岛则和丹麦结合在一起。挪威直到 1905 年才退出同瑞典的联合而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冰岛迫至1918年才获得类似于英国自治领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但仍拥丹麦王为元首而同丹麦相连。②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象荷兰一样历来奉行中立政策,这一政策从未写入欧洲158公法,而在于它们拒绝参加大国联盟。这些国家③

  自1815年以来迄未参与大国之间的战争,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们坚持了中立。然而它们也并非没有从那次大变动中得到好处。这次大变动摧毁④

  了它们最害怕的两个大国。低地国家和丹麦生活在德国的阴影之下达五十年之久;瑞典生活在俄国的阴影之下达二百年之久;而在1919年,德国和俄国都同样筋疲力尽,一蹶不振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竟然从它们没有出力的一场胜利中得到了领土上的好处。在和平协议中,大国把斯匹次卑尔根给了挪威,①并在1920年经公民投票决定把北石勒苏益格归还给丹麦。②相形之下,瑞典则未能从新独立的芬兰手里收回它在 1809 年连同芬兰一起割让给俄国的阿兰群岛。但是瑞典所处的地位不同于挪威,挪威是一个大西洋国家,瑞③

  典也不同于丹麦,丹麦两面临海。只有瑞典全然是一个波罗的海国家,并全然面对着东方;那两个国家只有一个德国问题,瑞典还有一个俄国问题。因此,瑞典现在既然有了一个姊妹国家芬兰插在它自己和它的宿敌之间,而波罗的海现在又再也不受任何强国的控制,其周围都是一些从俄帝国的崩溃中①有关卡尔玛联合的历史意义,见托因比:《研究》,ii.175—176。冰岛从930年到1263年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1263年斯堪的纳维亚殖民地开拓者宣誓效忠挪威国王。

  ②见克拉特威尔:《和平变化》,第91—95页;《概览,1920—1923年》,第232—233页。③冰岛在1918年取得独立的时候发表了永久中立的宣言,因此从未参加国联;但是该项宣言是单方面发表的,在国际法上不具有法律效力(奥本海姆:《国际法》,i.218注①;克拉特威尔:《和平变化》,第184页)。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曾保证瑞典和挪威的领土完整,1907年,英、德、法、俄曾保证新独立的挪威的领土完整(古奇和坦珀利,第8卷,第63章)。但这些保证并没有强加中立于人,而且挪威已在1922年通告废除1907年的条约(《概览,1920—1923年》,第231—232页)。

  ④自1815年以来,这些国家卷入欧洲战争的只有一个国家:丹麦,它参加了1864年反对普奥的战争,结果丧失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但荷兰象十九世纪时的英国那样,避免在欧洲进行冒险,却通过一系列殖民战争获得了补偿,其中最重要的是在1873年到1909年旷日持久的亚齐战争中征服了北苏门答腊。①《和会史》里没有谈到斯匹次卑尔根问题的解决。有关挪威人向和会陈说的理由,见戴维?亨特?米勒:《我在巴黎和会上的日记》(DavidHun-terMiller:MyDiaryattheConferenceofParis),私人印刷,1924—1926年版,xvii.479—483;参阅詹姆斯?T·肖特韦尔:《在巴黎和会上》(JamesT.Shotwell:

  AttheParisPeaceConference),纽约,麦克米伦,1937年版,第181页注。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的主权是通过1920年的一项条约得到承认的(见《概览,1920—1923年》,第230页;《概览,1924年》,第258页,第462页;《概览,1925年》,ii.226)。苏联在1924年承认挪威时斯匹次卑尔根的主权,并于1935年自愿加入1920年条约。见《北欧人》(Norseman),1947年3—4月号合刊,第83—90页。②见《和会史》,第2卷,第4章,第1编。

  ③见《概览,1920—1923年》,第234—238页。

  建立起来的爱好和平的小国,它也就从这一好处中得到慰藉,在很大程度上①

  消释了它未能收回阿兰群岛所感到的失望了。

  除冰岛外,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都成了国联的创始成员国,是集体安全和裁军两项孪生政策的最诚挚的支持者。在世界各国中,唯有丹麦在二②

  十世纪二十159年代的内政方面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把它的小小武装部队缩编为一支警察力量;在世界各国中也只有冰岛,既没有海陆军,也没有防③

  御工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有着相互商讨和合作的习惯,仿佛与英联邦类似;两者之间有一点确实很相似,英帝国于1932年召开了渥太华会议,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则在1930年召开了奥斯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根据奥斯陆公约,六国同意未经事先协商不提高相互之间的关税。④但由于这个集团相互之间的贸易只占它们对外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因此公约的经济意义不大;而随着在德国纳粹革命以后国际紧张局势的加剧,“奥斯陆国家”的存在只不过反映了它们业已觉悟到在共同的危险面前彼此合作的好处,而事实上这些共同面临的危险已使得它们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合作了。①在国联垮台时,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历来就来曾有过得到保证的中立,也就谈不上想要恢复中立。它们采取了解除对意大利制裁的共同政策,直到最后都不愿意放弃集体安全的希望;②它们力图恢复奥斯陆公约;③但除此而外,它们便别无他法而唯有重新武装一途了。可是,荷兰重新规定了它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