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_[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完结】(153)

  外部世界对改革进程的态度如同这个世界本身一样是多方面的,五花八门的。西方各国的首都、前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发展中国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改革。改革引起一些人的惊叹,激发另一些人的希望,使第三部分人幸灾乐祸地等待必然到来的失败。但改革到处都引人瞩目,使每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相反,改革引起了人们对苏联越来越强烈的兴趣,激起人们对苏联人的尊敬。

  决定改革外部语境的,是苏联在国际舞台上起的作用、80年代中世界上对抗的强度。苏联作为对抗的两极之一,背负着力不胜任的全球义务的重担,花费巨大财力去生产军备、援助盟国,卷入代价高昂的流血冲突,不仅在如阿富汗这样毗连的国家里,而且在远离本国几千公里的地方。

  到苏联新领导人执政时,实际上同所有最有影响的国家(美国、中国、日本、英国)的关系都有问题,而本可以减轻军备竞赛重担的谈判却进入死胡同。人们强烈感觉到几十年来苏联领导人奉行的惰性的对外政策难以为继。

  苏联新领导人在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世界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这一原则性论点后,并不局限于唱些热爱和平的高调。他们提出了摆脱冷战、国际关系转入实际合作轨道的具体计划。在一开始同东欧各国领导人谈话中宣布的关于各国领导人对各自国家人民负责的论点以及后来形成的选择自由的原则,决定了苏联不再干涉华沙条约成员国的事务,把这些国家的命运交给它们的人民。

  在七年不到的时间里,随着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对改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起先人们并不把改革当真,认为这是克里姆林宫又一个宣传花招。后来人们疑虑重重,勉强相信苏联领导人的新方针是有充分根据的。再后来他们热烈支持改革,甚至起来捍卫改革,击退对它的敌对攻击。尽管1990—1991年一些西方国家的、尤其是美国的领导人对苏联改革的态度十分矛盾,世界的大多数舆论却由衷为改革悲剧性的结局感到惋惜。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随着改革的结束,许多人对根本革新世界、民主突破未来的希望烟消云散。

  改革给了我国和世界什么?

  两个相互对立的关于改革的神话近来十分流行。第一个神话把改革看成是“动乱时期”,基本上是一个以消灭传统俄国为目标的破坏过程。第二个神话则认为这个传统制度十分牢固,不会受到任何激进改革的影响,因此改革是早就注定要失败的。

  这两个神话都与历史现实不符,是用来贬低改革的历史成就的,正是改革推动了我国和全世界的民主革新。

  改革同任何一场革命一样当然有破坏的成分。改革也不能避免政治上的疏忽和错误。但是这一点并不决定1980年代后5年革新进程的独特内容。对改革不能根据它没能或没来得及给社会带来的东西来衡量,而应该根据改革积极的历史贡献,它给苏联社会生活、给普通人生存条件带来的实际变化来衡量。

  在这方面改革的历史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奔向自由》 第三部分 世界语境中的改革(2)

  改革派在复兴和实施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思想的名义下开始了改革,后来转向对苏联社会从意识形态到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刻的改造。

  改革派根据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传统的精神,坚决谴责斯大林政权的镇压制度,因为它与民主理想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他们从这一方针出发,积极从斯大林时代威权主义思想政治遗产中解放出来。在改革年代,为几十万“古拉格”的劳改犯平了反。

  苏联社会还逐渐从停滞时期残余的威权主义中解放出来。与勃列日涅夫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达社会主义”时代的行政指令体制,被戈尔巴乔夫及其周围的人所倡导的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体制所取代。早在改革头几年,我国的民主就比过去多了许多。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氛围、传媒上尖锐的批评文章的发表、电视台节目独立、成千上万公民参加的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更多的公开性和自由,都证明了这一点。人们欢迎马克思早期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著作的出版。索尔仁尼琴、特瓦尔多夫斯基、留巴科夫、沙特罗夫尖锐的批评作品相继再版。持不同政见者的书报和国外的侨民书报纷纷解禁,人们可以自由阅读外国学者、革命前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

  有一种意见认为,改革没有明确的行动计划,改革派不知道苏联社会该向何处去。这种意见与事实不符。改革构想的基本思想是使我国社会从“个人崇拜”、停滞时期的变形现象和后果中、从阻碍民主革新的一切中解放出来。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人作为主要形象回归政治、经济和精神领域,消灭人与生产、政权和文化的异化。

  这一构想的实施逐渐导致改革具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性质。表明这一点的是旨在我国建立以社会为取向的混合经济、改造我国社会的政治领域的一些步骤,当然还有为未举行的党的第二十九次代表大会制订的新的、实质上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改造苏共的计划。

  改革保证了我国摆脱威权主义,结束了一党垄断和意识形态垄断,为苏联社会开拓了民主的前景。实施了“不符合苏联传统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集会自由、游行示威自由、成立政治团体和政党、公民出国自由、切实保障言论自由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