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天国史_罗玺纲【完结】(163)

  考察当时太平天国所采取的对外方针政策,不仅如呤唎所说,如果得到一个在英国公众舆论有影响的人物到天京来长期居住,把太平天国「信仰基督教的虔诚,对待外国人的友好,渴望和欧洲人毫无限制的通商与往来」等等对英国人民宣布,那么,「所有一切全都足以影响公众的舆论,从而几乎毫无疑问地可以迫使英国政府保持中立」〔三〕。而且,就是在侵略分子中间,他们虽明知是一种手段与策略,但是,也仍有不少反对干涉太平天国的。例如在庚申十年五月(一八六○年六月)被派往苏州访探太平天国情况的教士艾约瑟、杨笃信、马可望(Macgowan)、何尔(Hall)等就着重地论道:「他们对待外国人的态度显然是非常友好的,总是称呼外国人为『我们的洋兄弟』。『我们崇拜同一天父,信仰同一天兄,为什么要不和睦呢?』他们似乎渴望跟外国人来往,并极愿鼓励通商。他们说,他们很愿意开放十八省进行通商。有人说,他们这样声称是他们的政策使然。就算是这么一回事,为什么这种政策,或其他类似的花样,没有使满清政府作同样的声称呢」〔一〕?怡和洋行站在商业的利益上,于壬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一八六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从香港发出的商业报单中,提出反对干涉的意见说:「我们的利益全靠严守中立,今不但不推行此种政策,且如我们前次通报所说,英、法陆海军与清军联合,由两国提督率领,进攻六千叛军……如果一直坚持这种自杀政策,结果,所有贸易倘非毁灭,也将遭到严重的阻挠,因为这种做法只有激怒一个绝不可轻视的敌人而已」〔二〕。而上海英国领事密迪乐在他致外务大臣罗塞尔反对英国干涉太平天国的长函中,论到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的时候,他也强烈地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说:「有人曾经争辩说:『太平天国的友好态度全是伪装出来的,要是他们觉得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战胜我们,他们就会来攻打我们』。我的回答:纵然如此,那么太平天国跟俄国、法国、美国有多少不同呢?这些国家对待英国的和平有礼的态度,是由于单纯的友谊或者是由于政策的缘故呢?他们一旦获得攻击我们的有利机会就会来攻击我们么?试问我们的海峡舰队、我们的炮垒、我们的十五万志愿兵是干什么的呢」〔一〕?艾约瑟等意见,可以代表一部分教士的意见。怡和洋行是当时中国头一家外国商行〔二〕,它的意见,可以代表英国在华商人的意见。而密迪乐则是被称为最熟悉太平天国情况、最有才能的英国在华外交官〔三〕。由此可见,太平天国对外政策的成功,是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总之,太平天国的对外方针政策,是根据当时斗争实际情况制定,它是正确的,在伟大的反侵略斗争中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的。

  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对外大事

  太平天国对外发生关系,始自壬子二年十二月驻军武昌时,即派有使者到广州,与欧洲国家的代表联系,使他们知道革命军的进展〔一〕。这是太平天国外交的开始。

  癸好三年正月初,大军下江南,直指南京,革命势力即将与外国侵略势力接触,是跟在广西山区的时候不同了。而这时候,清朝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彼此还有很大的矛盾,清政府在广州公开排外,在上海却认为外国海军的支援是事所当然〔二〕;侵略者却打算趁清政府的困难,乘机勒索,于是革命、反革命与侵略者之间使展开钩心斗角的活动。

  首先是清朝统治者方面,钦差大臣向荣跟追太平军到江西九江的时候,就迅速命令苏松太道吴健彰在上海租借洋船,亲督催趱,前赴江南助剿〔三〕。吴健彰是从前的行商〔四〕,以「于夷情最为熟悉」〔五〕著称,正是靠拉拢外国侵略者起家。他奉到命令后,就在口头上及函件上,有时用他个人名义,有时用省当局名义,频频地向上海英、法、美领事请求派遣兵舰救援南京〔一〕。他从美国一家大商行旗昌洋行租来一艘叫做赛因斯号(Science)的商舰,伪称为外国兵舰,开往南京〔二〕。又买了几艘外国船,置备武装,在澳门雇了一批外国人,将派往南京助战〔三〕。于是清朝统治者就大肆宣传:公开的布告,奸细的广播,用尽方法,使太平天国相信外国侵略者已经帮助他们,企图利用侵略者船坚炮利的虚声向太平天国进行恫吓〔四〕。到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吴健彰又假造一张说是贴在苏州城墙上的太平天国的布告,说不日兵临松江、上海,指斥外国人为:「丑夷亦非人类」,要把他们归于「概行诛戮,鸡犬不留」之列,企图刺激起外国人对太平天国的恶感,以达到援助的目的〔五〕。

  太平天国在向南京进军的途中即接到清朝统治者勾结外国侵略者的情报。它并不曾为侵略者的虚声所吓倒,但面临着这一个当前的形势,却十分迅速地采取正确的对策,在攻克南京内城第二天——二月十六日,东王杨秀清就在南京城外派了一员专使叶师帅秘密通过敌人重重封锁,赶着远赴敌管区的广州十三行去与欧洲国家的代表接洽。叶师帅于四月初六日到广州,初送公函于十三行,不收。又送去靖海门医馆,亦不收。又到广东礼拜堂,大门不开。他赶上广西梧州设法。五月初九日又到广州,闻礼拜堂查访这封公函,遂送去礼拜堂。外国人对这封公函感到怀疑。叶师帅写了一篇由南京至广州送信纪事举出天父下凡诗句及金田起义前散布的童谶为证〔一〕。这是太平天国外交上一大事,说明了开始就定下力使外国侵略者不助清朝的决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