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明的种子_吴彦鹏【完结】(12)

  特别是玉米,它随遇而安,尤其适合旱地种植,能在垂直长达一万公里的不同纬度上生长,与水稻和小麦相比,玉米能帮助农民开拓更多的耕地。

  1500年左右欧洲的人口只有八千万,这与1300年相比数目变化不大。而玉米、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引种后,欧洲的人口数量开始迅速增长。1700年欧洲居民达到了一亿两千万, 1800年达到了一亿八千万,1900年欧洲人口达到三亿九千万,1975年是六亿三千五百万。在这个人*炸过程中,玉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世界的另一端,玉米在十六世纪上半叶开始经过云南、福建进入中国,由于能生长在水稻无法企及的山区、坡地,玉米迅速传播,并与土豆、红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一起,在中国造就了两三百年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继水稻、小麦之后,玉米取代了高粱,成为中国第三大主要食物。仅仅经过四百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口从1700年的一亿五千万,增长到1800年的三亿两千万,1900年是四亿五千万。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超过十亿,而中国的粮食供应仍然基本达到自给。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至上个世纪末,全球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把玉米当作日常重要粮食直接食用,另外更多的饲料玉米转化成的畜牧产品,作为间接食物供给人类。

  除了玉米,在现代社会,培育优良品种已经是人类重要的科技命题。比如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带领下,中国的水稻亩产在20世纪70年代翻了一倍。现在,世界上的水稻平均产量只有250公斤,我们中国现在的产量每亩是420公斤。而袁隆平的目标是亩产800公斤甚至1000公斤,用他的话说:每亩每增产150公斤,每一年可以为中国增产300亿公斤粮食,300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口。这就是种子的力量。

  当然,在人口增长同时,农业的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后,机械化开始为农业节省更多劳动力资源。比如美国,1850年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个人,到1910年就可供养个人。现在,全美3亿人口,只有600余万人以农为业,农产品还是美国重要的出口货物。这种变化,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为人类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

  恩格尔系数

  有了充足的粮食后,除了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食物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在在下降。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时阐明了一个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在恩格尔的研究资料中,当时年收入45-60 镑的工人,食物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 62%,年收入90- 120 镑的工人为 55%,年收入150-200 镑的中产阶段的人为 50%。这表明,在19 世纪,广大劳动群众的主要消费还是维持温饱,即便在当时最发达的英国,普通工人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过着悲惨生活。

  但是,随着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食物已经不是问题。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下降到了50%以下,二战后下降到40%以下,到90年代降到了20%以下;其他发达国家,如欧洲、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类似,目前一般在20-30%之间。1978年以前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60%以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进步,到2000年,中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很多大城市还降到了40%以下。

  恩格尔系数降低,再次说明人类摆脱食物的束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侧记

  我小时候(1980年代)生活在农村,那时候食物还很单调,肉、蛋、奶、糖几乎都是奢侈品,孩子们就常常盼望过年能吃上这些东西。但那时候每天的主食已经能吃上白面(小麦粉),父母们经常忆苦思甜的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如何吃不饱饭,现在还有某些某些地方吃不上饭。

  虽然食物不充裕,但农民依旧每天很忙碌。我们那里,每年有两次“秋收”,一次是6月份小麦成熟,叫麦秋;一次是10月,玉米等作物成熟,叫大秋。大秋是最忙碌的,因为除了玉米,其他作物如:花生、棉花等也是在这个时候收获。我印象中,收完玉米,父母们马上就得去平整土地,种冬小麦。小麦一旦种下,冬天基本就没事了。等到第二年春天,小麦还青、抽穗、迎接麦秋。麦子收割后,种下玉米……如此周而复始。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的国家很多吃的是直到400年前才引进的。换句话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然称霸天下,但是没吃过玉米、土豆、西红柿、花生这些东西。

  现在,世界各地又开始考虑将某些作物作为燃料解决能源问题,或许我们将迎来新的“超级种子”。

  进城

  关键词:城市、圈地运动、城市化、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在英文中,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在中文中,文明的词源则是文字。看来城市和文字对于文明是多么的重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