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伊达政宗_[日本]山冈庄八【完结】(222)

  此外,祭礼上所吟咏的歌曲,至今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游里及宴席上也经常被传唱着。

  丰国,神明成充普照丰国大地,

  一直到万代之后仍不止息。

  借着神力,我们得以威镇四方,

  而神的光辉将永在人心。

  舞蹈的月夜,月夜的舞蹈;下雨的夜晚,使得人们浑身湿透,但却仍是一个美丽的月夜。

  充满在心中的憧憬,有如天上的一轮明月。

  来去之歌

  令人留恋的美丽宫殿,

  去而复返,返而复行。

  前面说过,政宗并不赞成千姬和秀赖的婚礼。然而家康却执意遵守与已故太阁的约定,对政宗的劝阻充耳不闻。为了依约把千姬嫁给秀赖为妻,家康特地在翌年,亦即庆长九年八日秀吉的第七个忌日时,举行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大规模临时祭典,称为丰国祭。

  一些对德川幕府抱有成见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家康为了日后能顺利灭掉丰家而行的收揽人心之举……事实上,这是非常严重的误解。试想:一旦全国百姓因为这个祭典而想起了丰太阁的丰功伟业,那么对家康又有什么好处呢?因此,丰国祭实际上是家康秉持着义理,为了安慰秀吉在天之灵而举行的祭祀。

  有关这个临时祭典的盛大规模,在屏风绘及驻日传教士寄给本国的书信中均有记录。

  当时在京的百姓,共分为上京三组、下京二组,各组以五百人为一队,穿着华丽的舞衣在京都的街道上跳舞、游行。对于这个难得一见的盛况二尿都的百姓们当然争先恐后地围在路旁观赏,因而使得气氛更加热闹。看到这幅热闹景象的传教士们,无不认为这是当今世上仅有的一处和平乐园,因而对家康的幕府政治及日本赞不绝口。

  在众多文献当中,描写当时歌舞升平及万民欢腾景象的《丰国祭屏风》,至今仍被视为国宝。

  此外,歌功颂德的文章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其中之一系由狩野内膳于祭礼过后所写,目前由丰国神社收藏。另一篇比较著名的颂文,则是出自又兵卫笔之手,目前由伊势的征古馆所收藏。

  此外,蜂须贺家也藏有这类文章。事实上,笔者曾在名古屋的德川美术馆见过这些珍藏。藉由这些史料,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同时还看到了许多有关南蛮人及黑人的宝贵记载。

  当政宗由今井宗熏的口中,得知市民对此次祭典交相赞誉时,不禁喜形于色。

  在政宗看来,家康这么做下仅是对秀吉尽了义理,同时也是向世人宣示”和平建国”的决心。

  因此,政宗本身对家康这次的作法,也极表赞同。

  “原来如此,我完全了解了。原来,丰国祭是将军一生的转捩点。”

  由于并末得到预期中的一百万石,因此政宗亦未依约送给今井宗熏两千石作为谢礼。然而,宗熏却好像完全忘了这回事似地,对政宗的到来由衷地表示喜悦。

  “将军一生的转捩点……?”

  “正是!在举行丰国祭以前,德川家康是战国武将,但是经过这次祭典的洗礼后,他就是使日本进向和平世界的舵手了。”

  “原来如此,我了解了。”

  “不过,他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比方说,他居然会想到利用向丰太阁慰灵的方式,向世人表示新世界已经到来……按理来说,丰家应该对将军所坚持的三大义理心存感激才对。不!与其说是三大义理,倒不如说是三大人情。”

  “的确如此!如果我猜得没错,那么其中之一就是对关原之役的一再忍让。”

  “对极了!大抵而言,如果是其它的武将,必然会一举踏平丰家,怎可能还让它存在于世呢?可惜的是,丰家的女人和孩子却不知心存感激。”

  “其次就是把千姬嫁到丰家……”

  “第三就是这次的丰国祭……”

  “一言未毕,政宗突然想起什么似地陷入沉思当中。

  对于久未谋面的宗熏,政宗的内心一直抱持着歉意。虽然如今他只是和泉河内的代官,每年只能领有一千三百石,但是他却丝毫没有怨言,依旧愉快地喝着酒。

  “嗯,也许这件事……?”

  “啊,你说什么?”

  “宗熏大人,你曾经和将军来往了很长一段时间,想必对他的个性相当了解。现在能不能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我,将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真是考倒我了。坦白说,像将军那么杰出的人,是很难用一句话来评断他的……如果一定要说的话……”

  宗熏喃喃自语道:

  “我认为他是一个智情兼具、懂得而且肯照顾他人的好人。”

  “智情兼具?”

  “不,不仅如此!他还会不断地探寻新的道路……在探寻之前,他会非常用心地遍览群书,试图找出先例……”

  “你的意思是说,他是一个好学的开拓者?”

  “是的!他从来不会匆促地下决定,小牧·长久手之战如此……关原之役及由大坂出兵也是如此……诸如此类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当然,这是资质平庸的我所无法办到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