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洋务运动史_夏东元【完结】(24)

  第一,洋务运动尽管有抵御外侮的内容,但却是作为太平天国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对立面而发生的。

  第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果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这一思想萌芽的话,“借师助剿”则是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一思想付之于实践,并初步确立其体系。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被人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借师助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洋务运动的社会基础问题。在“借师助剿”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奕等洋务派头目,与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沿海策划“借师助剿”的买办官绅,或是有所结合,或是取得某种一致和默契,在他们各自需要对方的支持的时候真的相互支持了,从而逐步统一于“自强新政”的“中体西用”的总方针之上。而且从另一方面说,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买办官绅所策划的“借师助剿”,对洋务运动起了某种引发作用。这就有理由说,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买办官绅的势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洋务运动的重要社会基础。

  二、“借师助剿”的历史溯源

  二、“借师助剿”的历史溯源

  “借师助剿”被清廷认可虽在1860年以后,但在地方上(主要是上海地区买办官绅酝酿和进行“商借洋兵”活动),却于1852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时即已开始。这与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

  1852年夏秋间,上海小刀会起义已露一定端倪;太平军猛攻长沙;好多地区的反清会党也都在积极响应。清朝的官绅士商几乎都预感到巨大的危机即将降临,其间以上海及其周围沿海地区反应尤为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两江总督陆建瀛巡阅长江,在上海时“希望洋人来代为保护”、“商派火轮船入江助剿”的呼声颇高。到1853年春,太平军从武昌沿长江东进,势如破竹。对清王朝来讲,时局更为危急。尽管清封建统治者对沾上“夷”味的东面一贯拒之门外,把“夷兵”、“夷轮船”引入中国认为是悖逆,但这时,“借师助剿”之议,却突然成了从最高统治者咸丰帝、钦差大臣向荣到上海商人都极为热心的话题。咸丰、向荣、陆建瀛和苏抚杨文定等,连连饬令上海道吴健彰向洋人“雇备洋船”“合力剿贼”。在黄浦江畔,早在该年 1月,驻上海法国领事敏体尼就向本国政府报告:“城里的富户不断地请传教士来劝说我,要求派法国军舰来上海”,帮助防御和镇压人民革命。

  很清楚,太平军沿江东下南京和上海小刀会起义即将爆发,不仅对清王朝统治构成“巨患”,也对外国侵略者在上海和江浙沿海地区半殖民地秩序形成了现实威胁。“商务是在停顿中”的哀叹,使他们产生了与清政府勾结起来的迫切愿望。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在收到吴健彰的乞援熙会后,欣喜若狂地报告驻华公使文翰说:“英国只要小有作为,便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其事是何等轻而易举,而又何等信而无疑呵!”文翰随即建议英国外交部进行武装干涉;法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也于3月31 日指示敏体尼:可派一艘军舰“溯江而上,直驶南京,这样就能在必要时对清朝其他官员给予同样的庇护”。

  然而,中外双方未能一拍即合。两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马上在军事上勾结起来。从外国侵略者方面看,他们虽认为清政府“合力剿贼”乞求是勒索更多权益的良机,但面对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如果赤膊上阵,有冒失去既得权利的危险。于是一面抬高要价,逼迫清政府答应“全中国开放”,作为“代平叛乱”的交换条件;一面宣布“严守中立”、“武装中立”。从清王朝方面看,“借师”尚有不少障碍。一是“尊王攘夷”和“夷夏大防”思想根深蒂固;二是对侵略者乘机提出扩大侵略权益的“修约”要挟深为恼怒,加之太平天国称外国人为“洋兄弟”、使用洋枪洋炮,加深了对洋人“助逆”的疑虑。这样,以咸丰帝为首清统治者,从一时热望 借助于洋兵洋轮,转而为“毋令夷船阑入,致与贼匪勾结”,“预杜患萌”、“防患于未然”等防范为主的方针“不借夷力”了。

  但是,“不借夷力”的禁令在上海未能奏效。这首先表现在“借师助剿”上海小刀会起义上。1853年9月7日小刀会起义前,上海官商已有“借师助剿”的预演。“沪商”与“商人道台”吴健彰以私人雇买方式配备了第一批去镇江附近江面镇压太平军的洋船:洋式桅船6艘、葡萄牙快艇25艘。其中外籍军事人员,绝大部分是来自欧美和菲律宾等地的船员、水手及海军中的逃兵。

  有了这种“预演”,在小刀会起义后,上海的官商人等更为“借师助剿”而奔走,尤其是买办,他们公开出面“乞西师防堵”,联络英、美、法三方力量,在县城与租界之间筑界墙,断绝起义军的交通和供应。1855年 1月6日,在法国远东海军司令辣厄尔上将指挥下,法方出动正规军与清军“会兵攻击”上海城。这是外国军队第一次直接出面镇压中国的人民革命运动。美、英虽未与起义军交战,但都参加了“保护”清方所筑界墙,“允暂让马路地方,听凭官兵筑墙扎营”等间接的军事行动。可以这样说,“借师助剿”的酝酿,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中达到一个高潮。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后来60年代初“借师助剿”的演习,也可说是“借夷兵”的主张战胜某些官宪对借“夷力”的疑俱心理的前奏。奉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之命时任知县的吴煦为代表的官绅商人等提出“借师助剿”纲领式的见解:“以夷制贼,兼可以夷制夷”。吴煦对此“纲领”有一段生意经式的说教: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