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洋务运动史_夏东元【完结】(31)

  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字伯涵,号涤主。1838年中式进士。先后求教于理学大师兼尚“经济之学”的唐鉴,并师事倭仁、穆彰阿。曾氏善经世致用之学和理学。中进士后,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1849年升授为礼部右侍郎,此后四年中,历任兵、工、刑、吏各部待郎。1852年丁母忧回籍。正值太平军转战湘鄂,奉命帮办团练,后编为湘军。1854年湘军练成,与太平军为敌,屡战屡败。1856年乘“杨韦事变”之机全力反扑,转败为胜。1860年8月被授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在攻陷天京上游重镇安庆后,派李鸿章率淮军支援被太平军围攻、危在旦夕的上海,又派左宗棠图浙,并同意江浙绅商“借洋兵助剿”的意见,对天京逐渐形成和缩小包围圈,终于1864年7月破天京。曾国藩在历史上所起的反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曾氏在镇压太平军过程中,较早使用西洋新式武器,从而认识到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既能“平内患”,又能“勤远略”以抵御外侮。于是他第一个办起了新式军火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同意和支持容闳所提“觅制器之器”的建议从而办成了江南制造局。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又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安庆内军械所是曾国藩在攻陷安庆后的1861年秋冬之交创办的。早在1860年12月初,曾国藩就上奏清廷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这里所说的“永远之利”,就是一年后他所说“剿发逆”“勤远略”,以期渐至促进工商业的发展的思想。曾国藩本想先通过买船仿造的方式求得先进技术,他说:“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他是相信中国人“智者尽心,劳者尽力,无不能制之器,无不能演之技”的。于是他不等“购成之后”,就马上进行仿求“覃思之士,智巧之匠”的工作了;也不等“始而演习”,就进行试造了。这种全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制造轮船火器,也就成了安庆内军械所一个特点。

  湘军攻陷安庆,曾国藩即着手筹建兵工厂。他派人寻觅到了无锡徐寿、华衡芳等科技人员,并通过江苏巡抚薛焕的访求,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由薛焕将徐、华送赴曾国藩军营效力。徐、华到后,即奉命筹建机器局。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文正尝愤西人专揽制机之利,谋所以抵制之,遂檄雪村创建机器局于安庆。”可见建安庆局是有抵制洋人利用火器买卖以侵利的用意的。而该局筹建之时,也正是奕与赫德酝酿购置和建立“阿斯本舰队”之际;而次年李泰国赴英办理“阿斯本舰队”的购置组建事宜之际,也正是安皮内军械所试造小火轮初见成效之时。因此,自造轮船也有作为“阿斯本舰队”对立面而存在的意义。

  内军械所是一个综合性军火工厂,主要生产子弹、火药、炸炮、劈山炮和火轮船。其重要成就是自己试造的小火轮,主持该轮制造的负责人是蔡国祥,科技人员则为徐寿、华衡芳。

  徐寿(1818—1884年),字雪村,江苏金匮县(今无锡市)人。“幼娴帖括,习举业”,继以为无稗实用,遂“专研博物致知之学”。积岁勤搜,凡数学、律吕、几何、重学、化学、矿学、汽机、医学、光学、电学,“具窥见原委,尤精制器”。徐氏在当时以博学多才奢称,曾自制过指南针、象限仪等器具,还仿制过墨西哥银元。

  华衡芳(1833—1902年)字若汀,与徐寿同为无锡人。幼时即嗜数学,14岁就弄懂了当时流传的应用算术书《算法统宗》。是年结识了比自己长15岁的徐寿。华衡芳在此后的岁月里,除研读中国古典数学著作《数理精蕴》等书,“遂能通几何之学”外,还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对翻译过来的代数、几何、微积分、重量、博物等书一一研读。这就为华氏在数学、自然科学乃至技艺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寿、华衡芳相识后,不时在一起研讨并作实验。例如,他们为了探索光学奥秘,将水晶印章磨成三角形来代替难以找到的三棱玻璃,“验得光分七色”;为了验证枪弹运行的轨迹是否呈抛物线,他们设远近多靶,通过实弹射击测试,终于粗知抛物线之梗概。1858年两人在上海获得墨海书馆出版的合信氏的《博物新编》一书,此书内容包括理、化、天文、气象等,使他们得益颇多。1860年由华衡芳著述、徐寿插图的《抛物线说》一书问世。此书具有开创性意义,它比当时国外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圆锥曲线说》中译本早6年。徐、华有了这些科技造诣,故一到安庆内军械所,即进入实际科学研究制造阶段。

  首先是蒸汽机的制造。造蒸汽机必须依赖数学、力学和物理学等知识,还须有制机械的实际工艺经验。徐、华对于前者已具备必要的条件,对于后者却是缺乏基础的,加之军械所设备简陋,全靠手工操作,困难很大。但他们还是于1862年8月制成了中国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此前已有人试造非实用性的蒸汽机)。此蒸汽机的结构与当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相类似。它“以火蒸水气”运转自如,“火愈大则气愈盛,机之进退如飞,轮行亦如飞。”曾国藩看了蒸汽机的试验运转颇为高兴,当天在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做我以其所不知矣!”确实,蒸汽机制成,为造火轮船开辟了道路,某种程度上,也为后来江南制造局制造各种机器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