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指导_[英]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完结】(58)

  1917年7月11日,德国人在伊普尔突出部第一次使用了芥子气。在随后的六个星期中,英军就有二万多人受伤。从那时起,英法也开始大量地制造芥子气。

  1917年9月1日,冯·胡提尔将军在攻击里加防线时,第一次巧妙地运用了毒气,以达到穿透的目的。他在俄国防线上选择了一段宽度不到四千六百码的地段,把强有力的炮兵部队集中于此,平均每八码的正面上即有火炮一门。他先使阵地上到处充满毒气,然后,再实行进攻。这样,整个作战活动只在几小时之内就结束了。这一成功是依靠他的战术,其目标不是毁坏铁丝网和堑壕,而是要使防御者丧失作战能力。

  1918年3-6月,德国人在西线的一些大会战中,不断地使用了这种战术。在会战中,每次发动攻击之前,他们都大量地使用光气和芥子气,想借此摧毁敌人的士气。3月21日到4月5日期间,毒气成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作者注:鲁登道夫将军在他的回忆录第2卷第597页中写道:“我们的炮兵依靠毒气来发挥它的作用。”在第579页他又说:“炮击是有力的,而且在短期内能使敌人的炮兵瘫痪,”并能“使敌人的步兵躲在掩蔽部里。” ] 这使得德国人把英军驱逐出了从阿拉斯到拉费里的五十英里的正面防线,而且还前进了大约四十英里。然而,在4月间,芥子气却弥漫着阿尔芒蒂耶尔的上空,以致于街道的小沟里都散发着气味。这样,德国人在没有进入之前,就已占领了这个城镇,没有付出任何血的代价。

  1918年9月,美军在对圣米赫尔突出部的进攻中,以及在随后的作战中,都因受到德国毒气弹的作用而损伤严重。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美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死伤总数为二十五万八千三百三十八人,其中七万零七百五十二人,就是说有27.4%是因毒气而伤的。 [ 作者注:参见A.弗里斯准将和J.韦斯特著《化学战争》,(1921年版),第388页。 ] 同时。在死亡总数四万六千四百一十九人中,因中毒气而死亡的却只有一千四百人。这就是说,死亡人数占死伤总数的24.85%,而中毒气死亡的人,只占2%。因此,与通常的看法相反,毒气在战争中是使用得最人道的武器,也是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即使防毒面具有100%的功效,但是戴上防毒面具就会减弱战士的一半战斗力,而且,对芥子气是没有什么保护作用的。

  至于解决僵局办法的第二步,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就是要使对方的步枪和机关枪通通失效,以来解除防御者的武装。要这样做,就得有一个很大的防盾用以挡住身体,当进攻者移动时,可以由此得到保护。因为这个防盾太沉重了,不便携带,便被装在一个能自动移动的车上,而这车也必须是装甲的。又因为这种车要离开路面,穿越战场堑壕,所以也要用履带替换车轮。这三项要求便促成了坦克的发明。坦克是一种小型的具有灵活性的堡垒,它最初被称为“陆上军舰”。

  这种想法也是极为古老的了。但在内燃机未发明之前,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僵局形成之后,英法两国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人便提出了关于如何能使装甲恢复灵活性的各种建议。 [ 作者注: 参见B.H.利德尔-哈特:《坦克》,(1959年版),第1卷第2章。 ]

  1916年9月15日,在松姆河会战期间,第一次使用了坦克。由于机械的故障和战场上恶劣的地形,投入战斗的坦克为数很少,但它还是显示出一种可能:只要有了改进的机器,增加它的数量,并集中使用,而不是分散出去,那么僵局就能打破。德国人的记录证明,“人们面对坦克时,感到无能为力。” [ 作者注:同上,第1卷第75页。 ] 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被解除了武装。遗憾的是,英军的高级将领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结果,直到康布雷之战为止,坦克仍然都被零星地消耗掉了。

  在康布雷之战中。其目标是在12小时内不用任何种类的炮火准备,对敌军的四道堑壕防线进行一次奇袭式的突破。九个坦克营,共有三百七十八辆坦克,引导两个步兵军,穿过西线上最坚硬的堑壕体系,兴登堡防线。这一防线有很深的铁丝网保护,许多还建立在反斜面上。想要切断它们,就得要几个星期的炮击,需要几万吨的炮弹。

  1917年11月20日上午6时20分,英军穿过了一片未被破坏的地面发起进攻。敌军在惊慌中撤退,到下午4时,从一万三千码的基础线上,已穿过了一万码。在第三次伊普尔会战中,这种同样没有准备的进攻却花了三个月的时向。英军俘虏了八千多人,缴获了一百多门火炮。仅就战俘数量来说,足有两个担任进攻的军所损失的人数的两倍。

  由于缺乏预备队,在战斗接近尾声时,终于遭到严重的失败,但是毫无疑问,正如约米尼在一个世纪以前就提出来的,装甲在战场上的出现能够打破僵局。1918年8月8日进行的亚眠会战,确定性地证明了这点。

  在这次决定性的会战中,四百六十二辆坦克配合飞机,引导英军第4集团军的三个军,在亨利·罗林森将军的指挥下进人战斗。 [ 作者注:法军的第1集团军在他的右侧协助作战,但他们没有坦克。 ] 这又是一次完全的袭击,德军纷纷逃跑,其防线迅速被突破。

  在德军官方的战争日志上这样记载着;“8月8日,当太阳在战场上下落时,德军遭受到开战以来最惨重的失败,这一事实已是确定无疑了。” [ 作者注:引自《英国官方历史》,(1918年版),第4卷第88页。 ] 惨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坦克所带来的恐怖心理,坦克本身的杀伤力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进攻突然发起,德军不战而逃,这是一个出人意外的奇迹。没有坦克,就不会有人能达到这种奇袭的目的,而且是这种利用坦克的突然攻击引起惊慌。正由于增添了坦克,步兵便感到彻底地无能为力,当面前的对手不能用步枪或机关枪遏止住时,他们就本能地夸大危险,以减轻他们投降或逃跑行为的耻辱。诚然,坦克是一种物质性武器,但更应该说是一种心理性的武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