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25)

  伍得奈斯的美丽而且有大志的妻子齐诺比雅①(亚美尼亚人称她为巴斯·萨贝,阿拉伯人称她为宰巴伊,又称为宰奈卜)以实践证明她是一位毫无愧色的继任者。她代幼子韦海卜·拉特(意思是拉特之赐,希腊语的Athenodorus)摄政,自封为“东方女王”,曾一度反抗罗马帝国。她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故能将本国的疆域向外推广,使整个埃及和小亚细亚大部分的地方都归入本国的版图。公元270年,她把小亚细亚的罗马驻军赶到安卡拉。她的军队,甚至企图占领拜占廷对面的卡尔西顿城。她的常胜军,于同年占领东罗马帝国的陪都亚历山大港,她的次子自称埃及王,自铸钱币,钱币上不铸奥里力安的头像。她之所以能打胜仗,主要是由于她的两位大将宰贝和宰达忠勇善战,他们俩都是巴尔米拉人。最后,奥里力安励精图治。他在安提俄克和希姆斯接连两次打败宰达,272年春攻入巴尔米拉。那位骄傲的阿拉伯女王,骑着一只单峰快驼,失望地逃入沙漠,但她终于被俘,奥里力安用金链子拴着她,使人牵着她在战胜者的战车前面走,来增加奏凯回到罗马的光辉。奥里力安在返回首都的途中,得知巴尔米拉发生暴动,立刻驰返巴尔米拉,把城墙完全摧毁,将全城夷为平地。灿烂的太阳庙上所有的装饰品,都被他运到罗马,用去点缀他为纪念自己显赫的胜利而建筑的东方太阳庙。巴尔米拉城变成了废墟,留到现在,

  ---------------

  ①1954年叙利亚发掘出齐诺比雅女王的完整的石雕像。——译者

  ---------------

  依然是当年毁灭时的情况。巴尔米拉昙花一现的光荣历史,就此告终了。巴尔米拉的文化,是希腊的、叙利亚的、安息的(伊朗的)三种要素混合而成的一种有趣味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意味深长的,不但这种文化的自身如此,而且象我们已经研究过的亲伯特文化一样,它可以说明,在适当的物质条件之下,沙漠里的阿拉比亚人在文化上能达到什么高度。巴尔米拉人是属于阿拉比亚民族的,这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证明,他们的人名是阿拉伯的人名,他们用阿拉马语写成的铭文里面有不少的阿拉伯词汇。他们日常应用的语言,是西方阿拉马语的一种方言,与奈伯特人和埃及人所说的阿拉马语,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宗教,具有许多显著的崇拜太阳的特征,那是北方阿拉比亚人的宗教所特有的色彩。起源于巴比伦的拜勒,在万神庙中是坐头把交椅的;伯阿勒·舍民(诸天之主),在许多还愿铭文中占有显著地位,在巴尔米拉语里,其他神灵的名称,不下二十个。巴尔米拉短命的王国灭亡之后,陆路的贸易,找到了别的途径。豪兰的布斯拉和加萨尼人其他的城市,变成了巴尔米拉城的继承者,正如巴尔米拉继承了皮特拉一样。加萨尼人自称是一个古代的南部阿拉比亚部族的后裔,他们从前的族长是穆宰伊基雅,这个部族,大概是在公元三世纪末叶,因马里卜大水坝的崩溃,从也门逃到豪兰①和巴勒卡的。穆宰伊基雅的儿子哲弗奈,被认为是加萨尼王朝开基创业者,这个王朝共有几代,传说不一,据艾卜勒·斐达说②,共历三十一代;据伊斯法哈尼说③,共历三十二代;据麦斯欧迪④和伊本·古太白说⑤,只有十一代。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来,加萨尼王朝的历史,对于阿拉伯编年史家,是怎样的模糊。

  这个也门的部族,把首先在叙利亚建立王国的阿拉比亚人——撤里哈人驱逐了。他们在大马士革东南的地区,在联系马里卜和大马士革的运输大道的末端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过了一个时期之后,加萨尼人信奉了基督教,而且为叙利亚人所同化,采用了叙利亚的阿拉马语,但未抛弃他们的国语——阿拉伯语。他们象居住在肥沃的新月地区的其他阿拉比亚部族一样,能说两种语言。五世纪末叶,他们进入了拜占廷的势力范围,而被当作一个缓冲国,用来阻挡贝杜因部族的发展,他们的任务,与今天英国控制下的约旦的任务没有差别。加萨尼人面对着拜占廷帝国,接受了基督教的一个教派,这个教派虽然是本地的一性派(Monophysite),但与他们的政治利益仍然是一致的。他们的首都,起初是一个活动的帐棚;后来,大概固定在查比叶地方的昭兰(高兰尼提斯),有一个时期是在吉里格①。加萨尼王国,象在希拉地方的与它竞争而且有亲戚关系的莱赫米王国一样,在第六世纪时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加萨尼的哈里斯二世(约当529—569年)在第六世纪时与希拉的孟迪尔三世(554年卒)成为这个时期阿拉伯历史

  ---------------

  ①豪兰在亚述语称为■aurānu(参阅Luckenbill,vol.i,§§672,821),《圣经》称为Bashan,古典文献中称为Auranitis。

  ②Ta’rīkh(Constantinople,1286),vol.i,pp.76—77。

  ③Hamzahal-Isfahāni,Op.cit.pp.115—122。

  ④Al-Mas‘ūdi,Murūj,vol,iii,pp.217—221。

  ⑤Ibn-Qutaybah,Al-Ma‘ārif,ed.F.Wüstenfeld(G(ttingen,1850),pp.314-316。

  ①参阅LeoneCaetani,Annalldell’Islām(Milan,1910),vol.iii,p.928。

  ---------------

  上最重要的人物。这个哈里斯(阿拉伯编年史家给他取了一个诨名,叫al-A‘raj,跛脚的意思)是第一个可信的名字,而且是加萨尼编年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的历史,可用希腊语的史料加以核对②。他曾打败了他的劲敌,莱赫米的国王孟迪尔三世,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为了奖赏他的功劳,于529年任命他为叙利亚各阿拉伯部族的首领,并且封他为patricius(贵族)和phylarch(族长),这是最高的品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在阿拉伯语里,这个头衔只简单的译成malik(国王)。哈里斯在位的时期很长,但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于战争,而那些战争,都是为拜占廷的利益服务的。544年前后,孟迪尔三世和他打仗,把他的儿子俘虏去,当作牺牲,供献欧扎(酷似希腊的爱神阿普洛狄铁)①。但在十年之后,哈里斯就替儿子报了仇,在肯奈斯林地区的一次战役中杀死他的仇人。这次战役,大概就是阿拉伯传说中的哈丽梅之役,哈丽梅是哈里斯的女儿,她亲手给加萨尼的百名敢死队员撒香水,并且给他们穿上铠甲,加上白麻布的寿衣②。563年,哈里斯到君士坦丁堡去觐见查士丁尼一世③。这个贝杜因族长的仪表,在东罗马皇帝的近侍的心目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哈里斯在君士坦丁堡的期间,获得查士丁尼的同意,任命一性派的主教埃德萨人雅各·伯拉德伊斯即叶儿孤卜·白尔德仪为叙利亚阿拉伯人的主教。雅各这个人对于宣传教义是这样的热心,以致叙利亚的一性派教会,在他之后称为雅各派。哈里斯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孟迪尔,即拜占廷历史上的阿拉孟达洛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