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戈壁_杨镰【完结】(61)

  我仔细辨认了自己的相片,确认那被遮挡的就是“97”,我的笔记没记错。可这样一来反倒使我想起另一个问题:1997年,离我们到来的2003年也就是相距五六年呀。难道在几年之前还有一批如同我们一样的人,“闯入”了黑戈壁,“祭扫”了碉堡山?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时过七八十年还要来这里吊唁“天杰”?特别是(我不愿意想到的是)1996年7月我们编译出版了斯文·赫定的《丝绸之路》,里面特意提到了黑戈壁的“丹宾喇嘛”的“巢穴”,我在这本书的代序《丝绸之路的经行者与探索者》之中,几乎用了一个章节(第三节)写到了丹宾喇嘛(假喇嘛、黑喇嘛)之谜。出版之后,我接到若干电话,其中有一些是来自内蒙古,他们都问到了关于黑喇嘛的情况。那时,我们正在编译另一本关于黑喇嘛的书《蒙古的人和神》,我很愿意与读者谈到黑喇嘛,因为他一直盘踞在我的心头,不想能离去。难道说,这里面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难道(老天哪)有人已经走到(抢到)了我的前头?

  进一步,我注意到“敦煌天杰”这四个字,“杰”没有写作“傑”。“敦煌”两字,上下排列;“天杰”两字,左右排列。可令人费解的是,“天杰”两字,却是按竖行繁体的书写惯例,天右,杰左。“杰”,可以说是简化字,也可以说是异体字。但是,这如果是大陆人制作的,一定会是天左杰右。难道说,1997年是有人从海外来到马鬃山,专门对黑喇嘛作出了自己的评价?

  一个多星期里,我怅然若失。

  不过我很快就确定,这种可能不会出现,不会是因为有人读了《丝绸之路的经行者与探索者》,作出的惊人之举。因为实际上在“敦煌天杰”附近我同时发现了好几组文字,只不过别的都不如“敦煌天杰”清晰直观。而且,从字体、从清晰度、甚至从字迹的“色泽”等方面看,这些包括“敦煌天杰”在内的“碑铭”肯定不是写于同一个时期,不是同一批人所为。而且大部分的铭文,应该制作得比“敦煌天杰”要早,它们给我的总体的感觉也不一样。再说,即便如此那只能证明我们的工作颇有成效,也不应该为之失落。

  我认真回忆了当时在那片颜色浅于整个地片的平滩上的所见。就在我的“敦煌天杰”相片上也可以看出,“敦煌天杰”四个大字之上,还有一片用青黑色砾石镶嵌出的字迹。可以肯定那不是碎砾石自然散落在地上,而是人为的,只不过目前已经难以辨认就是了。当时我匆匆路过,曾认为那是模拟一个倒地的人形。我认定,这个浅色的平滩绝对不同平常。利用平滩作这个事的人,必定与黑喇嘛本人有特殊的关系。我的依据是,那一组大字,实际是一个特殊的“吊唁仪式”。“局外人”不会用这种方式铭感。这些字迹的制作相当“专业”,首先选择大小差不多一样的青黑色砾石,然后将平滩清理得细致平整,没有其他的石块。再写出字迹,将字迹刻成深深的槽,依次把砾石竖起来镶嵌在槽里。最后,将多余的土壤填满深槽,并椎实。这样作出的字迹就如同从地里面长出来的。这种“碑铭”完全是因地制宜的,然而并不比在石条上镌刻文字省事。如果他有石条的话。

  ——可是,不管它到底是什么,这一切是谁、为了什么而精心制作的呢?就在1997年的秋天,究竟是谁专程赶赴马鬃山,在大地上镌刻出那样几个大字?1997年的9月10日,马鬃山的碉堡山究竟发生了什么?

  ……1997年,我在干什么呢?时过几年,已经记不起来了。

  如果深究制作“敦煌天杰”的人是谁?与黑喇嘛是什么关系?我立即想到:应该调查黑喇嘛被刺杀之后,他的几百名部属的下落。

  马鬃山当地传说,在黑喇嘛死后,他的部下立即四散奔逃。一部分被外蒙古带走了,大多数则散落在黑戈壁以及它的四缘,成了“两用”的人:可以是牧民,也可以是强盗。奥勃鲁切夫的《中央亚细亚的荒漠》提到,黑喇嘛离去之后,在碉堡山还有死党留守。拉铁摩尔也说:这一带的强盗,有不少是黑喇嘛的党羽。据杨增新1921年的电稿说:为了在马鬃山站稳脚跟,丹毕加参向甘肃省方交纳了40枝钢枪,可是黑喇嘛实际带入中国的枪支不少于300枝,净是好枪。这也是当时的甘肃、新疆、内蒙古、外蒙古一时拿他无可奈何的原因。在“后黑喇嘛”时期,这些枪械仍然在发挥威慑作用。

  《黑戈壁》十二(2)

  在丝路经行者笔下,特别是斯文·赫定及其团员们的笔下,二三十年代以黑戈壁为中心的广袤区域里,不但有强梁出没,而且成了一些神秘人物的寄居之所。在1927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刚刚来到额济纳时,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支从哈密“渡过”黑戈壁前往额济纳的商队,在离居延海只有几天的路程时,被一些土匪劫持。商队有30个商人,20个驼夫,100峰骆驼。他们有一支枪,但是在路过一座小小的庙宇时,住持的喇嘛认真地劝说他们不要携带武器,会误伤人命。其实这在当地已经是常识:土匪为了一枝枪会伤人,为了财物则不。带枪反会增加危险。商人听从了住持喇嘛的劝告,将武器留在寺院。结果离开寺院不远,就为4个土匪拦住。他们有50个人,但土匪有4支枪。而且土匪对他们贩运的货物一清二楚,简直就和货主一样,可土匪对满载的干果、毛皮、杂货一点兴趣也没有,要的只是银元与所有的皮大衣。银元是硬通货,可黑戈壁的土匪居然要皮大衣,不拘多少。这就有点奇怪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