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戈壁_杨镰【完结】(62)

  关于这个寺院与喇嘛,我一下子就联想到奥勃鲁切夫在《中央亚细亚的荒漠》中写的:黑喇嘛可怜一个小寺院的喇嘛,要求商队为他们“布施”衣料的故事。看来在黑戈壁除商队之外,喇嘛、土匪都是“业余”的。这个遭到抢劫的商队继续前行,他们已经向土匪交了“税”,他们将把这计入成本,由牧民们来偿付。

  在1927年,额济纳浓密的胡杨林中居住着一些来历不明的土尔扈特部落的“编外”成员。当时,整个额济纳旗,由世袭王爷统辖的子民只有97户,一个来历久远的蒙古王爷,如同一个百户长。

  在密林中寄居了一段时间的,还有一位来自外蒙古的喇嘛。他曾亲自向斯文·赫定化缘。他告诉赫定,他与伙伴走遍了中亚蒙藏民族区域。额济纳河的支流奥宾河,还住着一位藏族活佛。实际上他在额济纳河流域已经居住了48年之久。1880年他就来到了这里。他将自己的帐篷改造成为一座庙宇。每天的同一时间里,他都要走出帐篷用螺号吹奏同一支低沉压抑的曲子。这位喇嘛在年轻时路经额济纳河时,爱上了一位蒙古族姑娘,并不顾教会的反对娶她为妻,因此被逐出教门。从此他便滞留在自己人生的一站,每一天用同一支曲子披露心曲。在这个活佛来说:用长达半个世纪的追诉为同一件事鸣不平,可以不在乎有多少、有没有听众在倾听。

  西北科学考察团到大额济纳,是这个寂寞地方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就在他们来到之前,黑喇嘛刚刚离开黑戈壁。

  在考察团的大本营松杜尔,曾有一位不速之客来访。他是个俄国人,也有人说他实际是波兰人。名字叫谢姆柯夫。不敢保证这是真实名字。他和年轻的妻子在一个蒙古向导的陪同之下,从外蒙古库伦(乌兰巴托)来到这地角天涯。他的使命居然是为库伦的博物馆搜集当地的动物标本。经历了20年代红党、白党两方你死我活的角斗,库伦还有博物馆吗?而且,野骆驼、野马(普尔热瓦尔斯基马)、野驴、北山羊(红羊),在外蒙古一方的戈壁上更常见,这是公开的秘密。有什么是黑戈壁与额济纳绿洲独有的动物吗?除了“说话的猛兽”——土匪?读了《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来访的俄国夫妇”这节文字,我一直感到奇怪。“说话的猛兽”“奔走的石头”,哦,难道说那个来自北京的兽医实际是有所针对?是暗含针砭?如果蒙古国秘密档案解密之后证实:这对俄国夫妇(或是波兰夫妇)的使命中,包含有调查黑喇嘛余党的情况,甚至是再次核查那个据说杀不死、有四条命的黑喇嘛—丹毕加参是不是真的永远也不会回到黑戈壁来了,我不会感到奇怪。当然,他不一定就是蒙古苏维埃政权或乔巴山派来的,也不能排除是为谢苗诺夫或恩琴男爵等白军的余党工作的。显然,黑喇嘛“走了”,黑戈壁这个巨大的空间反而使许多人感到不踏实。

  库伦政权—红色苏维埃蒙古虽然已经将境外的“病灶”切除,但“病灶”会不会转移,癌症会不会复发,看来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把握。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八年的史著。关于额济纳,它的内容是包括了斯文·赫定1927-1928;1933-1934这两次留居的见闻。在1933-1934年,喀尔喀(外蒙古)难民,引起了斯文·赫定的关注。在书中,他写道:

  在额济纳河畔有一些喀尔喀难民,大约70户人家,而这里的土尔扈特人只有100户(准确说是98户),相比之下难民的数量相当多。喀尔喀人的首领叫查耶罗布,据说他与北山山脉马鬃山上的喀尔喀蒙古人有着秘密的交往。这座山在哈密与额济纳之间,那里的喀尔喀人的首领叫喀喇瓦钦活佛。土尔扈特王爷允许这些难民住在这里,只要他们自己能生存。这些难民没有留下,陆续去了其他地方。我们拜访了查耶罗布梅林,他曾在库伦坐过很多年牢,直到俄国人来了才逃出来。

  据此可以确证,黑喇嘛已经不在马鬃山活动的十年之后,他的阴影始终没有消除。10年之后,在马鬃山的外蒙古人仍然是有组织的,只不过他们领袖不是黑喇嘛,而是喀喇瓦钦活佛。“喀喇”是“黑”的意思。黑喇嘛的党羽一直盘踞在这一带。

  我们发现的那片性质特殊的“碑林”,无疑是有人专门制作的。它告诉我,在今天,黑喇嘛的碉堡山仍然是这些“没有国籍”的“游牧者”及其后裔的“老家”。

  《黑戈壁》十二(3)

  有关文献中常提到,20世纪前期在黑戈壁马鬃山以及附近区域出没的强人,不止是蒙古人,还有汉人、维吾尔人,以及其他的民族。黑戈壁与黑喇嘛成了象征:那是没有家园的人通向天堂的驿站。

  所以,关于1997年的这幅大字,我的调查重点放在了黑喇嘛的部属身上。

  实际在黑戈壁已经没有黑喇嘛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恐怖之区。除了黑喇嘛阴魂不散,他的死党仍然盘据在马鬃山。

  1930年,俄国学者亚基莫夫在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下,进入了黑戈壁。他试图到达黑喇嘛的最后一个安身之地“碉堡山”。在穿越黑戈壁的路上,他们一口井都没有找到,对这片戈壁一无所知的旅行者始终面临因干渴而死去的危险。这位列宁格勒的历史学家,在其记事本中写道,假喇嘛的营地以其“荒凉、寸草不生、无水,及山脉的独特景象给经行者留下了可怕的印象”。那时,附近流传着无数与假喇嘛匪帮遭遇于黑戈壁的故事。黑喇嘛死后,他的匪徒仍在继续抢劫过往的商旅,使黑戈壁“声名狼藉”,成为恐怖地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