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介石传_王俯民【完结】(54)

  但对于抗战,他仍是唱的低调。他说:“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方法。……”

  17日,日本政府却向中国外交部送交一份照会,公然指责中国政府在自己的国土上调兵遣将,形成对日本的挑衅。不惟如此,进而更要中央政府“对于华北地方当局解决条件之实行,勿予妨碍。”俨然以宗主国自居。

  事已至此,蒋无法再抱任何幻想,遂命将此照会由外交部驳回。同时,日本驻华武官喜多诚一到军政部见何应钦,又对何公然进行威逼,说什么中国派军进驻保定、石家庄,日本政府不能漠视;如果中国军队不从这些地区撤走,必然引起中日全面军事冲突。并说此乃日本政府对中国表示的最后友谊,并非威胁。

  对于日方的要求,何应钦立即予以驳回,他说:“中国军队之移动,全系出于自卫。……事态扩大与否,在日方,不在中国。”日本武官扬言:“日本对此非常时局,已有重大决议”,不打自招地道出其侵华野心。

  7月19日蒋介石再次于日记中表示了抗战的决心:“书告既发,祗有一意应战。不再作回旋之余想矣。”至此,蒋最后下定了进行全面抗战的决心。

  主意既定,蒋遂于当日对周恩来、博古、林伯渠表示正式承认陕甘宁边区,与中共共同抗战。

  第二天,即7月20日,蒋介石立即自庐山回到南京,召集军政人员开会,商讨对策。

  日本驻华使馆参赞也于同一天到我国外交部找王宠惠外长,反复要求南京中央政府承认华北的一切协定和立即停止“反日”行动以及中止中央军北上。王外长对此予以拒绝。

  但宋哲元却对中央表示动摇,有意不经中央批准,于19日擅自承认七项条件,并主动撤除北平城防。

  蒋见此情况,于7月22日电宋哲元,对其拆除北平防御工事,予以批评,指示其“刻刻严防,步步留神,勿为所算。”同时要将对日协议经过迅速报告。

  接着蒋又派参谋次长熊斌到北平。宋哲元也借故看部下,取得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的同意,由天津到北平见熊。宋见熊后,已得知蒋介石的抗战决心,但他仍未认真考虑抗战问题。

  这时,日政府一方面公开宣称不扩大事态,一方面调遣八个师团,约十六万人由山海关侵入华北。至26日零时,日军突然对宋哲元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刘振三旅开火。刘部被迫应战,至上午10时,刘部撤退,廊房失守。日军又进一步提出完全占领北平的蛮横无理要求。

  时局至此,已危机四伏,而宋哲元却仍无认真备战,更未对日军出击,甚至连作梦也未想到日军马上就要全面进攻北平;困此还在准备限期撤军。

  日寇驻丰台军队一部,又于26日傍晚,伪称使馆人员,骗闯入广安门,被二十九军刘汝珍团击退。

  这一天,蒋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感想。他认为,廊房、广安门之战,证明日军要消灭宋哲元第二十九军,战争已不可免,和平解决“卢沟桥事件”的希望,已完全没有了。这时,蒋才最后放弃了和平希望。

  当二十九军还未准备好应战姿态时,日军就于27日午前,突然进攻通州中国守军,晨5时,在十八架飞机配合下,以骑兵突袭团河中国驻军。二十九军该地驻军牺牲千余官兵。当日午后,日军又袭击高丽营、昌平、汤山、沙河等地。至28日拂晓,香月清司率日军铃木混成旅团、河边旅团和机械化旅团,自北苑、西苑、南苑一齐对北平城发起总攻击。二十九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伤亡五千余人。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于南苑壮烈殉国。

  宋哲元立即于同日午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奉蒋命放弃北平,退守保定;留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主任、北平市长之职。30日,宋又放弃天津。

  蒋介石于29日就放弃平津的计划,向记者发表谈话,说明平津之役不过是战争的开端,不是结局,号召全国以一致决心,共赴国难。31日,又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在此书中,他谴责日本人逼他订立城下之盟,他无有选择,必须奋起抗战!最后他号召大家“只有齐心努力杀贼,有进无退,来驱逐万恶倭寇,复兴我们的民族。”这时,蒋介石对日本天皇和政府,已恨之入骨。

  “全面抗战”开始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陆相杉山元上奏天皇时,声言三个月内征服中国,狂妄不可一世。但蒋介石并不相信此狂言,于1937年7月31日,开始部署全面军事抗战,急速调军作战和编组全国军队,成立大本营。

  蒋首先命平地泉之汤恩伯第十三军。移驻张家口。继令该军八十九师于居庸关南下南口,向北平推进,孙连仲二十七师向北平西南窦店挺进,然后由南转北。8月11日,空军完成对日作战准备。

  日本侵驻上海的海军,也同时在上海制造事端,进行挑衅,要求中国从上海撤出保安部队。上海市长俞鸿钧奉蒋命予以拒绝。8月11日,蒋调张治中率八十七、八十八师进驻上海近郊,准备对日作战。

  这时蒋于华北的部署乃是虚张声势,而在上海的部署,则是要与日寇进行一次决战。蒋所以选在此处决战,是因为日本军队如果沿平汉线南下占领武汉,控制中国的中枢地区。则留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国主力军,只有背海作战,使东南人力和物力尽落日军之手。这对中国极为不利。为此,便以精锐之师对上海日军主力猛攻,诱使日本大本营将其主力或精华投入上海地区,使日军形成沿长江西上仰攻的态势,而中国则从容撤退军队和搬迁资财,以空间换时间,进行持久作战,打破日军速决战的侵华计划,等待国际局势的有利变化。同时也有以上海战事危及各国租界,从而促进英、美等国加速干涉的意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